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巧用“任务驱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黎衬开 高埗镇中心小学

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化为以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巧用“任务驱动”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科学课   巧用   任务驱动    探究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改理念下的科学课教学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实现结果模块化、过程活动化、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要实现以上的目标,我认为教学中要巧用课文中的“任务驱动”,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

一、巧用单元“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教材中,每一单元都设置一个“引导页”为一单元的“任务驱动”。以一幅体现该单元主题的美丽图画和一首隐含问题的小诗,引出该单元的学习任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引导页中,在画着茂盛的松树画面上,小诗引出了四个问题;生机勃勃的植物啊,靠什么从土壤里吸收养料和水分?靠什么在阳光下制造氧气和淀粉?靠什么把营养物质运送到你的全身?靠什么让新生命在你的身体里孕育萌生?问题中提出的该单元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巧用“任务驱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教材所选择的作为引领探究活动的课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常见到事物,学生都对这些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和了解。在科学教材中,每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以情境再现生活中某一典型情境,从学生生活中的有趣情境出发,通过学生的简明对话,引出该课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观察、实验、了解的探究活动。例如:《刮风了》的“驱动页”中,通过设置的主题人物引出“任务驱动”:“怎样才能知道风的方向和强弱”这一问题从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对风的探究兴趣。对“刮风的现象”、“观测风”“风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活动,进行有目标、有计划地观察、实验、探究。

三、巧用“任务驱动”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每一个活动环节中,通过以学习伙伴设置“任务驱动”,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好每个活动的导入,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活动的顺利展开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障。以下是我在这方面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以猜“谜语”,导入活动

谜语是小学生都喜欢的一种智力游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知识寓于谜语之中,使枯燥无味的问题带上游戏色彩,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清清的水》中“哪杯是纯水”这一活动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我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喜欢吗?”(学生兴趣盎然:“喜欢”)“那么,听清楚:‘双手抓不住,砍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学生纷纷猜出:“水”) “水和白酒、白醋有什么区别?水是什么形状的?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研讨这些问题。”学生急于探索其中奥妙,都会自觉地、积极地展开对活动的探究。

2、以旧拓新,导入活动

科学课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为本,按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时间发展四个维度来组织教材,有其内在的逻辑系统及各分课间的有机联系,因此用旧知识建立新概念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课程、新旧知识的衔接,考虑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学习《奥运与天气》中“我给奥运选日子”这一活动时,这老师提出活动任务:如果为北京奥运会选个合适的日子,需要考虑哪些天气因素?你会选哪个季节?学生会很快想到了前几节课学到的有关天气的知识:气温的高低影响人们的身体机能;雨水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风是有风向的,有力量的;不同的季节天气是不一样的。学生在脑海里自然就会产生需要探究的问题: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体育运动有没有影响?此时教师抓住时机,指点迷津,把学生求知的主动性诱发出来,驱动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讲授新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以提问设疑,导入活动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提出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绪,使学生处于一种急迫地希望知道结果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蜻蜓与麻雀》中“观察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这一活动时,教师上课提出:“你们都知道蜻蜓和麻雀会飞,都有翅膀,但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什么不同,你们知道吗?这样的设疑导入,更能激发学生了解蜻蜓和麻雀的翅膀不同点的好奇心。这样,学生精神集中,认真观察、比较、归纳:

 

蜻蜓翅膀

麻雀翅膀

数量

2对

1对

外形

光滑,透明,有脉络

较薄,无骨骼

外披羽毛,较厚实,内有肌肉和骨骼

其他

 

可伸展

老师联系实际巧妙的设疑,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既能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又能以急切心情集中精神获取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4、以实物展示,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实物材料介绍典型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的对象、探究的范围。在观察中理解实物的特征或特点,进而将探究活动向深层次挖掘。例如我在导入四年级上册《温度计》中“认识温度计”这一活动时,有些学生对温度计比较陌生,我准备了各种样式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温度计的共同构造。有了对温度计的初步了解,开展活动时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究有关温度计的知识。又例如我在导入五年级上册《果实里的新生命》中“果实里藏着什么”这一活动时,我先把自己带来的几种果实剖开,分给各小组一份观察,再让各小组学生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在交流当中,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形成了对果实结构特点的初步认识,为进入下一环节活动做好铺垫。

5、以实验探究,导入活动

实验是学生探究和认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是科学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实验探究式导入活动,是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经验,再现一些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观察、实验。在亲历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获得科学知识的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我在导入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中“蜡块的变化”这一活动时,我先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中蜡块的变化。学生看见蜡块从固态物质受热后渐渐熔化变成液态物质,继续加热,液态物质气化冒烟的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探究兴趣,积极地动手实验,展开对活动的探究。

6、以多媒体展示,导入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在科技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把科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见的知识在课堂中形象地呈现,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或补充具体的观察。把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将创设的教学资源以形象化的手段予以呈现,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在导入三年级下册《蝌蚪与鲫鱼》中“蝌蚪与鲫鱼是怎样长大的”这一活动时,我利用多媒体视频把蝌蚪和鲫鱼的生长过程:卵子→孵化成幼体→渐渐长大→成体,这些变化展示给学生看,为下一环节“把蝌蚪和鲫鱼的生长过程画下来”这一环节活动做好了铺垫,并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四、巧用学习伙伴为“任务驱动”,引伸探究兴趣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孩子们的探究热情是无止境的。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学习伙伴思考的问题为“任务驱动”,设计一些“没有做完”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一点悬念,让他们自觉地在课后继续探究。例如:学习《种子和幼苗》中“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这一活动后,孩子们知道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和空气,但勤于思考的学习伙伴妍妍想到了一个问题: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呢?怎样研究呢?从而引申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的探究兴趣。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任务驱动”,设计适当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佳方法,巧用导入法,使学生从新课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达到寓教于乐,学有所获的目的。

 

参考文献: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颂豪  《教师教学用书》 (2005)第159121号

《科学课》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2011.10)、(2011.12)

小学科学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

http://www.pep.com.cn/xxkx/xxkxjs/jxlw/201009/t20100901_851608.htm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活用教材 凸显理念 ——以《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为例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下一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