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我校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我校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知识社会的接轨催生了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命题,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以前我们提倡关注学生,现在更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因为缺少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受局限的。因此,我校历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探索着······

【关键词】专业化  课堂生成   教学反思  幸福人生

 

“未觉池塘春梦早,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我校历史科组自组建以来已四度春秋。科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有在教坛耕耘多年的名校骨老师,亦有刚毕业的高校学子,可谓精英荟萃,人才聚集。其中有五位高级教师,三位中级教师和五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共13人。在教学中,科组老师和谐和共处、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尽力追求和践行“激情达趣、科学理性、人文至尚”的历史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课标为向导,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为途径,不断发现历史教育的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新策略,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文化。我们深深懂得:创建历史大课堂只要胸中有知识和智慧的百万雄兵,就能运筹历史教学之帷幄。因此,我们在科组长老师带领下努力完善自我的专业发展,力争做一个有事业之心、有思想之光、有学术之品的优秀历史教师。

“吾生而有涯 而知也无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必须把握历史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掌握本学科教教学发展动态,追踪本学科的科研信息。几年来,我们走出一条既与时俱进又独具魅力的专业化成长之路,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小小收获:

一、用心灵力量感动   用人格力量引航

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喜欢和蔼可亲、温和、宽容、民主、公正、幽默、关心理解自己的老师,他们不仅愿意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而且还自然而然的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我们科组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首要任务,用教师健全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品德,用爱的力量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为此我们科组:(一)组织观看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日本电影《麻辣教师》,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蒙娜丽莎的微笑》、《春风化雨》等,我国电影《十八岁的天空》、《烛光里的微笑》、《一个也不能少》等有关刻画教师形象的影视节目;(二)组织讨论了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三)组织学习王蒙文章《我的21条人际准则》;(四)组织学习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师规范以及美国学生眼中的好教师。通过这些学习和讨论,使我们从中领悟怎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好老师。

我们学校是一块人文理性和才情智慧的汇聚,雅致品位和魅力人格的充嬴的地方。学校很多领导老师深黯做人之道,一言一行闪烁着智慧光芒,他们的性格和习惯折射出人性光辉,对我们也有很大影响。培训和反思后,科组老师争做有爱心、有高尚人格的老师,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更浓了。

二、在读书中丰富   在学习中深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处在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

一年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年不读书同行知道,三年不读书学生知道。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应博览群书,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能“诗书满腹气自华”。为此,我们举办了“书香满校园,智慧满人生”为主旨的读书活动,在我校掀起了一股校园读书热潮,让读书成为每位教师和全体学生的习惯,从而引导教师主动阅读。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做到“四个一”:即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有一份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期教育教学刊物;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位教师有一本读书笔记。

科组征订了《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研》、《文史知识》、《名人传记》、《翻阅日历》等史学杂志,科组内还有藏书柜,内有大量的史学名著和光碟,还有读报栏。,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互相听课,进行课改研讨和“引进来,走出去,开视野,促进步”活动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

几年来,我们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求,把读书做为生活的一部分,除了阅读了大量文史名著外,还读了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余文森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黄希庭的《心理学基础》,窦桂梅的《梳理课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钱锡铭的《备课新思维》、《陶行知教育名著》等教育理论书籍;聆听了许多专家、学者教授的讲座,直接和间接认识许多教育界名人:肖川、魏书生、郑洪刚、赵亚夫、张汉林、黄牧航、徐赐成、郭富斌等,拜读他们的作品,是在与心灵大师交谈,听他们的报告,如沐春风。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因而,读书,是我们心灵的振翅;读书,让我们的精神呼吸。

三、在课堂中创新   在合作中进步

(一)课堂生成谋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而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开放是实现创新的一个基础,开放的课堂才有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科组一直把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作为我们课改的重中之重,科组长和柴校长一再要求上课要有新思维、新思路,要有新问题、新观点、新的意志生成,即一课一灵魂。生成是根据不同的知识结构体对有价值问题的生成,而生成的问题的价值或质量,是产生教学意义的前提,这个意义是感悟、是理解,是人格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回归到教育的原点上,回归到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上,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生成的案例:

