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放飞心灵 乐于表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写作水平之我见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锦园小学  张馨引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都在发生变革。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习作。本文从三方面阐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要诀:优化作文教学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作文学习,让学生乐于自主表达;改变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开辟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 乐于表达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  互动方式

  语文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多年,然而,被形容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仍然困扰着我们。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已成为影响作文教学效率提高的“顽症”。为此,很多教学同仁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研究,对于作文教学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体系众多,流派纷呈。去年,“中国教育新闻网”以《作文教学的记忆与反思》专版,评述、介绍了目前国内流行的几种作文教学流派。尽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声此起彼伏,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

  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和能力。”那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框架。笔者认为,我们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紧跟时代的节拍,融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找寻学生感兴趣的作文教学途径。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必将带来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内涵,让作文与网络同行,使作文教学方式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

  一。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情境-生活-感悟”作文教学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拉德维任斯卡雅认为:作文题目要来源于学生生活,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有身历其境,体会才会真切。因此,创设的情境要源于生活。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让学生走进广阔生活的不同领域,坐在教室里就能尽观世界。当学生有所感悟,便会产生写作冲动。通过投影、录像、视频展台或网络系统提供交流互动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将不同的感悟进行梳理,最后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作成文。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园地六的口语交际要求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要求把介绍的地方写下来,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学生最怕写景习作了,有的学生尽管去过不少景点,但时间长了,再美的地方也会在记忆中变得模糊。针对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再现一些学生熟悉的景点--黄山、石林、长城……让学生找找它美在什么地方,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来写。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一份份不同的片断记叙文稿脱颖而出。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去过的孩子找会记忆,让没去过的孩子在教室里身入其境。因此就有了孩子们的精彩习作片段:

  黄山是石的世界。瞧,那一块块石头,奇形怪状,各不相同,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如画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令我留连忘返,不肯离去。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块“手机石”。它又高又大,竖立在岩石上。岩石顶上有一根柱子,真像手机的天线。石头的一面呈弧形,另一面中间凹进了,远远望去真像一只巨大的手机矗立在半山腰。要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不像是手机了,而是一个大大的葫芦,可爱极了!这葫芦难道是当年的铁拐李留下的?

  借助于信息技术,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创设特定的情境,将学生平时的生活,如: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爱听的故事等,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突破时空限制,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激起写作的兴趣。

  2.“提供资料,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策略

  在这类教学中,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这一特殊的交互环境,丰富语文教学信息资源,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展示的资料,再采用不同的方式写出不同的文章来。写作能力来自于读,一要读课文,二要大量阅读课外书。书读多了,“意义兼得”了,写作能力的获得是不成问题的。利用网络课件展示声情图文并茂的信息资料,突破重难点内容,激发情感,拓宽语文阅读途径,读写结合。

  可以按下列几类情况来设计和运用。

  (1)精读一组,扩读一片--模仿写法

  语文教材本身是很好的例子,通过精讲精读,读写结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习作谋篇的章法训练,依据网络资源扩读一片,能极大限度地扩大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们都很喜欢动物。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小动物写下一篇篇生动的文章。学习了丰子恺的《白鹅》、老舍的《猫》等一组文章,动物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了。在课内教师抓住重点,精心讲读,让学生把握精髓,体悟写法,并且熟读成诵,增加积累。课外,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篇目,在网上拓展阅读,自读自悟,充实课内相关知识或阅读相同形式的篇章。学生笔下便有了《横行霸道的蟹将军》、《可爱的大龙虾》、《漂亮的小金鱼》、《大公鸡》等妙趣横生的习作。

  (2)根据资料,展开想像--多角度写作

  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进行以想像为主的片段训练呢?依托图画书进行片段练习,让学生在阅读中走进写作,让阅读与写作同步进行,是个不错的载体。但是价格不菲的图画书往往使孩子们囊中羞涩,多媒体网络则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从网上下载电子书,或将网上下载的图片制做成课件,让孩子们在屏幕上欣赏书本内容。书中的彩图对于写作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漂亮的图画以及每幅图上简短的文字,给孩子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描述的空间。这样,想象中的对话和想象中的描述相互支撑,让写作训练更加丰满。

  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图画书的语言非常简洁,全文只有44个字。彩图上只有几个文字:她走过院子、翻过干草堆……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想要抓住母鸡,却一次次地遭了殃。每一次遭殃的画面,都是让孩子们进行看图写话的好抓手。利用学校每周一节的读书课,给孩子们讲述了这个故事,并利用课件让他们充分欣赏画面。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狐狸的某一次遭遇来写一个片段,许多孩子都写得有声有色。以下是一位学生写的“穿过篱笆、钻过蜂房”片段:

  母鸡萝丝还是不知道狐狸跟在后面,继续慢悠悠地向前走着。她来到篱笆前,篱笆中间刚好有一个缝,萝丝扭扭身子,钻了过去。狐狸见有机可乘,立刻纵身一跃,跳过篱笆,朝萝丝扑过去。可是,只听“啪”的一声,他却扑到了手推车上。小草见了捂着嘴偷笑:“哎呀呀!真是一只蠢狐狸,连反应最迟钝的萝丝也抓不到!”就在这时,手推车顺着山坡飞一般地往下滑,眼看就要撞到山坡上的几座蜂房。狐狸吓个半死,在手推车上:“哇呀!哇呀!”地大喊着。可是手推车哪会听狐狸使唤,仍然一个劲儿向蜂房撞去。“砰!”,蜂房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座接一座地倒下了。一只只蜜蜂飞出蜂房,气势汹汹地朝狐狸飞来。狐狸见大事不妙,顾不上肥母鸡萝丝,拔腿就跑。可蜜蜂们哪肯放过他,把他蛰得全身上下都是红包,像只烂蛤蟆。而母鸡萝丝呢,却什么也不知道,早就哼着歌,穿过蜂房回家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后来的故事”,便又有了续写的材料。此外,《我要是一只狗就好了》、《逃家小兔》、《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等一些图画书,都是不错的习作载体。

