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巧设问题,让科学课精彩绽放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潘冬玲  望牛墩镇达贤小学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有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有为小学生撩起星空神秘面纱的地球与宇宙内容等。而科学的本质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问题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炫,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巧设问题   提高观察力   联系生活   发展思维

一、           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提出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从而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

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物体的浮与沉》一课时,我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疑:同学们都知道树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块会沉到水底。但是钢铁做的轮船为什么能在水面上自由的行驶呢?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物体的浮与沉。同学们马上就被老师的问题吸引住了,不由得小声地议论起来,看得出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充满着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然后我让同学们观察实验:我拿一个鸡蛋放入水槽中,看!鸡蛋沉下去了。接着我往水里不断加盐,使盐慢慢溶解在水里,当盐加到一定的时候,看!鸡蛋居然慢慢浮起来了。当学生看完这个实验后都对鸡蛋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起来感到非常好奇。这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鸡蛋为什么会发生沉浮的现象”?顿时,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个个积极动脑,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就这样在问题中把同学们带进了有趣的课堂。

例如我在教三年级《红番茄》一课时,我把自己在学校植物园种的一篮子红红的番茄,带到了教室,让全班同学一起品尝番茄,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我问道:大家都知道番茄好吃,又有营养,那么这种植物到底长得什么样呢?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学生对于番茄的果实已经比较熟悉,但生活在城市里,一棵完整的番茄植株是什么样,学生们就不太了解了,结合学生好奇心和好动性比较强的特点,让他们探究的自己熟悉的事物,故引发出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愉快地参与新知的学习中。

二、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经常要让学生从认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开始,探究其现象与内在的联系,因此,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从感性认识入手,指导学生用眼、鼻、舌等感官认识事物,用趣味性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境和高涨的积极性学习新课,同样在教学《红番茄》这一课时,当同学们都知道番茄植株的组成部分后,我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番茄的结构,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观察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叶子!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番茄的叶子具有什么特点呢?你能将番茄的叶子画出来吗?通过画叶子,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和描画的过程中,了解叶的结构。我又提问:同学们都见过香蕉叶,那么香蕉叶和番茄叶相比,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颜色、形状、长短、宽窄、软硬、气味等多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将观察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香蕉

 

 

 

 

 

 

 

 

 

……

 

 

 

 

 

 

就这样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认真地去观察并做好记录,在科学教学中,巧设一些问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巧设问题,让科学知识回归生活

科学的教学要简单化、生活化,从身边找出例子,从例子到概念,更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抽象思维。生活中的种种事情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脱离生活教科学,就像鱼离开了水。基于此,我在设计问题时,总是把“生活中的科学”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科学的真谛。

例如:在教学《食物链》一课要求从生活中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懂得食物链的含义。知道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上便来了一个“顺水推舟”,把生活引入到科学的教学当中。在新课引入时,我先问到:“今天中午,你们吃了什么东西?”一个简单的生活话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接着我又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又喜欢吃什么呢?它们有可能被什么动物吃掉?” 通过精心的设计,我把科学生活化,从而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们都畅所欲言,把自己生活中认知的东西都“倾囊而出”,无所不言,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我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并问道:“如果食物链中的某一个部分的动植物灭绝了,那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学生们纷纷的讨论,各抒己见。我在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的时候,插入了一段视频,让他们通过观看,知道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紧密联系,如果某一个物种灭绝的,对其他生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那怎样才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呢?让我们动手、动脑来想想办法,保护地球吧!”学生们有说写倡议书的,有说要制作宣传标语的,有说要严打乱砍乱伐的,有说要建立保护区的……我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个一个的科学活动,一点一滴的把科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科学模型,然后再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探究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对科学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科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科学。

  四、巧设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通过问题激发和启迪学生,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如果教师能欢迎学生多提为什么,并能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探究知识,我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定会得到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一停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我就提问说: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观察蚂蚁吗?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随后我又说你们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观察蚂蚁呢?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迅速地引起联系建立联想善于依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迅速地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给学生设疑,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1、什么是摩擦力呢?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会怎样呢?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拖人游戏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并大胆提出假设,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用实验验证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量都有关系。在课上我还让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抓鱼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叹,很难抓到鱼。我紧接着问,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容易抓到鱼吗?问题刚出来,教室里就沸腾起来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就这样被问题激活了,有的同学还说要发明抓鱼手套呢,可见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在同学们说得正精彩的时候,我又问:假如没有摩擦力,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呢?同学们有的说世界将一片混乱;有的说汽车也不能行驶了;有的说汽车跑得飞快;有的滑梯更好玩了等等,这时我不会打断学生的发言,我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在假想的国度里遨游,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因为我知道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巧妙的教学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瑰宝,好的问题 会激发学生的灵性,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兴趣盎然的探索新知识,经历着过程,感受着快乐,这也是我们教师所力求达到的最佳境地,我相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中,一定会让一个个有效的问题成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为我们奏出一首首精彩的课堂之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怎样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J].何万春 科法研究2009(10):43

3、 创新思维培养浅议   刘永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科学课堂提问“二要”.“三忌”经验谈    下一篇: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非知识性功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