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古典诗歌中的意境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境教学是当前古诗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古典诗歌,从感知意象,引入意境;“诗眼”悟读,拓展意境;以读品诗,营造意境这几个方面对意境教学进行探讨。首先,先让学生感知意象,引入意境,因为意象是形成意境的要素。接着,就要引导学生对“诗眼”进行推敲揣摩,拓展意境,因为“诗眼”是领会意境的窗口。其次,就让学生反复朗诵,营造意境。着重强调在古诗教学中要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从朗诵中感受音声美、节奏美、韵律美,获得审美体验。

 

关键词:意境教学;意象;诗眼;朗诵;品味;领悟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灿烂的文学瑰宝,是一朵久开不衰的奇葩,它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它集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为一体,有着强烈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等丰富的审美内涵,优秀的古诗往往只用短短的几句,就能创造出深邃动人的意境,就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受到启示和熏陶,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魅力。但是,古诗的这种审美教育作用不是自动实现的,而要通过鉴赏,否则,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就只能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法实现它的价值。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成为古典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古诗的鉴赏能力呢?我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注重意境教学。

 

何谓意境?《辞海·意境》曰:“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部分,实际上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意”即“情”,就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即“景”,则是指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因此,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结合的艺术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说:“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可见,意境是诗美的集中表现。所以说,古诗教学应突出意境教学。

何谓意境教学?意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双向互动多种器官并用,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换句话说,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为学生的古诗学习创造一种诗歌意境,让学生通过意境领悟诗歌的内涵,通过意境培养审美意识,培养鉴赏能力,通过意境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意境教学的现状。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古诗教学进行了改革,要求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他们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并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这种改革实际上是对诗歌教学的一个新要求。强调学生受到熏陶,关键还是要从意境教学的角度出发,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清楚地知道意境教学对古诗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意境教学还是没有很好的落到实处。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停留于从文章学的角度对古诗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实际上这是对古诗的肢解。中国诗学研究历来都强调一个“意境”,意境就是诗歌的灵魂,学古诗,不体味意境,就好比囫囵吞枣,不知其味,难以真正领悟到古诗的魅力。但是要让学生读懂古诗意境,这又是古诗教学中最困难的一点,因为意境不像实物那么具体,它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古诗教学中,要将古诗意境传递给学生,使之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真正体会古人的心境,从中获得审美体验。

 

那应该如何进行意境教学?

 

一、感知意象,引入意境

 

谈到古诗就不能不谈到意象,意象是创造古诗意境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它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渲染上人的主观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真正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效。这些自然景物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显现形态,即所谓的意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古诗中的意象,通过感知意象,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诗人将山、水、风、月这些景象组成四个意象,并把这些具体的意象按照诗人的情感逻辑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完整的境界——意境。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让他们反复地进行揣摩,并在他们理解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使他们能够进入到诗歌展示的孤寂的意境中。

 

感知意象,可以从联系组合、自主理解、逐层深入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艺术境界。

 

所谓联系组合,实际上就是将古诗中的意象互相组合,进行鉴赏,引导学生从中进入古诗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寓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处处见情,且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伫立江边的诗人意象,将诗人对朋友的那份真挚的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真是应了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种意象联系组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意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所谓自主理解,实际上是学生对古诗意象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水平。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曾经有一位教师让学生们找出其中的名词,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这些名词前加上恰当的形容词,让学生们反复揣摩这些意象,通过把握这些意象,进而达到理解并欣赏全曲的目的。他们有说是暮色思归的乌鸦,有说是旅途劳顿的老马,有说是思乡未归的游子等,那位教师适时地赞许引导,学生们终于认识到诗人正是利用这些牵连着浪迹天涯的游子意象来抒发自己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这样,才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感知,自主发言,自主体会。对学生而言,需要的不是大量的外界告知,而是心灵深处的自我发现,而读诗,感知意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美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都是符合新课标改革要求的。

 