案例1:我在上《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时,有学生问:秦朝制订了我国古代的第一部法律《秦律》,为什么说秦朝是专制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我把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答:因为《秦律》是皇帝统治的工具。问:为何是工具?答:是皇帝制订的、代表皇帝意愿的。问:可是其内容中有很多保障人民利益的条款呀?如:“五人共盗一钱以上,要“斩左趾”,“同母异父近亲通奸,要砍头弃市”等措施尽管严酷但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呀。答:保障的是地主阶级利益。问:今天的法律也保障私有财产,难道说我们的政府也代表有钱人的利益吗?问:难道封建社会的地主利益就不该保护吗?地主不是人吗?等等。

分析:这节课产生很多思想火花,使同学们老师对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人权问题都做出多角度思考,最终澄清了许多认识。

案例2:在学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一内容时,老师讲解“民族主义”就是反满,反满是反对满族贵族的封建统治。有学生问:“为什么满族不能统治中国?清政府统治刚开始统治中国时,能顺应时代潮流,学汉族文化,养汉族黎民,并没有民族歧视,有何不好?并没有像汉族君主秦始皇那样焚书,破坏古代文化典籍,相反清朝还整理和保存了前代文化典籍《四库全书》,满人统治中国有何不好?”

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思想,谈到满汉民族问题,可是没有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来认识辛亥革命,解答这一问题后,加深了学生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案例3:在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一课时

我引用材料分析:战后西方少数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的作用:一方面,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工人的积极性。

生问:当人没有生存忧患时,就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吗?

生问:是不是人类的生存竟争都是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

生问:可是西方福利国家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很高呀?不愿工作的只是极少数现象,为什么?是否与西方宗教有关?

······

  分析:课堂生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有许多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只好让学生把它们作为研究性学习,课下解决。

有人说,最上乘的武功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生成性的课堂,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二)校本开发激热情

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 “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就是说,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我们科组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群英书场》《历史大舞台》《大国崛起启示录》《中国古代历史名著导读》《新中国秩事》

另外,我们柴校长正在整编一本通史教材,以弥补模块教材的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热情很高,参与率高,将历史视角延伸到第二课堂,有效补充和拓展了课堂教学。

(三)“青蓝结对”促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科组很重视同伴互助,采取了“青蓝结对”工程,导师的职责是每周听青年教师课1~2节,写好听课记录和建议;审阅青年教师教案并签上意见,指导青年教师每学期上公开课、研讨课和并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论文等。青年教师的任务有:每周必须听指导老师的课时2~3节,并做好听课记录;必须在讲课前一周将教案交指导老师审阅;必须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写教学反思等;与此同时,在科组内采用集体研修的方式进行,如说课、观课、评课、案例分析、教研沙龙、问题会诊、专题论坛、集体备课、同上一节课、课堂教学评价等,使不同的理念、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不断的交流与冲突中的升华。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开放性课堂和在合作中“青蓝结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在提高。。

四、在反思中锤炼   在研究中专业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我国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正在不断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加强应对策略的研究,是中学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倡导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的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老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老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我们科组在教师的教学反思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课后备课:课后备课即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复备教案。(二)写课后反思:教师写下他们的经验,并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同时教师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尽记录下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等。

(二)倡导科研。

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是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教师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他们对学生有更多的关注:了解学生的现状、深知学生所求,以及他们对教材、教法、教改较清楚,职业本能决定他们要去探索、去创新,因此要尊重他们所选的课题。。在这个好奇主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就会发展。我校历史教师在教研中成果丰硕,两年的获奖论文十多篇。

五、在活动中展示才艺   在运动中健康体魄

请看以下几则报导和通知:

五月的校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孕育着希望,充满了活力。5月23日下午4时,我校3000余名师生举行了盛大的“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仪式。

本次仪式以“阳光•运动•健康”为主题。黎校长在讲话中号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投身运动天地,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愉悦,不断增强体质,快快乐乐地成长,健健康康地走向社会,走向幸福的人生!”

