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怎么会屡做屡错?——从一道材料题引起的思考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怎么会屡做屡错?——从一道材料题引起的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从一道学生屡做屡错的主观题导入,描述了在笔者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个案例,并根据学生情况推断学生屡做屡错的原因,进而得出对日后教学工作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材料题  案例分析  教学启示

 

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在课堂教学方面重视史料教学,在高考命题中广泛使用材料,让中学生在研究历史当中认识历史,提升人文素养,这个做法得到大多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笔者也赞成这种做法,所以特别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类似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得到方法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本学期里,有一道改编自上海高考题的材料题,学生做了多次,还是屡做率错。我认为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一、            案例描述

原题为2007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共同部分”的主观题第33题。题目如下: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问题: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抄在答题纸上)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抄在答题纸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抄在答题纸上)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岳麓版必修三,我们备课组在编写第一单元测试题的时候,选用了这道题并进行了适当的改造。这是我们改造后的题目: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①。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意思是他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君主④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⑤。   

 请回答:

⑴文中属于史料的是______。属于史料解释的是______。属于历史评价的是______。(填代号即可。)

⑵在史学研究中,通常会接触到考古文物、官修史书(所谓正史)、民间记载(所谓野史)、专家著作、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许多材料。由于材料的复杂性,我们在引用时在特别慎重。谈谈你对上述各种材料的使用有什么看法?

我们增加了考察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史料的研究价值的认识。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是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常识做出回答的。我们估计题目难度应该不大。但是,学生回答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第(1)问没有什么悬念,全对的占绝大多数,问题最大的就是第(2)问。几乎一半的同学都做错。错误惊人的相似:都认为题目中出现的材料由于使用了“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三个要素,所以可以引用(或者说可信度高)等之类话语。

伤心,沮丧啊。但是痛定思痛,与其责备学生,不如解决问题。经过我们的一番研究,备课组一致认为:高一学生还没有经过专业的历史学科训练,硬要让他们按照专业的历史思维思路去思考难度是比较大的,闹笑话也不足为奇。之后,我们从审题、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评讲,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历史研究中,不同类型的史料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学生似乎也明白了。

世事难料。事隔3个月,在期末考试中这道题被修饰一番后出现了: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摘自《孟子·离娄上》) ①意思是他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君主②。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③。  

⑴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____。属于史料的是____。属于历史评价的是____。

⑵在史学研究中,通常会接触到考古文物、官修史书、民间记载(野史)、专家著作、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许多材料。谈谈你对上述各种材料的可信度及使用上有什么看法?

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1)和(3)问都没有问题,几乎都是全对的。但是第(2)问仍然让10%多的学生遭遇了“滑铁卢”。错误跟过去一样,“惊人的相似”。

 

 

二、            案例分析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训练,已经有40%的学生改变过来,做出了正确的答案。问题是,为什么仍然还有10%的学生做错呢?难道仅仅是审题的原因吗?但是其余的两问正确率几乎是100%的,说明学生当时的精神状态是不错的,对题目的理解也比较到位,审题不清应该还是有的,但不是主要原因。而且做对的同学,有多少是因为复习过了,知道答案,然后照葫芦画瓢地写上去的?他们都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我看未必。下面我打算从分析题目入手,推断学生屡次做错的原因,然后谈谈这道题目对我们日后教学的启示。

1.分析题目

黄牧航教授认为,中学历史课程基本上有两大价值取向: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和公民教育的课程观。高考是课程的一部分,所以也会受到它们的影响。

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具有浓厚的“历史专业”味道,重视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解读史料,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这道题目一开始就摆出一副“高深”的模样:“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史学研究”……,极具历史特色。整段文字就是一个逻辑清晰合理的论述过程:先是史料,然后解释史料,最后做出评价,这就是历史,历史学的基本三大要素。本题几乎没有考察历史概念,设问主要放在对史料的解读上,从史料的分类入手,让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史料,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题目给出了三类史料:实物类,如考古文物;书报类,如官修史书;口碑类,如民间记载(野史)、专家著作、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分类方法参考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的研究)按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于文物、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应该是很熟悉的,而且由于没有涉及到对史料的运用(一般都是写作题),因此,这道题虽然“专业”,但是难度不大。

公民教育的课程观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例如普世价值、多元价值观、海纳百川的胸怀等等。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富有个性的而不是被灌输的。公民教育的课程观探讨如何利用历史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形成正确的、现代的价值观。设问当中应藏着这样的用意:甄别信息的真伪,辨证地看待所有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真实”、“权威”。虽然,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儒家是千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但是,孟子的思想也是具有民主色彩的,中国古代的文化不应该被全盘否定,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先人言论中吸收智慧。因此,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所表达的价值观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再一次说明,题目的难度并不大。问题就是,学生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呢?

 

2.推断学生做错的原因

我想,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研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了。学生不是不懂什么是“考古文物、官修史书、民间记载(野史)、专家著作、文学作品、神话传说”,而是不懂 “历史研究”跟它们的关系;他们不是不基本具备现代意识,而是“历史研究”的过程与现代诸多意识的运用联系不起来。所谓史料类别、辨别真伪、解释史料,甚至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史论结合”,可能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学生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

第一,理性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过的一切,但是习惯上把历史教材上的知识等同于历史。所以学习历史就是背教科书。

第二,历史课本上所讲的观点就是权威的,不容怀疑的,也是不需要怀疑的。学习历史是一个不用思考的过程。

第三,所谓研究性学习只是一个拿学分的项目,对于高考成绩的提高没有帮助。

 

3.对我们日后教学的启示

我不敢保证我的推断100%正确,但是学生做错的原因确实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计划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些工作。

第一,学会捕捉学生思维中的辩证火花。在平常上课过程中,我们普遍感觉课程内容多,授课压力大,课堂40分钟不够用,学生很多知识理解不透,所以我们一般都使用最有效率的讲授法“满堂灌”。最喜欢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最烦心学生嘣出一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我记得在讲《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课时候,有位男同学突然发出据闻蒙娜丽莎是男的言论。我当时只是笑笑让他自己回去查资料,但是事后并没有询问他结果,也没有让其他同学也查。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首先就是该学生对这个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再次就是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面对史料的过程。所以,要注意捕捉这些火花。

第二,制造场景,让学生擦出思维火花。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全部。历史课程虽然都是讲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且是不能假设的知识,但是尽量多地射猎历史,才能够思考历史,才能享用历史带给我们的思维盛宴和“使用”历史,从历史当中汲取智慧。打开广阔的天地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发动全部同学去寻找历史,让他们围绕一个小主题,找各种类型的史料,然后拿出来共同探讨。另外,不要埋没作为一个历史老师的讲故事口才,不要忽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找准一些典型的事例,补充历史的“血肉”,多点还原历史,并且提供还原历史的方法。我相信这些过程都很重要。

 

把一道材料题拿出来写上过千字的分析,并不是为了学生以后能够拿个高分就算了。其实,这关乎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这也是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起码,也需要一个观念的更新,需要先从认识一种学习方式开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我校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谈朗读在历史课堂中的妙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