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助动自悟学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箬横镇第四小学  陈彩娟

  【摘  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是以“主题式”来设计每一个单元的,均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 内容,即:以主题单元为依托,整合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以及课外课程资源,进行全盘考虑、整体推进的。
  【关键词】单元整组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一、整体感知,整体导航
  “整体感知”指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
  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力求体现四个“导”:
  1.导趣--贯穿始终
  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激发兴趣和欲望至关重要。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读课中,我通过小游戏“当小导游” 让学生介绍我国一些有名的名胜古迹,然后带领学生带着走进本单元感受祖国的风光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使学生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和积累的兴趣和欲望。
  2.导学--渗透目标
  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
  3.导读--感知内容
  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如:教师让学生选一段你喜欢的练习读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
  4.导行--搜集资料
  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如:当介绍作者”老舍“的时候,我说”你们想了解更多法布尔的相关资料吗?那就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整理这样的资料,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从整节课来看,”单元整体感知“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为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埋好了伏笔。
  二、整合课文,整体教学--紧扣目标,抓住联系,进行精读训练
  ”部分感悟“ 是指分课或分块学习。要注意的是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不要把各课又各自孤立开来。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把握。那么怎么从整体把握呢?我们应该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
  1.同一主题,深化感悟
  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思想和主题虽相同,但写作的角度不同。可以采用同一主题,感悟深化的方法。如以倡导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为主题的二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的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以歌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等。此方法从”初步感知“到”侧重体验“再到”深入感悟“,能集中把握单元”主题“,课内持续反复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三下第七单元一组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的课文教学为例。该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有新闻报道,整单元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逐课阅读的同时层层感悟整单元蕴含的情感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和友好的意识。具体如下:
  (1)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为学文做情感铺垫。
  (2)读文悟情、各有侧重。《一面五星红旗》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随文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爱国与国际理解之情。《卖木雕的少年》学习通过直接描写表达人物活动的写法,培养国际友好精神。《太阳是大家的》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中国国际救援队》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找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激发国际主义情怀。
  (3)交流展示、深化主题。组织学生召开一个”世界是大家的“为主题的交流会,学生或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或介绍世界各地人们的风土人情,讲述世界人们团结友爱的故事,或交流自己的学习本单元后的感受等,通过展示与交流升华学生热爱世界、热爱和平的情感。
  2.同类事物,比较领悟
  小学语文新教材,单元内的课文,同类事物占较大多数,它包括写人物、写景物、写动物、写植物、写事情等。如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第二组的《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以”以诚待人“为主题。可以将这些课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中体会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
  教学的时候,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比较几篇课文在选材内容,组织结构、语言的表现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让学生明白表现同一主题对象内容的丰富性,结构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从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单元主题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等,最终达成活学活用。
  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就安排写同一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一文中这只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文质兼美,诵读训练
  有的单元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晓畅,学生理解障碍小,而且每篇课文都文质兼美,抒情意味浓厚,十分适宜朗读训练,就可采用这个方法。
  如四上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奇观“的专题来组织的。无论是汹涌澎湃,惊险壮观的钱塘潮,还是雄伟、秀美、环境独特雅鲁藏布大峡谷,无论是神奇美丽的大榕树,还是瞬息万变、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对孩子们来说,没有较大的理解问题,只要学生能声情并茂地读好文章,教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教师可运用诵读训练来展开整体教学。
  3.课堂练笔,时时渗透
  以往教材一个单元安排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较长,学生练笔次数少,且容易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离。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往往在有的课后安排小练笔,能弥补这一不足。同时,我们认为通过课堂小练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精神并领会整单元的思想主旨。如在三年级下第五单元,围绕”爸爸妈妈的爱“组织的专题,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朋友的关爱,并回报他们的爱。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初步感知整组课文,激起情感体验--《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让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事例激起学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
