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准确把握学情 落实新课改要求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准确把握学情  落实新课改要求

摘要:什么是学情?把握学情有何必要性、重要性?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调查、把握学情?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尝试,从音乐导入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新教材使用三个角度,进行了相关反思,并提出了拓宽学情把握渠道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  学情  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学情是对学生在达到新的教学要求前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趣状态、意志趋向、思维特点、实践探索能力等知情意行信息的总称。学情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对于有的放矢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达到新的教学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时间、地点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给老师了解学生增添了很大的难度。随着课改后的新教材(打破中外分割与时间顺序而按专题编排)以及新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新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出现,以及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及通过网络接触外部世界的便捷,更是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笔者在精心研读新课程标准、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各种方式,实施课改。我在教学实践中,既有准确掌握学情而施教所收获的喜悦,也有把握学情不够而施教所感受的困惑,切身体验了把握学情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借此机会,将个人的一些探索、反思说出来,以就教于专家与同行。

二、把握学情与历史教学实例剖析

㈠音乐导课的成败与学情把握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开场白”设计得当,往往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上课开始的几分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成功的导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顺利推进课堂目标有重大作用。每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都会精心设计这一环节。在讲授必修一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课时,笔者尝试了音乐导入法。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青年学子喜欢节奏感强、充满热情、雄壮有力、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依据这一特点,我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设计了如下问题:法国的国歌叫什么名称?你听过吗?你知道这首歌诞生的背景吗?如果你听过这首歌,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虽然没听过、也不知道法国国歌,但他们在预习了教材之后,普遍对这首歌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知识充满了期待。借着这种期待,当激昂慷慨的《马赛曲》激荡在课堂上时,同学们那种油然而生的强烈共鸣、穆然起敬、悠然神往、若有所悟的神态,很快把课堂推向了1792年法国人民那场反抗普奥联军的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中,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然而当我导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再为冯妇地为学生们播放前苏联国歌时,竟没有出现想像中的、期待的场面,导致了我让学生再受一次革命熏陶的目的落空。痛定思痛,我找到了三个败因:首先是课前没有对学生关于苏联史知识储备情况、相关兴趣等做充分调查;其次是歌曲本身曲调平缓,歌词又没有译成中文;再次是选择这首歌作整堂课的切入点不够准确有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笔者在接下来的课堂导入中,不断积累音乐导入的经验,多方调查把握学情,形成了独特的导入风格,并不断地努力完善它。

㈡多媒体教学的得失与学情把握

为了矫正传统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讲到底的弊端,创设、重现生动形象、变化万端的历史场景,勾勒出多层次、多脉络的历史知识结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动机、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教学方式走进历史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一定时间内,各感官获得的知识的量是不等的,其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而视觉加听觉则可达94%。另一个实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注意的集中率是83.7%;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都大大超过了单项感官的接受。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恰当地再现历史场景,虚拟历史氛围。所以近几年来笔者也努力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但是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教学的现代化,不是工具的现代化,而是观念的现代化。”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经过多次的多媒体教学后,学生对过于频繁的多媒体的展示感到厌倦,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对我的教学评价还有所降低。笔者在2008届学生的高一历史教学中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高二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根据学校的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学生对我教学的满意率竟下降了8个百分点,很满意率更是下降了11个百分点,如下表:

任课教师

科目

任教班级

交调查表人数

满意数

(选A、B)

很满意数

(选A)

不满意数

(选C、D)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笔者

历史

高一1-6

332

320

96.4﹪

106

31.9﹪

12

3.6﹪

笔者

历史

高二1-6

336

296

88.1﹪

69

20.5﹪

40

11.9﹪

有部分学生还写出了不满意之处:上课很热闹,课后觉得没学到东西;演示太快了,不好作笔记;课堂上的练习题有同学答出来就放过去了,一些同学还没看清楚题目;幻灯片一张张地演示,反而觉得整堂课没有条理性,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课件的制作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或者单纯地用一系列的图片、影视片取代了提纲挈领的板书及其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忽视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的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并能用理论去解决各种问题,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已趋于优势。在此以后,个体思维方式不会再有质的变化。”因此,趣味性也不能简单地满足于故事式的历史情节,而更要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规律性。因此为摸清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反馈,笔者不但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更重要的是向实践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学习。通过观察、谈话,笔者发现,学生不是不欢迎多媒体教学,而是不欢迎以“电灌”代替“人灌”的披着多媒体教学外衣的旧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期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爱好,那你永远也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因此教师应当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着眼于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做到:“引其观,诱其思,导其向,排其难,解其疑,探其源,激其情,审其美,养其性。”

