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之“合作探究”策略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标五环”模式是绵阳市涪城区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构建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补救-课堂延伸五个环节,实现 “效果”、“效率”、“效益”结合的高效课堂模式。其中,“合作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分析、归纳、综合到学生主动发现、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应该怎样操作?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总结,笔者认为“合作探究”环节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合作探究”环节的目标指导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习得和技能形成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课程改革突出的内容之一,在教学上由原来的知识本位向学生的智能本位发展、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合作探究”环节是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环节,所以它的设计应紧扣“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一课中“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要求:在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以图证史的方法,展示朝韩对峙、美国对中国边境的威胁、美国干涉我国台湾内政及朝鲜请求中国援助的图片,启发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图片思考:面对美国对我国的威胁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我国该不该出兵?以图证史,学生通过该不该出兵的激烈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出兵援朝的原因,紧扣了目标,也培养了学生从图片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二、准确把握学生学情是“合作探究”教学环节的重要前提

  课堂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学情,教师在备课备教的同时还得备学生,思考学生如何学。根据学情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才 能实现 老师和学生双高效的高效教学课堂。

  以笔者所教初一学生为例。初一学生刚踏入初中,在认知水平上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思维活跃,具有强烈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问题不宜过难、过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他们现有的认知、能力水平。可采用一些影视观看类、情景再现类、实物图片类和角色扮演类等教学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

  三、科学的问题设计是“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成功实施的关键

  (一)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问题设计要讲究文字、内容上的逻辑性,要环环相扣,要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设计问题科学、具体、明确,由浅入深,难易适度,才能便于学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

  在教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笔者在学完正文内容后,提问: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将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功劳?在第一个班教学时就没有很好的启发学生思考,究其原因,问题不清晰,不明确,范围较广,难度较大,不宜学生理解。在之后的班上笔者将此问题拆分为:先用表格的方式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各自的措施,再让学生对比观察,说说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会了联系对比的学习方法,又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利于初中生的理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不了的内容。教师要紧扣课标,参透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从重点难点问题入手设计问题。

  在教授《秦朝的统一》时,有一个重点问题是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巩固统一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前就先要了解秦始皇为什么要在经济文化上实行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一组漫画,显示统一后各国在货币、度量衡、语言、文字上的差异上引起人们生活的不便,提问:漫画反应当时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读图分析后,理解了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统一的原因,也就为解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打实了基础。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问题设计应从知识性、能力性、探究性三个层次进行,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知识性问题,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通过能力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去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会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学习方法和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去分析、评价历史事物。通过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允许有不同答案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形成。

  在教授《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教材上的答案贯穿几课,较为分散。笔者用一段材料中的屈原、苏武、毛遂、蒋干、共工等历史名人的名字来巧妙的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历史人名,来再现之前学过的国民党抗战历史史实、共产党抗战历史史实,苏联出兵东北、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的基础历史知识。解决后,再继续追问,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学生合作讨论后,得出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认识到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在历史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讨论中学生在归纳基本历史事实的同时,运用对比,综合等学习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学生分工明确是“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合作探究”教学环节就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并进行团结、互动的有效沟通。学生分工明确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师组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为加强学生间合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将每个班的同学以前后4人为一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明确任务,分工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高度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探讨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合作,互相帮助,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加一定的分值,组员也可以加相应的分值,这就促进了组内合作。而组与组之间展示成果时,都希望自己组是最好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学会愉快的合作。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得到落实而不流于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感也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五、精当的教师总结(点拨),是“合作探究”环节的必要策略

  每个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历史事件要有明确、完整的认识。

  在教授《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时,探讨新中国参战值不值得,为什么。学生知道了基本的历史史实,再加上从材料中中国付出的沉重伤亡代价,在探讨值不值时就非常激烈,各执己词。在学生后充分讨论后,笔者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一个整体,出兵抗美援朝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和平要靠斗争去争取,去巩固。斗争包括战争和对话,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如果对话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也不惧怕战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斗争,要想制止侵略,都必须以强大的综合国力来做为保障,也需要有守土卫疆之决心和勇气。这样既肯定了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又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以史为鉴,增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通过“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改目标。这也是本人在涪城区“一标五环”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浅薄认识,以此记录,作为随笔。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当前历史教师如何适应课改教学    下一篇:初中历史课堂中的高效记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