所谓逐层深入,实际上是针对上述的联系组合而言的,一首诗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它的各个意象之间往往是互相联系的,那就必然会由此生发出几层意思,这时就需要将古诗的意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各自内在意蕴,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把握古诗的整体意境。例如,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构成一幅开阔而悲凉的画面,突出秋天的景色,由此体现出诗人的内在愁苦情绪,这是季节之悲。接下来第五、六句渐渐由秋景的悲凉转而进入个人命运的喟叹,“常作客”、“独登台”,“常”、“独”二字不由得让人感到作者生平遭遇的坎坷。但这仅仅是古诗意境的延伸,还不是抒情的顶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独酒杯”,世事艰难,白发苍苍,不能为国尽力,此时升华为国事之悲。由此,在意象分类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悲”情进一步深化,让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是在逐步地递进,季节之悲、命运之悲、国事之悲这三种愁绪互相融会,每个意象中都有着这三种愁绪的叠加,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学生引入诗歌的审美意境中。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尽量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固定的意象,帮助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如:因 “柳”“留”谐音,故柳就经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再如“红豆”即是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于比喻爱情的。掌握一些此类意象对学生理解诗意诗境是很有帮助的。

由此可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把意象作为意境教学的突破口,通过感知意象,把学生引入到古诗意境中。

 

二、“诗眼”悟读,拓展意境

 

中国古代诗人从来吟诗都有讲究炼字炼句的优良传统。贾岛“推敲”的故事传为斟酌字词的佳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动词,刚开始是用“到”,后改为“过”,改为“入”,改为“满”,经过四易其字才定为“绿”,全诗正是因为这个“绿”字增色不少,可见,一字传神,境界全出,难怪卢延让在《苦吟》中指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晋人陆机《文赋》中提到:“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能使全句诗的意境豁然开朗的,即“诗眼”。古代诗歌的意境,大都是由简洁凝练的语言文字创造的,要欣赏品味古诗,必须抓住诗眼,它也许是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也许是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例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红”、“湿”、“重”三个字进一步从视觉角度出发,描写出了细雨过后姹紫嫣红的花朵显得更加艳丽,把诗歌的意境推进了一步,蕴含着诗人喜爱春雨的感情。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诗歌,例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肥”、“瘦”是这首诗的诗眼,“肥”与“瘦”的对比,写出了海棠的艳丽凄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拓展意境,突出了诗人爱国思家的忧思之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这些“诗眼”。

 

我们在意境教学时应该把“诗眼”当成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一把钥匙。要是在教学中准确地捕捉住“诗眼”,就能帮助学生把握诗意,弄清诗词含意,使之前后贯通,又能对诗作的精华部分反复推敲、琢磨,拓宽诗歌的意境,而且能够把古诗品得更全面,悟得更透彻,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进而对诗歌的言外意、景外情有更深刻的领悟。比如在珠海二中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天津宝坻区一中的倪连娜老师上的《琵琶行》一课,在这方面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紧紧地抓住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诗眼,老师非常清楚这是这首诗中两条关键线索的交融点,透过它,可以起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挖掘诗歌内涵,悟彻诗歌意旨。所以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诗人和琵琶女的经历为什么会使彼此产生共鸣?”,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归纳出:两人都经历了一个由宠到弃、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最后让学生进一步联系到白居易的生平与处境,让他们明白,诗人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在官场上知音难求,只好在“沦落人”中寻找,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不满。悟出了这一诗眼,也就把握了全诗的内涵。

由此可见,古诗中的“诗眼”是我们读懂诗歌、领会诗歌意境的一个窗口,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学会这种教学方法。

 

三、以读品诗,营造意境

 

“朗读是把原本述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述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对话活动。”简言之,它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同为出声读,诵读比朗读更自由、更灵活、更轻松,可读,可唱,可吟,声音可高可低,一切由诵读者决定,其间抑扬顿挫、韵味无穷。古诗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朗读又需要学生诵读。简言之,就是朗诵。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却很少听见朗读声。很多老师仍然存在着多读不如多讲的教学观念,包括我,在一次上公开课《短歌行》时,我对诗歌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最后评课时才意识到这节课朗读太少。究其原因,除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忽视了朗诵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1)朗诵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朗诵有助于学生深入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都是通过诗歌的语言来表达的。古诗语言含蓄、凝练、隽永,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诗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外,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可见,古诗语言还非常讲究意境的空灵美。由此看来,诗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用优美的语言传达,优美的语言需要用声音诠释。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意境。那些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都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凝聚着诗人浓厚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不能浅尝辄止,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诵,指导学生推敲古诗的情调和韵味,想诗人之所想,抒诗人之情怀,在课堂上为学生渲染浓厚的诗歌意境,使他们能更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激发审美兴趣,并提高审美能力。朗诵能使学生品味诗歌创造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并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诵,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整体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朗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古诗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诵对学生语感的沉淀非常有效。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诗歌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诗歌不可能具体全面地描绘生活,而只能是截取生活中富有代表性的片段来展示生活,营造一种启迪人想象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古诗的欣赏过程中,最讲究的还是能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不能单靠老师的评点,还有赖于学生的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读,“可以增强学生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此外,还可以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音声感、韵律感、分寸感,进而形成语感。语文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语感的培养,一旦语感形成,就能在语文学习中驾驭语言,自由的表情达意。语感形成以后,当我们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的句子,就会在朗诵中感到不适,并加以排斥。实际上,朗诵的起点是学生的“读”,归宿是学生的“悟”,通过朗诵锻炼了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悟能力。可见,培养语感是古诗朗诵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作用。