㈢新教材的使用与学情把握

现今的高中新教材,打破了原有的教材体系,将古今中外历史合编,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史的形式出现。同时,新教材功能观还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这样,新教材的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加大。单就新教材的使用而言,很多学生就有明显的不适应,因而颇有怨言。在学生们进入高二——使用了一年新教材后,我让同学们写出他们认为的新教材本身或使用上的优缺点,经归纳、整理如下:

优点

缺点

1、图文并茂,现实感强,吸引人;

2、突出了整体史观、文明史观;

3、分专题来学习,内容更集中,更好掌握。

1、理论性太强, 可读性不强,缺乏感染力,难以引起学习兴趣;

2、教材内容多,容量大,且主线不突出,一堂课要掌握的知识太多;

3、有些知识点蜻蜓点水,没有主次;

4、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 知识线索性差,学得一头雾水;

5、要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业负担重,时间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并不具备;

6、有时老师所讲与教材的距离太大,无所适从。

从中可见,学生们在使用新教材上的困惑远多于喜悦,普遍感到历史学习上的困难与无助,这就更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合乎情理、合乎学生们口味的方式去指导学生使用好新教材。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笔者首先注意揣摩教材的整体编排,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全书的总体结构,找出教材的特点线索,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使用好新教材的基础。其次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指导学生分清教材的重点与主体知识,大胆取舍,这样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再就是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意由教材观向课程观的转变,让学习明白教材只是学习的一种资料,并不是考试的依据;知识的来源不应局限于教材,没有必要一切围绕教材转,那样反而是不符合新课改发展要求的。这样,以历史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其自主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去发掘,更需要深入学情中去挖掘,离开了对学情的把握,是根本无法做好的。

三、努力开拓把握学情的渠道

教师的职责,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还应该从过去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学习指导型,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教师要完成好这一角色的转变,要尽好指导学生学习的职责,也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及爱好兴趣等学情来展开工作。

高中生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重要时期,非常希望人们不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非常看重自主性、独立性,不会再以老师的是非为是非。孔子在论及君子三戒时说“少年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即是说,青少年在看待问题时往往缺乏理性分析,其情绪、言论与行为存在着情绪化、表面化、偏颇、偏激的倾向,而且还难以接受成年人劝喻。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必须依据他们各自的思想认识,了解影响他们思想意识的本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为了深入地了解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教师的备课,不应该只是备教材、写教案,更应该把握学情、备学生、写学案。在与学生的接触、沟通中,教师应当放下架子,以朋友、知心人的身份与他们推心置腹、平等、真诚地交换思想,把握思想学情。应多参与他们的集体活动、集体劳动,在这当中,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把握情感学情。这样,才能把握知、情、意、行等综合的、真实的、鲜活的学情,为教学目的、目标服务。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所讲的“困”,一方面是在教学中深感自己知识的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不了解学生导致教学效果欠佳而遇到的困惑。要解决这些困惑,实现“自强”,就必须做到两点:其一,勇于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教师不应以“权威”、“全智全能”自居,不懂装懂,而应该不耻下问,坦诚地向学生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其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甚至是跟老师对立的意见或见解,心平气和地展开讨论,促成师生的积极互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不惟书只惟实、不惟师只惟真、想他人未敢想、言他人所未曾言的创新品质。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李铜玉《历史教学中运用音乐课程资源渗透德育》《新德育》2008年第1期

②刘晓华《让历史插上音乐的翅膀——音乐在历史课中的应用》《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③林崇德主编《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

④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生的抬头与低头——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调查及反思    下一篇:历史并不遥远和陌生——课改需要怎样的中学历史新教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