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新变化的市场经济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变化的市场经济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

                            沼涛中学  廖志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开放市场,这种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其看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景。但同时不断发展着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作用,因此透过现象,分析成因,采取对策,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定位,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相当数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的主体意识更加得到承认和尊重,这种良好的社会心理给学校德育工作来带来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随着高科技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严峻考验,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1、“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沉渣泛起。传统教育中倡导的重义轻利思想,在不少学生心目中转变为重利轻义,甚至是唯利是图。一些学生,讲穿着,比消费,搞攀比,花钱如流水,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忘得一干二净。甚至个别学生发生骗、诈、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2、理想观念淡泊。部分学生失去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有的学生把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同资本主义的“金钱万能论”等同起来,甚至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识模糊。

3、消极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对学生道德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有的学生视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等传统道德为不等价行为,凡事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自私自立,不肯帮助别人,甚至讽刺挖苦先进,放纵任性,我行我素,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诚信缺失,缺乏基本的社会道德。

   4、不良的价值观念。一些学生个人本位思想严重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生信条,把权衡个人得失利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对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不以为然。对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消极应付,有的还会借口逃避等等。

5、不良的消费习惯。受市场经济影响,中小学生由于消费知识薄弱,消费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消费观念所误导,养成不良消费习惯: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中跟着大人学;促销跟着赌博走;网吧消费花钱买伤害;装饰品消费要的就是“酷”;重复消费不再是老土等等。

二、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负面影响之成因。

1、在市场经济下,德育工作体系尚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学生的心理、思维、价值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陈旧、呆板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意念亦发生变化,他们敢想、敢试、敢竞争,相比之下,我们的德育方法大都仍沿袭过去的传统、计划模式下的方法,缺少变化,很难适应,于是出现了“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的困惑。方法的失当,导致德育效果事倍功半。

2、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配合不够,对于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缺乏统一认识,对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受到利益的驱动,有些地方营业性舞厅、游戏机室、网吧、录像室等仍在百般招徕学生,不好的东西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社会上为学生开放的校外文化设施却很少。

   3、社会经济中消极因素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消极因素抵消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益观念逐渐深入到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和观念之中,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否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现象,追求利益的狂烈不仅在经济领域愈演愈烈,同时也渗透到教育这块圣地。这一状况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期,从而带来人生观上的极大困惑和混乱。日前,虽然很多教师、家长、学生十分重视知识的价值,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实惠论----赚大钱十分痴迷,把“挣大钱、享大福”当成生活目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又有所抬头。特别是一些内容污浊的文化市场污染着孩子们成长的环境,抵消了学校对他们种种的正面教育。

   4、家庭给予子女的“实惠”太多,而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少家长只是充分利用已改善了的物质生活条件来体现对子女的爱心,但很少了解和研究子女的学习成长情况,很少尽到对子女的教育责任。有些家长甚至以社会消极面为例子对子女灌输以个人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念,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进取的动力,导致思想道德的滑坡。

   5、学校教育的一些不合理机制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市场经济所必须遵循的公平竞争、物质利益、追求效益等原则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加上社会潮流的刺激以及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无法遏止,也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德育工作成效。德育工作往往被视为软肋,“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另外,在升学考试中,重主科轻德育的现象还存在,忽视对德育的要求,德育的社会价值在各方面没有得到体现。。加之中学德育本身存在封闭性、说教性、单一性的弊端,其教育模式比较狭隘、呆板、“成人化”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使道德缺乏实效和吸引力。教学研究跟不上形势需要,以上种种造成学校德育地位“虚”、内容“空”、措施“软”,形式“死”的局面。

6、“市场”的风云变幻,德育工作的体制、内容、方法、途径已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致使对德育工作的评估不时出现“误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更新,学校德育工作已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特区已出现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的新型德育模式,而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学校德育工作评估的一整套与原计划经济模式相对应的方法、体系,已经难以对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确诊”了。不能“确诊”,必然出现“误诊”,其结果,使评估、考核的功能无法发挥,使学校德育工作再度出现无所适从,进展缓慢的混乱状况。

   

三、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贴切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在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力求使市场经济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有新的突破。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实事求是的德育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要立足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经济建设所需要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一批人才是否具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应有的思想品德与政治觉悟,应成为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标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改变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地适应,服务于经济建设,改变过去哪些对市场经济的不正确观念,大胆地吸收古今中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德育方面的成功的,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对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要敢于继承、坚持、推广。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改革思品课教学。首先,我们要抓住师德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开展以“三让一树”(即让学生成人、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为主体的师德工作建设,采取听报告、办讲座、看录像、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促使全体教职工学习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德育文献等,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其次,从制度入手,构建管理、教育、服务三育人机制,树立“师长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校内无闲人,人人能育人;校内无闲事,事事能育人”的整体德育观。再次,要发挥政治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不断地学习和充实有关市场经济等实用知识,实现教材内容结构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的最佳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思想活泼,只靠简单的方法做德育工作,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假、大、空”,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敏锐地抓住学校德育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依据,以“五爱”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载体,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从启迪、培养学生“成人”的兴趣入手,大力加强改革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此外,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参与性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的才干,增长学生的知识,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总之,要求实,切勿搞形式主义,人云亦云,或搞“一刀切”。

4、确定德育工作的近期效应与远期目标。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艰苦朴素、遵纪守法和基础道德教育。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只有把它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统美德教育、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挖掘学生内心世界潜在的道德因素,并有效地引导、升华,才能收到实效。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对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用“三个有利于”明辩是非,科学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树立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和意识,如改革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意识、法律观念等,使学生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座标,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投身市场经济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把近、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

5、优化隐形课程,营造育人氛围。“让一切因素都具有教育性”,“让花草树木都说话”这是学校隐形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校园内苍松翠竹,红花绿草,教室布置简洁明快主题突出,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环境的高雅、舒适。祖国版图、各种名人雕塑、德育墙,能时时教育师生胸怀祖国、热爱学校、奋发向上;宣传栏的政治时事宣传能让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和国策;升降国旗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和评先进升旗手、护旗手制度能充分激发起全体师生的爱国之情;逐月、逐周、逐日填写、更换校历牌能监督全体师生的言行得到统一……所有这一切的构想、设计、实施就是一种无形而无法估量的教育力量。

6、建立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着信息手段的现代化,极大地延伸着德育工作的领域和范围,使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因此,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继续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努力发挥其作用。学校要成为德育网络的中心,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提出德育工作的目标、计划和活动内容;校外各种社会组织及家庭应围绕着学校这个中心开展德育活动,并确立各自德育工作的侧重点。这样,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就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弥补工作中的不足,真正体现其整体效果。

7、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工作评估标准及体系。为真正发挥德育工作考评的导向,诊断和强化功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德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更加适应形势和经济建设需要,必须尽快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估考核标准。这个标准及体系,应该包含有对德育基本内容及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而增添的内容,有对德育途径、方法和管理、队伍、环境、效果等诸多方面的评估考核标准。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市场经济的新特点,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因劣利导,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健康、稳步地开展,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新局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初中校的困惑与对策    下一篇:为“夜行”的孩子画出心灵的彩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