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智慧教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石桥头镇中学    胡芳娇

  摘要: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看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的庞杂与不确定性、语文知识的非序列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更应该进行智慧教学。智慧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表现在:分析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设定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    智慧教学    分析学情     整合资源

  课堂有效教学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负效教学情况而提出的教学理念。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本质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教学认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有效教学,有的教师认为课件内容丰富、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气氛活跃就是有效教学,也有的教师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就是有效教学。这样的理解明显是错误的。

  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学好了,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进行智慧教学。因为,智慧是教学的本质和核心,评价教学的优劣最终要考察的是它是否拥有智慧。智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自由和谐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

  有人把语文比作“大宅门的大太太”,表面上地位显赫,却得不到关爱。语文教师理应运用自己的智慧,重振语文的先天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度。那么,语文教师怎样进行智慧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分析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课堂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对象”意识和“全人”概念,即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只有经常了解学情,全面分析学情,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就要潜下心来研究语文。按照王尚文教授的观点就是:“语文教师应当比学生更可教。”就是说,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在备课的前期,教师的教学智慧就是研究学情,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进行学情调查能提高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告诉我们什么不需要讲,什么需要重点讲,什么地方需要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功夫用在刀刃上了,消除学生语文学习的倦怠感,使其能高效率的获取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幸福感。这样,课堂有效教学就完成一半了。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语文学科基于文本的独特性,我们完全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比如教《故宫博物院》一文,在北京一所中学执教和在浙江一所中学执教,你不能用同一份教案。原因很简单,北京的学生尤其是生活在故宫周边的学生,对故宫有了很多的了解,他们甚至耳濡目染了不少历史方面的知识;而我们南方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这方面知识简直是空白。与此相通,《土地的誓言》《安塞腰鼓》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地域的老师所要作的课前准备显然是不一样的。就是针对同一学校的两个基础不同的班,用同一份教案恐怕也是不行的。另外,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课外知识也不一,在某些方面,有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懂得比较多,教师在课前如果作适当的了解,安排合理的教学情景或教学环节,让这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应该会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我班就有这么一个孩子,总体成绩不好,但对《水浒》非常熟悉,上《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帮助他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展示他的知识,这位同学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有“用武之地终属我”之成就感。

  二、设定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毫无疑问,教师在备课时都会有教学目标。可是,不少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无意识的摆设。只是将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抄在备课本上而已,没有思考意识,没有智慧含量。一堂课下来,上到哪里就是哪里。课堂上很热闹,就感觉今天这堂课比较成功;课堂气氛较沉闷,就感觉今天这堂课很失败。其实,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前进的方向,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科学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首先,三维目标的设定必须兼顾到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三维目标是在课前设定的静态目标,而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资源是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始料未及的。再者,相对于知识目标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目标,需要我们去发掘,它是无法用数量来概括的。虽然每节课我们都毫无遗漏地设计了情感目标,但事实上这个情感目标只不过是基于教材内容的情感目标,并不完全反映或代表学生变化发展着的思想实际,更何况它也不是靠哪一节课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只有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因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三维目标的设定要凸显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智慧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按照课标要求,依据教材特点、学情实际,确立教学基点,把握教学目标的有效适当,尽力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如读懂文本;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如理解文本;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如鉴赏文本。目标贴近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使全体学生达到学懂文本的最低要求,而且使各类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兴趣、学有所获,摘到自己所喜爱的“桃子”。

  最后,三维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让“差异”灵动。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首要条件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就要加以考虑、明确。常问问自己:所定的基本目标是否适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否适合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比如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一课,有的学生为方仲永不学习而遗憾,有的学生为方仲永顺从父亲的奴性而气愤,也有的学生为周围人都不关心方仲永的成长而慨叹……于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自己所理解的“方仲永”,给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效教学非常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我们常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外延几近于生活的外延。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时代,我们教师并不是缺少教学资源,相反,是资源太多,目不暇给。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如何整合呢?当然要发挥智慧,套用鲁迅先生的话,就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整合社会生活资源。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语文学科和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能否跳出现行书本的“半亩方塘”,引进新鲜的“源头活水”,让美丽的“天光云影”在其中折射,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标志。因此,我让同学们平时注意留心观察、记录生活。每节课前,我都会尽量自己准备或安排学生准备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一段生活故事,以便利用课堂几分钟的时间来作简单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整合其他学科资源。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位颇有名气的教师就告诉我:“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要把语文教死了,语文教学可以从一个词语导入,也可以从文章的结尾讲起,也可以从校门口发生的一件事情讲起,还可以唱着歌开始。”仔细推敲,这话实际就包含语文教学要整合资源的意思。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我就常常请美术基础好的同学将教学内容绘制成漫画、速写,请写作好的同学将故事性强的文章编成课本剧,并进行模拟表演;请朗读条件好的同学将教学内容录成音频资料,请唱歌好的同学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在课前演唱等等。这样将课本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整合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现代化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门,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网络知识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整合网络资源,进行课前准备工作,将会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语文课的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许多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和我的学生在七年级时就开通了一个博客,除了上课经常用到这个博客,周末和寒暑假同学们都很积极参与到其中,收效很大。

  四、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关注教学设计,反对过于繁琐、过于具体、过于详尽、过于死板的所谓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设计,提倡教学设计艺术化、个性化。教学设计要遵循“让学”的基本原则,让学生热爱语文,让学生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此时,教学智慧就表现为教师的兴趣爱好、言谈举止、处理教材的艺术、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等。

  教学智慧不等同于教学技巧,它提倡以教师的灵性启迪学生的悟性。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如能言善辩的教师,不妨将教案设计成一个对话式的或讨论式的教案;能歌善舞的,不妨在教学设计中穿插一些歌曲和舞蹈;情感丰富的,不妨将教案设计成一个情境式教案,或者在教学设计中安排讲一段感人的故事。不少教师听了名师的课以后,拿着名师的教学设计,模仿着上,效果相距千里。为什么?很简单,名师的教学设计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是自己智慧的结晶,并且发挥了他自己的长处。而模仿者未必有这个特长,也未必有那么多的积累。所以,学习名师并不是学习他对一堂课的操作,而是学习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他们热爱学习的精神,学习他们全神贯注投入的工作习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而去一味地追求名师的教学设计,把自己教学设计的标准和名师的教学标准统一起来,这样的老师只会丢失个性,只会淹没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应从自身出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智慧,将自己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倘能如此,那么,于人于己无疑是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1]赵亚夫。 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吴松年。 有效教学艺术[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美]希尔伯曼。 积极学习- 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王尚文。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蔡伟。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作文批改方式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在琅琅书声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