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灌南县堆沟港中学      吴洪林数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应从新旧知的差异、从操作活动、从身边生活实例、从研究者角度、从旧知的整合引入。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一点认识。1、  从新旧知的差异引入,设计问题情境当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紧时,可以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为新知埋下伏笔,使学生在“复习”中,学习新知,激起认知冲突。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出示了一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28÷4、17÷8、15÷7、35÷11,学生认为这是旧知,当他们顺利地算完了前面两题,在计算后面两题时,出现了怎么除也除不完的情况,商的小数部分一些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新情况把他们带入了欲罢不能的问题情境中。2、  从身边生活实例引入,设计问题情境抽象的数学源于生活,来自具体,在生活中产生了数学,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必须改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强调对“生活的回归”。要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在教学中应从新知识的契合点和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创设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形成积极状态,产生急于提出问题的强烈心理趋势,并趁势提出数学问题。创设与现实生活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情境。如在认识了物体的各种形状后,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布置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状的,并与家长探讨这些物体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为什么?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很高,并且得到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如硬币是矮圆柱容易存放,茶杯做成圆柱体既美观又节约材料等。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注意一是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素材;二是尽可能激发学生发散性的提出相关问题;三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筛选,选择切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并不是刻意追求解决所有问题。3、  从研究者角度引入,设计问题情境学生的模拟研究活动体现为探究的兴趣与过程,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利用科学研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并进行数学学习,要设法把发现提出问题的角色让给学生,教师不要包办;同时要注意不地拘泥于前人经验,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时,探究圆柱体侧面积与什么有关联时,让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张标有长、宽数据的长方形纸,在课堂上指导他们进行操作,探求知识,寻找规律。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在一卷一摊中,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出现,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逐步了解数学的探究过程方法。这样不但弄清了圆柱体侧面积侧面积公式的由来,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4、  从旧知的综合应用引入,设计问题情境学生解题时,会不自觉地联想以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条件相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结论相似的题目。都是可以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据此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找出问题相似的地方,或“形似”(条件或结论一样),或“神似”(方法或解题思路一样),形似题称之为一题多变,而神似题则称之为多题一解。利用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应当培养学生联想、逆向思维的能力与习惯,以及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5、  从操作活动中引入,设计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解,进行操作演示,可以从中引发矛盾,促进思维。而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认知始于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识的能力,分析的能力,以及归纳的能力。例如教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老师演示刀切土豆成长方体,一边演示一边说“一刀出面,二刀出棱,三刀出顶,若是用刀垂直各个面继续削下去又会怎样呢?通过演示,操作、学生认真观察动脑,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是产生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动手操作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在教学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活动中,老师让学生准备好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叫学生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学生通过在一水平直尺上滚动可以量出圆的周长;也可以用线绕圆一周,再将线拉直(化曲为直)测量数据。接着,老师问:“如果求圆形水池的周长,还可以滚吗?如果测量地球的周长还可以用线去测量吗?有没有更好的、更简便的方法呢?”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兴趣以上来了,深深地进入到对问题探讨的过程之中。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以此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开放性应用题的设计    下一篇:关于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