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要会问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箬横镇中学    张雪红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手段,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有效课堂,教师就要“会问”,“问”得有价值,“问”得得法,就要避免“问”得慢而滥,“答”得短而急、“答”得简而死。学会“问”,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探索“问”的技巧,让课堂教学展现出更多的精彩,更多的欣喜!

  [关键词]有效课堂  语文教学   提问

  教学离不开设问答疑,所有的教师都会以此来展开教学,所有的学生也都是通过探讨问题而增长学识。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要揣摩学生不宜领会处,“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这些经典名言,启发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问,要“会”问。笔者就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关于教学设问的一些粗浅尝试,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一、要“问”得有价值。

  提问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提出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或是诸如作者是谁,是哪国人或哪个朝代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就是让学生选择或填空,学生一看就会,无需动脑思考。纠缠于这类问题,不仅容易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不肯动脑的坏习惯,而且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学习,教学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有意义,有价值呢?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应当是贴合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知识素养提高的问题。

  于漪老师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孔乙己。”于老师接着问道:“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于是于老师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这个问题有点“反常”,学生陷入了沉思。“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这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其实却隐藏着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悲剧的根源,关系着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与理解,有着很重要的分析解答价值。而且,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迫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继而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有价值的提问会成为整个课堂的“经脉系统”,能够起到提纲挈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功能和作用;而那些没有多少思考价值的提问只能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深入教材,仔细琢磨、推敲、剖析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精髓,体会作者意图,尽量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唯有如此,也才能在语文的课堂上,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为学生在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鼓风吹氧。

  二、要“问”得得法。

  如何才能提出有价值、有新意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呢?笔者仍然结合《孔乙己》教学,来具体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1、于平淡处设问。

  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中有这么一句话:“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学生很自然地会从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孔乙己生活邋遢,穷困潦倒,懒惰等等。至此问题好像已经得到解决,如果没有过多注意,可能就一晃而过了。可是这样的理解太过表面,这样的思维也过于肤浅,学生并未把自己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中去。如果在这基础上再仔细推敲一下,就会产生疑问:孔乙己为什么会如此青睐这件“长衫”呢?他舍不得、放不下的真的是这件“长衫”吗?这个问题就会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的思维。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数不胜数,假若我们能在浅处深问,在更深层面进行思考,就可能会品味出其中的微言大义,体会出作者的独运匠心。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就像藏在绿叶丛中的花朵一样,需要你扒开绿叶,才能显露出缤纷的色彩。

  2、在比较中设问。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运用比较法去解读文本, 抓住事物的联系,打开思想的闸门,在看起来相同的地方看出相异的内容,在看起来相异的地方看出相同的内容来,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就不言自明了。如果从此切入,设置问题,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课文里有这样的文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一个隐含着比较的句子,会引发学生的质疑:为什么同穿长衫,人家可以踱进店里慢慢地坐喝,而孔乙己却不行?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找出其中的原因:长衫是读书人的服饰,是孔乙己荣耀过去的象征--他是读过书的人,要有别于短衣帮。孔乙己敝“衫”自珍,竭力想维护的是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面子和尊严。但是因为他“终于没有进学”,“而且又懒”,“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所以他只能和短衣帮一样,靠柜外站着喝酒了。

  引申开来,不妨将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与范进进行比较。“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追求功名利禄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有了功名就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了一切。范进耗尽半世年华,终于如愿了:中举后,众乡邻是又送酒又送肉,张乡绅是又送房又送银,胡屠夫也是一反常态,口口声声“贤婿老爷”。而有着同样大梦的孔乙己只因没有如愿,就到了如此落魄的境地。

  在这比较中,就可以设问:为什么要穿长衫,要苦苦地以读书人自居?长衫对他意味着什么?通过回答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孔乙己就是想以此来维持一个读书人的清高,因为只要有这身衣服在,他就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长衫”与其说是“面子”,不如说是“命根子”,一旦失去,他的心灵世界便会坍塌。所以当他最后出场,破夹袄代替了十年不换的长衫时,孔乙己的生命也便像秋风中的树叶一样无奈地凋零了。那件破旧长衫定格了孔乙己的整个人生悲剧,也定格了封建科举制度下所有落魄知识分子的悲剧。

