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警惕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虚假繁荣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警惕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虚假繁荣

 

内容提要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历史教学新的生机,但由于理论局限,考试压力,资源缺乏等因素,当前课改在教材本身,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繁荣。应该警惕这些假繁荣,避免课改走弯路。

关键词

警惕   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虚假繁荣

 

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口号,到90

       

年代被认可,新的课程改革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已经在全国许多试验区推行,我市正是其中之一,转眼历史实验教材已经使用了三年,新课程的理念老师们也已经详熟于耳,公开课,汇报课,各种比赛,学生论文、小报,地方教材等相继出炉,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作为一线的教师,欣喜的同时不得不对课改后出现的新气象提出一些思考和质疑,这里是否存在着虚假的繁荣?以下是笔者对该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刻意且造作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除了新理念之外,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新教材,它是学生对课改的第一感知。无可否认,针对旧教材“烦、难、偏、旧”的弊端,新教材进行了富有实效的改革,但凡教育学和心理学中说得通得教学理论几乎都被揉了进去,使得新的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更加活泼,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能体现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此外新课程理论为减轻学生的负担,认为中学的历史教学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不再刻意追求学科完整的观点体系,这些都无可厚非,但笔者不由提出一个疑问“难道为了追求教材的生动活泼,就必须放弃学科编排的一些惯用的逻辑思维吗?学科系统性排斥了教材的活泼性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然而显然我们的一些新教材的某些处理是矫枉过正了,比较刻意,使得教材好看但并不好用。

拿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初中教材为例:课文的许多小标题笔者认为不是非常科学,例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三个小标题“炎帝和黄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第一个跟后面两个不对称。又如第六课课题是《夏商周的社会与国家》而三个标题是“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除了学过专业知识的老师,刚接触历史的学生哪里可以理解三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标题有什么内部联系。再如七年级下册的第4课,课题《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三个小标题是“科举制焕发的活力”“衣食住行时尚”“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这一课是笔者认为七年级最不合理的一课书,首先从内容上看没有很大的连续性,有强行拼凑之嫌,尤其是最后一部分,内容比较空洞。当新教材打乱了以前的体系之后,重新编排内容,创新之余就不免出现混乱和漏洞。八年级和九年级也有不少类似情况,随意性极强的小标题在新教材中是非常普遍的,好像很好听,乍一看也蛮有趣的,但细究之下发现,教材内容往往被分割成一块一快,难以形成整体观念。上课老觉得别扭。还清楚记得有一次上九年级上册的第12课,课题是《“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学生问“什么是英特纳雄耐尔?”我当时也愣了一下,后想想它应该是“国际international”的英文音译。实在让人有点哭笑不得,难道非得这样故弄玄虚才能凸现新教材的别出心裁吗?这种幽默是让学生学好英文还是让学生记住这拗口的翻译。教材是教育学生的范本,也是学科思想的宣传阵地,应当遵从一些起码的科学性,如标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或并列或因果或总分,或归纳或演绎;又如并列式的标题要注意精彩扼要,也要讲究对称,排比等,汉语的许多修辞手法在小标题中都可以体现,而且这些意图最好让学生也能阅读出来,毕竟教材主要是给学生用的。如九年级第一课“《神曲》中的人性”“多才多艺的达芬奇”“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改为“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文学”或把第一个标题改为“文艺复兴之父但丁”其他两个“多才多艺的达芬奇”“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不变。又或者小标题采用逻辑强的文字,而课文图片的说明适当增加趣味性,可以作变化的地方在七年级课本简直不胜枚举。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如果不教给学生知识的结构,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只有短暂的寿命",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但还是避免不了一点——“乱”。首都师大的赵亚夫教授也说,在很多人看来历史的学科教育不是一个严谨的研究领域,所以“动辄就可以打碎一个原有的历史学科教育体系(把革新的对象都视为传统),并宣称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至于依据是否站得住,既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充分的实验证据”①如果说“一切都为了学生,那就要真正看学生因此在哪些方面获益,又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②也许检验的时间是漫长的,但笔者也始终认为新教材没必要为追求新颖,生动,忽视了一个学科的基本的逻辑,让学生在觉得好看之余,忘却了对历史逻辑思维的训练。

 

二、课堂,喧闹但空洞。

因本次课程改革目的是要消除中国传统教育重学习轻生活、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重考试轻应用、重书本轻实践、重教师轻学生等弊端,《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许多老师接受到课改的热门词汇就有了“探究式学习、学生为本,合作创新”,自然而然教学上就有了探究,讨论、辩论、观察、分析、讲述、竞赛、演唱、表演、反思、总结等五花八门的方式,课后还有调查访问,课题研究,实地考察等加以补充,好不热闹。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苍白荡然无存。然而在繁荣之下,笔者认为实际存在不少的隐忧:

