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思想品德事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思想品德事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运用事例教学法在新课改的思想品德课进行教学的方法已经受到广泛认可,成为推进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事例教学法的建构与完善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事例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些问题和障碍,我们应该在事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探索解决的方法,以充分发挥事例教学法的作用。建构能促进新课程实施并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  新课程  事例教学法  问题及对策

 

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已三年有余,在这几年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我一直致力于 “新课程改革下运用事例教学法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探究运用事例教学法怎样才能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在事例中感悟、践行,使思想品德课作为学生道德情感学习和道德行为学习的主要阵地。

在这两年的实践与探究中,我发现,新课程改革下,运用事例教学法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着几个问题和障碍。

一、事例教学中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1、学生评价方式仍然是事例教学中最大的障碍

当前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考试和测验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和标准。这种评价只看重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考试就是评价,成绩和分数代替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有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评价都成为“应试”的附庸。由于考试的指挥棒,致使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只是侧重于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况且当前的思想品德考试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道德的直观认知,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学校和教师自然也追随指挥棒,忽视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价值观塑造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注重培养学生多维度能力见长的德育形成性教学法——事例教学法就显然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了。

2、教材事例缺乏实效性                                  

当前我市所用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事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事例汇编型,过于典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于传统教学的举例材料;二类是经验论证型,讲古代、名人、伟人的事例多,适合于传统教学的经验介绍。讲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少;尊重学生个性和实际生活的事例更少;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和真实性等。这些事例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这些事例都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不符合现代思想政治课事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被学生所喜爱,涵待教师重新整合事例。

3、事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与学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事例教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把握好教与学的角色,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第一,主宰型

在事例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事例制定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往往习惯于用事先设计好的各个教学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留给学生的思考和发表见解的空间很小,学生回答问题,不希望学生得出与教师意见相左的结论,否则就否定或打断学生的话,强行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学生只能处于简单地回答“是”与“否”,“好”与“坏”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第二,放羊型

为了突出学生在事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引出话题之后就袖手旁观,任由学生独立完成事例探究,不作任何引导,对最终的结论也缺乏及时公正的评价。

对教与学角色的错误把握是思想品德事例教学法最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

二、措施与对策

以上是本人在事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根据平时在教学实践后的感悟与反思,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如下几点建议:

1、改革思想品德评价标准

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最迫切的是更新学生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思想品德评价的主要内容应由过去过于关注对道德知识掌握转向对道德学习过程,道德习惯养成,道德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结合的整体评价。思想品德评价的方式应改变将考试和测验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单一量性评价,应从以量化评价为主走向以质性评价为主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主张主要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实现程度的客观水平的确认来进行,将传统的“分数”或“等级”表达方式改革为“道德行为水平”表达方式。可以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在特定的任务和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收集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表现;丰富考试形式,诸如答辩、调查报告、制作成果、谈话、口试、观察、人机对话、表演、实验、论文等。这样,事例教学法的形成性教育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出实际价值,才能有用武之地。

2、重新整合事例

学生本身思想道德发展是复杂和多维性的,选择事例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充分研究教材内容与事例,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实际出发,面向学生生活与时政热点,整合选编出最新颖、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事例,所选事例应该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新颖性和趣味性

事例是学生学习探究的载体,因此,事例要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分析、讨论事例的学习过程中去。新颖性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而从事例中“感悟”“知理”“践行”。

第二、针对性和典型性

针对性指的是要“因材选例”, 即根据学生情况、当地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事例。事例要典型,否则难以代表普遍现象和原理,往往会误导学生以偏概全。

   

第三、启发性和开放性

事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独立思考和解决。因此,事例不能太过于深奥,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过于直白、会减少学生的思考量,不利于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内容、形式和结论具有开放性的事例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给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思维能力。

3、准确把握事例教学法中教与学的角色

思想品德事例教学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能力。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不管,教师在事例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应当是:介绍事例的背景材料,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在事例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是教学内容的促进者——教师是“导演”是“主持人”是“评委”。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可以是事例中的“法官”、“律师”、“医生”、“企业家”、 “政府官员”等角色,设身处地地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独立思考、参与事例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可以是事例之外的旁观者,对同学的分析和解决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运用事例教学法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我们老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内化规律出发,创新形式,建构行之为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闫寒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的评价》2001年第11期。

2.杨平、周广强主编:《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校本课程的开发》,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思想品德课堂迸发生命灵光    下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法实验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