  二。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自主表达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开拓新的习作信息源,探索各种鲜活生动的积累方式。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其动态可视的优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直观的视听感受,指导他们自主地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改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想要表达的欲望。

  1.优化作前指导--在鲜活生动中积累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上课时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则可以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和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网络动手搜寻网络资料库中的资料,包括作文素材和范文。网络是个大而多彩的课堂,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信息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让他们自己去网络上搜集喜闻乐见的资料,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对事物有完整的、具体的、生动的印象。学生处于主动探求之中,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网络上有让人感兴趣的一条新闻、让人留恋的一处景、让人喜欢的一个游戏、让人难忘的一个画面……这些都可能成为值得学生积累的习作资源。只要时时做个有心人,就会从中得到独特的感受,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习作素材,让作文“有米可炊”,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写出来,从而实现“两界”的沟通。有了急于表达的愿望,学生就有话可写,有话要写了。而对于一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习作之前则可以去网络上搜集同龄人的一些相关作文,读一读、品一品,可以启发他们的写作灵感、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一个学期允许有三到四篇模仿的习作。久而久之,学生习作能力顺其自然得到了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写作知识的局面,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使作文教学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改变写作方式--让习作彰显个性

  传统的写作方式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而运用信息技术后可实现“无纸化”写作,从手写变为键盘输入,改进了作文教学信息呈现的方法、手段。输入方法的改革、超文本结构的构思、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促进了写作的体化,读写结合教学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内容。对于大多数中年级学生而言,在电脑上输入文字已是“小菜一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作文内容以word形式输入到计算机中,无论是打草稿,修改文章,还是检查语法,都能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不必像以往那样,老师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效率,而且丰富了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如汶川地震后,学生在网络上、电视上了解到了更多的有关信息,于是在电脑上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伟大的母爱》、《给灾区儿童的一封信》、《灾难之中见真情》,并通过邮箱和QQ方式传给老师修改。以下是《灾难中挺拔的树》的精彩片段:

  报纸上的一张照片深深感动着我:5月23日,一片巨石堆中一个男孩已经奄奄一息,只有头颅和半个胸膛没有被掩埋。废墟上武警官兵正在想办法营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穿着蓝色衣服,身上满是灰尘的少年,他高举着一只手站立在废墟中像棵挺拔的树,坚定不动摇。仔细一看,原来他正举着输液瓶为废墟中的男孩输液。他必须要用一种高度来维持输液的进度,不知道他已经举了多久了,不知道他的手酸吗,我真想替他举一会儿那输液瓶。其实,他也是刚刚从巨石堆里逃脱出来,他的家人还生死未卜。我突然觉得他是多么高大,多么坚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他没有哭泣、害怕。一瞬间长大了,成了一棵挺拔的树,用他的稚嫩的枝叶庇护着别人。看着看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其中几名学生还根据自己的感受在文章中插入了相应的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是这样的:黑色的背景,一枝蜡烛微微发着光,一旁写着“为灾区人民祈祷、伤痛和灾难总会过去”。图文并茂的方式寄托着小作者深深的哀思和祝福。于是,每个学期便可以轻松地编印出纸质文本的精美作文集:七彩童年--优秀班级作文集。此外,学生存在电脑中的文章还可以随时调取打印,也便于长时间的保存、备用。

  三。改变互动方式,开辟作文教学新天地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用电脑,很多学生玩起电脑来可以说是如痴如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电脑,利用网络,可以打开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扇窗。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讲评和修改,打破以往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使课堂上出现一种积极、活泼、开放的局面。

  1.改变师生互动方式--优化讲评修改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双边活动。利用电脑多媒体,兼顾学生的特点,实现了作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本子进行修改评判,非常费时。批改之后便是不可或缺的作文讲评。传统的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台上讲得起劲,学生台下听得支离破碎,评改效果不明显。利用多媒体电脑将传统的独自作文一人评价转变为多人互动全员评价,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使作文的讲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课堂上,教师调阅有代表性的片段,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做直观的推荐、点评、修改,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师生的协作意识,增大教学容量。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片段,与自己的作品比对,找出不足,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的写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提供文字资料,资料根据学生存在的一些共同性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在批改作文时,教师要毫不吝惜地粘贴上会动的笑脸或大拇指,在好词佳句上设置字体效果,并豪不犹豫地写上鼓励性的评语。

  2.改变生生互动方式--促进合作交流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学生不但可以评改自己的习作,还可以评改其他同学的习作。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意志和动力。在电脑网络面前,学生可以超越时空互相联系,开阔了思路,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在网页上建好班级学生主页,设立“七彩童年--优秀班级作文集”,对于佳作可在网页上进行投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得到肯定,带给每个孩子的写作动力,从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每一次的习作活动中。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可以借助校园网及邮箱、QQ、MSN及时地呼叫老师和同学,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让差生和优生结成对子,利用QQ在各自的家中让优生及时帮助差生修改作文或提供需要的作文信息。学生很喜欢这样超越时空的互助方式,这样即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又给了学生正确运用电脑进行网上交流的导向。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作文学习,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乐于表达,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等发生较大的变革,充分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开辟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郭根福。《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十个辩证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9期

  [3]程少堂。《近30年来部分作文教学改革实验》。《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日第5版

  [4]于永正。《“更要学会表达”--有感于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1期

  [5]余红。《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中国电化教育 2000年11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丰满学生的情感,诗化孩子的世界    下一篇: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兼谈小学语文第十册1—3组课文的备课意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