 ­­——第一届体育节

这里,有自由的氛围;这里,有心灵的火花。这里,是我们思想的灌水区;这里,是我们交流的博客房。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在这里,你可以放飞傲翔。

——这就是我们的“教师沙龙”。高效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通过此项活动让大家有机

加强交流与沟通,活跃业余体育生活。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工排球比赛活动 

用体育强健身体,用艺术丰富心灵

   李聪(2008、9)

我校为期两周的体育节和艺术节,即将随着今晚的晚会落下帷幕。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拼搏与热血的沸腾,见证了激情与才华的横溢。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

在同心协力的赛场上,我们看到有一种美丽,叫不抛弃不放弃的团结一心;在插花比赛中,我们看到有一种美丽,叫带着宜人香气的清新雅致;在“天籁之英”与“唱响明天”歌唱比赛中,我们看到有一种美丽,叫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悠扬;在书法比赛中,我们看到有一种美丽,叫刚柔并济或飘逸或遒劲的笔走龙蛇。······

这几则报导和通知是我校的常态文化,每周都有,是我们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些活动中,科组老师踊跃参加,运动场有历史科组老师矫健的英姿,舞台上有他们然烧的激情,墙壁上有他们涂抹的精彩。历史科老师,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六、在工作中体验幸福  在休闲中享受人生

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使者,作为思想与精神的培育者,我们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地上,享有读书与思考带来的快乐,享受文化之旅的幸福。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让思考成为我们精神的享受,让自己多一点文化眼光和文化定力,做一个有品位的幸福教师。 

科组、学校 是我们寄托理想和情感的家园,我们在这里工作,每个人都承担着责任,也都收获着成功;每一个人都有释放个性的空间,也拥有合作交流的平台。这里崇尚心灵的敞亮和坦诚,提倡相互的理解和包容,追求一种和谐的美丽;这里尊崇集体的智慧,提倡团队的精神,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在这个集体中,所有的制度都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因而它不再是一种禁锢和惩罚的条例,而是全体成员认同和恪守的生活法则。

在这里,我们是敬业的,有了这种职业精神,学生会成为你精神的依托,教育会成为你的所爱。你会因工作而产生出情感的激励。这样的激励,会使你尽管辛苦,但感觉幸福。

当然,“完整的人”应拥有完整的生命体验,不仅能享受到工作的幸福,还有休闲的乐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感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也不例外,而休闲可缓解压力,休闲,让人们处于一种完全安静的状态、一种灵魂完全打开的状态。为此,学校和科组多次组织我们外出旅游,我们的足迹遍布珠三角的每个角落,徜徉在大自然,我们欣赏到天的高远、海的浩瀚;欣赏到山的青秀、花的明艳;欣赏到小桥流水、洞箫牧歌,心灵为之沉静、胸襟为之涤荡,思绪为之驰骋。学校还举办教师沙龙,观看歌舞表演,“同心结力”等活动,让老师充分放松,享受生活的美和激情。一个懂得休闲的老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他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懂得装点教育的人,他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没有自由时间,就没有一切科学、艺术、诗歌等富于创造性、融智慧与浪漫于一体的社会文明。”亚里士多德举例说,知识是最先出现于人们有闲暇的地方。因此,休闲是一种文化,在休闲中人的广泛需要得到全面、完整、自由的发展,休闲中同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一直以来,我们科组老师不断追寻教育梦想,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生命中最旺盛的精力在教坛演绎历史教育的千秋史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坚信:我们未来的步伐更稳健!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第4期)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主编)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夏惠贤)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    下一篇:怎么会屡做屡错?——从一道材料题引起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