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让静态概念“动”起来——小学科学概念有效教学例谈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只有学生切实掌握好科学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其它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要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而要进行静态概念,动态演绎。在引入概念阶段,要关注起点,激发思维;在形成概念阶段,要操作探究,深化思维;在理解概念阶段,要归纳演绎,强化思维;在深化概念阶段,要解释应用,活化思维。这样,才能让科学概念教学更具实效。

[关键词]小学科学;概念;动态;思维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结构中的最基本元素,是其它科学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科学概念掌握不好,想学好科学这一门学科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掌握了一个科学概念就等于掌握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是以静态的文字呈现科学概念的,所以很多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往往采取讲解、演示的方式进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其实,小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要经历引入、形成、深化、活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其起关键作用的发生点。在教学中,要做到“静态概念、动态演绎”,让静态概念“动”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

一、关注起点,激发思维,引入概念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在引入概念时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因为他们对于科学概念在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的,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经验。引入概念时,要关注学生的起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到概念学习中去。

1.关注生活起点,引入概念。科学概念是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本质概括,任何一个科学概念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在引入科学概念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起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例如,在引入“摩擦力”这一概念时,课堂上,我给学生播放了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进行单杠比赛时的视频录像。在这个视频录像中我故意把李宁上单杠前用手去擦一些镁粉和他在做大回环运动时把手放松这两个镜头进行了慢放。接着,我提问:同学们,李宁在比赛之前为什么要在手上擦上一些镁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李宁在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这样他就能够更好地完成上杠这个动作。接着,我又提问:那么李宁在做大回环这个技术动作时,为什么要把手松开一些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这是为了减少摩擦,这样完成大回环动作才会完成得更流畅。接着,我引入了“摩擦力”这个概念。

以上案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起点引入概念不仅生动自然,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知识,有效激发学习的情感。

2.关注认知起点,引入概念。任何一个科学概念也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对新知识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引入科学概念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科学概念的同化作用。

例如,在引入“沉”与“浮”这一对概念时,课堂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两盆水,一盆是清水,一盆是盐水。然后让学生去猜一猜如果把一个马铃薯放入这两盆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都猜测马铃薯放在清水中会沉下去,而放在盐水中则会浮着。接着,我把马铃薯放入这两盆水中,结果却是马铃薯在这两盆水中都沉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识起点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来了。于是,我在盐水中继续慢慢地加入一些盐,这时,马铃薯慢慢地浮上来了。

这样引入概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会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的认知得到了发展,能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盐水都能够让马铃薯浮起来,而是盐水要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对“沉”与“浮”的概念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操作探究,深化思维,形成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在形成概念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构建、自主探索。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在概念学习中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从而深化思维。

1.利用探究式操作活动,形成概念。新课程特别强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在科学概念教学中也一样,要引导学生在探究式操作活动中形成科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弹力”和“弹性”这两个概念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探究式操作活动中形成这两个概念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先去拉一拉、压一压海绵,然后放掉,让学生说一说发性了什么现象。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拉一拉或者压一压海绵时,海绵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手放开时,海绵又恢复了原状。接着,我让学生对橡皮、弹簧、钢尺、橡皮泥等物体进行用力,说一说这里哪些与海绵比较像,哪些与海绵不像。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得出橡皮、弹簧与海绵相似,而钢尺、橡皮泥则与海绵不相似。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像海绵这些物体受到力后,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的这种特点、本领,说明这些物体具有弹力,具有弹力的物体可以说它具体弹性。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探究操作,对“弹力”和“弹性”这两个概念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弹力”和“弹性”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了深入的理解。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让学生在探究式操作活动中形成科学概念,学生能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操作中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培养了综合性思维品质。

2.利用迁移式操作活动,形成概念。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迁移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中,有一些概念的本质是无法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形式进行深化理解的,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迁移式操作活动中形成概念。

例如,对于“浮力”这个概念,学生刚开始总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如果物体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一定是大于重力的。这其实是学生对“力的平衡条件”认识不到位导致对“浮力”这个概念的形成也不到位。而“浮力”又不能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活动来体验,此时可以采用迁移式的操作。

操作一:让班里的一个胖的男同学和一个瘦的女同学进行拔河,结果男同学把女同学拉了过来。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操作二:两个重量差不多的男同学进行拔河,结果不分胜负。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这样,让学生明白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这个物体就会处于静止状态。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哪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如何?学生通过这样的迁移式操作,就会明白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应该是一样的,从而对“浮力”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归纳演绎,强化思维,理解概念

科学概念教学中,当引入概念并引导学生形成概念以后,教师还要对形成的概念进行富有逻辑性的思考,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这样,经过双重思维以后,学生才能对科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1.运用归纳法完善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概念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多个事实进行归纳,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得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个结论以后,可以设计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理解。课堂上,我提问:同学们,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是不是一定是振动的,你能不能通过一定的事实或者现象来证明?有的学生说他通过尺子、鼓等物体发出声音时,看到这些物体的表面是在振动的。有的学生说他看到塑料片、泡沫在发出声音时也是振动的。接着,我又问:如果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它还会发出声音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这样,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明白了物体发出声音的条件是振动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历练,能力得到了提升。

2.运用演绎法明辨概念。演绎法就是运用“三段论”的方法对形成的科学概念进行明辨。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一逻辑方法进行推理。

例如,在教学完“各类动物的特征”以后,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熟悉的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标准中要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这样,学生才能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昆虫有三对足,蜻蜓有三对足,那么蜻蜓是昆虫。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白只要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也正确,那么结论一定是正确的这一逻辑思维方法。

四、解释应用,活化思维,深化概念

科学概念从生活中来,也要引导学生把科学概念置身于现实生活进行解释应用,这就是对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化理解,从而活化学生的思维。

1.利用概念解释生活。科学概念习得以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促进学生对概念深层次的把握。

例如,在让学生形成“浮力”这一概念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以下生活事例:一条大轮船在水中行驶、人在水中游泳、一根很粗的木头浮在水面等。接着,我问学生人、船、木头为什么会浮在水面。自然而然地,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分析讨论得出:人、船、木头能浮在水面的共同原因是人、船、木头都受到水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就是浮力。那么,浸在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呢?接着,我把一块铁块先用弹簧称称一称,并记下读数,再把这一块铁块浸在水中、浸在酒精中分别再用弹簧称称一称,并记下读数。接着,我让学生分析三次弹簧称称的读数,并进行比较,引导学进一步认识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弹簧秤前后两次的读数差,以强化浮力概念的建立。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给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在让学生分析事例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有助于学生的进行有效的知识构建。

2.利用概念应用生活。学以致用是《科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基本理解。在学生习得相应的科学概念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概念进行生活应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习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以后,我让学生利用吸管来制作一个小乐器。活动中,很多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经过思考,有的同学把吸管制作成了一个“小笛子”,刚开始他们制作的这个“小笛子”并不会响,后来经过小组合作进行再一次探究,有的同学的“小笛”子终于响了,他们高兴得跳起来,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总之,概念教学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要使概念教学更有效,做到“动态演绎”很重要。我们要在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理解、概念的深化这四个环节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巧妙设计,真正在教学中让静态概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刘瑛莹.教学科学概念的几点做法[J].绥化师专学报,2002,(6).

2.徐洪林.小学科学概念的课堂教学策略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3.马兴强.加强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科学课,2007,(6).

4.游隆信.小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科学课,2005,2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科学与生活    下一篇:站在点子上,观看大课堂——浅谈在科学课里课堂观察的有效实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