  通过比较,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就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无论是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于言尽意未尽处设问。

  所谓“一字一境界,一句一乾坤”。许多文章中的词句,看似文尽,但细细品味起来,却往往会发现其中的深长意味,丰富内涵。在意蕴深长处设问,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孔乙己》中有三个词语:“偷”“窃”“失踪”,含义相同,都是说孔乙己在偷东西。对于这个细节,我们常常会一跃而过。但细加推究,就会发现作者的独特用心。

  “偷”的叙述对象是酒店顾客、掌柜,他们把孔乙己的酸心隐痛当作酒后茶余的闲谈笑料,反映出了他们的穷极无聊、粗俗放肆与麻木冷酷。

  “窃”的叙述对象是孔乙己自己,他企图用半懂不懂的文言词句“窃书”来搪塞、抵赖,掩人耳目,聊以自慰。然而,这改“偷”换“窃”的表演也正暴露了他迂腐清高、麻木不仁的悲剧性格。

  “失踪”的叙述对象是“我”,“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带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作者借小伙计之口,平静地叙述,不直说其偷,出语委婉,暗含同情。文中“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的评论,虽点出偷窃,却满蓄哀愤怜悯之情,体现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言为心声”,如果以“偷”“窃”“失踪”三词能否替换为题设问,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出以上的见解与感受。

  4、于矛盾中设问。

  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李镇西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就抓住了 “大约”和“的确”这对自相矛盾的词设置了“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四两拨千金,这一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小说的人物命运、人物性格以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的文本的理解,而且认识深刻。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从此出发,进一步地引发开来,设置疑问: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孔乙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些发散而来的问题,都依托于上面的设问。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效果极佳!

  5、于文章要害处设问。

  文章要害处,往往是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如果抓住这个“节骨眼”,就能把分散的零碎知识贯穿起来,收举一反三的效果。

  “笑”是小说《孔乙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笑”字贯穿全文,孔乙己是在笑声中出场,又是在笑声中消失的,他的周围充满了笑声。他的思想、他的语言、他的行为是可笑的,谁都可以取笑他,他是一切人的笑料。这“笑”是作者对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嘲笑和讽刺,这“笑声”酿制了冷漠与残忍的社会环境,在此起彼伏、回环反复的笑声中演完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

  因此可以“笑”为突破口,设疑提问:谁在“笑”?怎样“笑”?为什么要“笑”?“笑”的含义是什么? 或点或面,抓住一点,或者全面分析,正确理解“笑”的意义和目的,对理解小说主题思想,把握小说内涵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上述方法并非孤立的单独存在。教师要注重点拨,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要想方设法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考勤思考,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考深思考,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在分析比较,推理归纳中获得知识。

  三、要“问”存留白。

  中国画布局很讲究留白,这些空白不是作者无物可画,而是有意为之。课堂教学也应如此,也要追求“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经常出现一些不留白的弊端,集中起来,主要表现在问题多而滥,答问时间短而急,回答内容简而死。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教学设问之“留白”。

  1、问题留白。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苏,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段朴实无华的话,可以作为叶老的名言“从教到不需要教”的注脚。

  设疑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所有发现的问题倾倒给学生,以讲代学,从头包到底,而应有所选择,无论是问题内容还是问题表述。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帮助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要教到不教,走向独立学习。

  2、时间留白。

  教师激疑,学生生疑后,学生会思考,会质疑,谈看法,提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千万不能因赶进度,急于让学生作答,而丧失让学生积极思维,施展才智的良机。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3分钟,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充满活力的课堂并不排斥“静”。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3、答案留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切不可搞教师一言堂,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抵制学生的个性。只要不是脱离文本,能自圆其说的回答,都应予以支持和肯定。

  一个“会问”的教师,能够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个“会问”的教师,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探索“问”的技巧,让课堂教学展现出更多的精彩,更多的欣喜!

  [参考文献]

  ⑴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⑵于漪:《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⑶徐昌才:《“偷”“摸”“爬”“窃”画人生--谈〈孔乙己〉的动词锤炼》,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版),2004,12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名师教学场:从效能到效应    下一篇:一题多做式作文,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