  (2)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课文,把握课文最紧张激烈的矛盾处展开教学,抓住重点词句,认真赏析,与学生达到心灵共鸣。
  (3)结合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加深体验--在一篇课文里,学生能感受的情感是单一的,让生结合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就能加深体验,并且使其体验逐层递增。
  (4)练笔悟文,释放真情--通过感悟,正当学生的情感在最高潮时,通过练笔来释放他们的情感,可以结合平时的生活来写,引领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人间真情。
  (5)再读课文,加深情感--站在课文上,再次回到课文中,用心朗读课文,相信比初读课文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情感体验也将更加深切。
  通过课堂小练笔,有目的地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囿于单独的一篇课文,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提高了单元习作能力,并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增添了无限精彩。
  四、单元总结,整体回顾--突出重点,强化单元目标,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
  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是本单元三维目标的实施与师生互动成效的归总,是一个归纳、总结、巩固与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反馈、缩短差异、追求提高的过程。 一般都这样操作: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
  1.依托《语文园地》或《回顾与拓展》,引导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重点。
  我们以第十册第五单元总结课为例:
  (1)调动情感,整体回顾课文学习历程,梳理学习方法:回忆这组课文(中国古典名篇名著:《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的主题是什么,这组课文是怎样学习的,随着学生的回顾,教师小结。这个环节通过对整组课文学习历程的回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2)回忆课文经典片段,重温人物形象:《将相和》聚焦学生摘录本上摘录频率最高的两句。”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有感情地朗读,想一想,此时有什么话要对蔺相如说?《草船借箭》学生自由交流摘录。教师根据学生摘录的句子,总结摘录句子的不同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写的,还可以是细节描写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摘录精彩语句。《景阳冈》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句子。随机请几个孩子读读阅读卡上的阅读感言。《猴王出世》同桌交流精彩片段,说说摘录的理由,教师巡视了解。教师总结:生动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这些经典的语句传递给我们的。在今后阅读这类写人的作品时,我们尤其要关注这些语句,相信对我们的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3)依托”日积月累“板块,积累作品中的经典名句。①自由读读,想一想:启发最大的是哪一句话? ②请把启发最大的句子抄在文摘卡片上,并试着把它背下来。③背诵交流展示,互赠文摘卡片。 我总结: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阅览室里就有许多中国古典名篇名著。让我们多多阅读,不断从书中汲取养分吧。
  单元总结课要注意的问题:①单元总结应与相应的练习和检测相结合。②单元总结课教师要注重”引领与激励“,学生要注重”展示与诉说“,教学方法要多样,避免单一和枯燥。③单元总结课教师确定的总结内容要准确,切忌偏颇,否则,失去了上单元总结课的意义。
  2.依托”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整合到一起。是给予这样的考虑的,因为口语交际的话题、习作的文题都和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致的,前面的教学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为了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整合到一起。通过交流达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目的。立足于单元整组教学,我们可以将一些知识能力点有机的穿插到过程中,还可以在单元整体回顾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拓展,将学习目标落到实处,发挥学习环节的整体效应。可以使整个单元的教学时间缩短,可以解决人教版教材内容容量,大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我是这样做的:
  (1)寓习作指导于口语交际过程中。
  口语交际课上,我们除了常规的口语交际训练之外,还加入了与习作成文相关知识的渗透和训练。比如得当选材、遣词造句、清晰表述等,第六册第二个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讲名人故事,习作要求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那我们在教学口语交际时不仅提出要讲清楚听明白,还要要求学生在认真听的基础上说说故事里讲了谁的什么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质,怎么讲清楚的,实际上就为习作指导奠定了基础,这样习作课上就可以继续围绕写谁的什么事稍加点拨,写清楚就行。
  (2)为习作留有更多的时间,确保评议的效果。
  我们以往的习作课一般指导的时间为12分钟,写的时间为20分钟,评价只有8分钟。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指导往往超时,学生写的时间短,90%的学生不能当堂成文,如果让学生当堂成文就没有评议的时间,或者评议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往往忽略了评议这一重点环节,其实评议最能解决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进行整合尝试的教学中,习作课上基本可以保证25分钟的写,甚至更长的时间,80%--90%的孩子可以当堂成文,评议时间达到15分钟,重点在评议中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了评议的效果,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第七册有一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题目是”介绍我自己“,我们在执教口语交际的时候,引导学生如何选材,鼓励学生围绕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等方面讲真实的自己。那么,口语交际时学生在听、说、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习作课就基本不用指导了,习作课伊始简单导入、指出习作的关键问题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后,就让学生习作,写的时间达到25分钟,基本上都能当堂成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10多分钟评议过程中就指导了习作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修改,增加了当面指导的人数,通过点评升华了学生的习作质量。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在实践中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韦义平,《教学策略研究的趋势:主体教学策略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第105页
  [2]徐彦萍,《语文教学策略的尝试》,《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3)
  [3]胡  玲,《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2008-3-29人教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由《伯牙绝弦》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下一篇:让作文修改能力训练更“有滋有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