1堂气氛活跃,忽视双基训练。开放过度,课堂上“热热闹闹”,过多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参与广度上,而忽视了讨论的深度和思想的引导,特别是学生实际参与的可能性分析。以为只要给他们开放的空间,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一节好课,于是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课堂里的气氛,使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冲淡教学的主题,把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放任自流,甚至迎合学生出现了低级趣味。导致学生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历史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反思能力更是一无所获。

           

2盲目探究,草木皆兵。过多的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 过分热衷于专题式的研究必然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的时间有限,这种学习方法分散了学生大量的精力,搞不好会一业兴百业废,考试的压力仍在,再加上各地区各学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在每个问题上都有足够的条件展开探究,另外没有讨论价值的肤浅问题决不讨论,提倡出精品。不过实际上即使是探究时,学生的态度也有问题。探究与合作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然而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合作处于松散状态。合作代表着学生既要参与讨论发言,也要善于倾听。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极度缺乏倾听能力,没有养成在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习惯,特别是尊重一些平时羞于表达的同学的习惯。这样,即使是有讨论,实际的教学效果还是不理想的。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组织,真正地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使课堂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有的老师还热衷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花大量时间上网采集资料,去街头做社会调查等。试问,学生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一直都呆在学校,除却周末,除却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他/她该什么时候去完成交代的作业。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说“接受和发现是两种基本学习方式,用接受方式获得的知识通过适当的练习后也能转变成个人智慧,它与个人通过发现获得的知识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不同的是,通过发现不但获得学科知识,而且还获得了另一种知识—— 内隐知识。这种内隐知识,有很大的迁移性,能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的获得应以接受为主,并配以适当的发现。事实上,在教学中处处强调发现是不可能的,这样做会降低教学效率,浪费学生的时间。目前,一些教师盲目地夸大了发现与探究的作用,这是不现实的。”③可见对传统接受式教学批判的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一边倒向发现式学习的怀抱,一切都要讲求个度,要不,若干年后,何尝又不会发生一场批判探究式学习的改革。

            

3学生本位的绝对化。教和学是教育活动的两条腿,只学不教或只教不学都会成为跛子。当传统教育教师本位发展到极至的时候就变成了“填鸭式”教学,然当新课改下呼吁重视学生本位的时候,也可能被某些教师误解,出现另一极端化的现象。例如:由学生一手主导课堂,开始—讨论-发言-总结,全部由学生控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或者由“教师要少讲”变成了最好不讲。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能力的同时存在不少弊端,首先是学生控制能力的不足,容易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有效性不高,再次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历史知识的储备不足,总结往往过于肤浅,这样,历史思想教育的功用自然就无法发挥。试想这种情况“课堂上,主持人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最后下课铃响了。假如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再如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盲目标新立异,认为只要是学生提出有别于传统或教材的观点就一律赞同,丧失了科学性、原则性,甚至于出现为希特勒翻案的问题,否定了基本史论、基本史实。对学生从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作品中得来的印象也表示支持,忘记了自己所担当的任务。甚至于对神话传说中夸大的成分也不加以纠正,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为历史就是电视、电影、神话故事中所讲的那个样子,对历史教材产生迷惘,不信任的态度,区别不了真实的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还有的老师热衷于简单化的赞扬,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伟大了”之类的话真是俯拾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这样过于“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以后就难于起到任何激励作用。

    实际上教学过程就是“两个主体”间的合作、服务与对话的过程,既然是两个主体就要注意两者的平等性,只按教师的想法办事和只照顾学生情绪的做法都有失偏颇,教师主导的责任不能忘却,该点拨的时候点拨,该控制课堂的时候就要及时扭转大局,该总结升华的时候就要慷慨陈词。专家们指出

            

“要转换教师的上课角色实际上贯彻新课程少讲多学原则,少讲多学中的“少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5分钟能讲明白的,绝不讲6分钟,学生自己能够研究明白的,教师绝不要讲。”④而并非有些教师认为的不讲。

4课堂形式多样但走样。为了使课堂丰富多彩,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过多,教学方法杂乱,让学生目不暇接。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又合唱等等,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有的教师则运用了幻灯片、多媒体影象放映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视听画面过杂,晃动频繁,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由学习的空间。还容易出现一种情况是积极的学生忙得要死,而懒惰的学生闲得要命

以上方式都是在追求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忽略了历史教育的本真,即人文学科该有的思想性的做法。

三、现代教育手段,喧宾夺主

   信息网络时代如果不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说不过去的,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多媒体。许多老师简单地认为要把各种手段用上才能体现现代教育,于是出现两种误区,一是把多媒体变成粉笔板书的“电子版”,几个简简单单的在课本上能找出的问题也堂而皇之的写在投影上;而 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 等课件的制作没有实质,只是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照搬照套到课件上。二是滥用多媒体,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被动地接受多媒体这台“机器”的“灌输”,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运用学科整合 构建历史智慧    下一篇:历史学科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