  

 (2)朗诵技巧

    朗诵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听者可以根据对声音形式的感受来把握内容,引发感情。朗诵对陶冶人的情操,帮助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都颇有好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那怎样才算是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呢?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朗读效果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

古诗朗诵有四种语言技巧:重音、停顿、节奏、语气。重音可重读也可轻读,主要根据古诗表达的内容定。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把加点的字读成重音,形象地展示了山间景色的清幽明净;停顿有利于加强节奏感和音韵感,有助于领悟作者感情的变化,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朗诵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使诗歌表达的内容更明晰;节奏就是指朗诵语速的快慢,古诗朗诵最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如果是慷慨激昂的诗歌,朗诵语速可以快一些,读起来铿锵有力,如王昌龄的一些边塞诗;如果是哀怨悲凉的诗歌,语速要放慢些。对于那些感情比较舒缓平和的,可以采用中速读,如《山居秋暝》;而语气则主要表现在四种高低升降的语调上,表疑问、愤怒、激昂等感情多用高升调;表心情沉重的古诗,一般用低降调; 叙述多用平直调; 表夸张、讽刺的,多用曲折调。然而诗人在一首诗中表达的感情并非从头至尾一成不变,所以朗诵诗歌时,便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调整语调高低、轻重缓急的变化。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除了指导他们朗诵技巧,更强调准、深、真三点。准、深,指对作品理解、体会的准确、深刻。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明确这两点,才能用缓慢、沉郁的声音去朗诵,才能把诗中表现的那份无限的悲愁、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指朗诵的音调、表情、手势真实而不造作。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整首诗沉郁中见豪放,前四句侧重表现沉郁,朗诵的语调要显得苍凉、低沉,语速要缓慢;后四句侧重表现一种豪放,语调可高昂些,语速也较前四句快。那我们在指导诗歌朗诵教学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品味诗歌的意境,获得审美享受。这三点是彼此联系,互相作用的。准、深是真的基础。只有对作品理解、体会的准确、深刻,情动于中,出之于声,形之于表情等,才能发乎自然,并深刻的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果脱离了这三点,片面追求朗读技巧,那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无法真正让学生感悟诗歌中的优美意境,达不到美化学生心灵的教学效果。

第四章 总结

意境是中国古诗的基本审美特征,是诗歌的灵魂。由于古诗写作年代久远、意境抽象,以及学生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局限,给古诗意境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的讲解是其一,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去感受才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用心咀嚼,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指导他们用心灵和诗人对话,才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在心灵上得到真正的艺术熏陶。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要跟着新课标的步伐走,避免在古诗课堂上泛泛而谈,滔滔不绝,要留多一点时间给我们的学生领悟和品味意境,因为老师讲的再好也只是老师个人的感悟而已,很难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不能把作者的精神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古诗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懂一首诗,领略一首古诗的意境,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感受古诗意境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意境教学是古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都有积极的作用。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还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王尚文,吴克强.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世堪. 中学语文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鸿苓,夏秀蓉,张锐. 语文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鸿苓,张锐. 中学语文教学[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

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刘克兰. 教学论[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

刘家访. 教育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于 漪.  于漪文集[C].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曹  旭. 诗品集注[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1] 林冶金. 语文教育论文选编[C]. 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1年.

[12] 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 汪咏国. 诗歌意境教学谈[J] .甘肃教育,2001,(1-2).

[14] 陈玲. 讨论拍摄方案 领略壮观景象[J]. 中学语文教学,2005,(7):28-29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滕咸惠. 《人间词话》[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

武丽燕,周蓬华.  古典诗歌意境教学的尝试[N].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16卷第2期)

曹旭.《诗品集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含蓄

滕咸惠. 《人间词话》[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3

王尚文,吴克强.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3

滕咸惠. 《人间词话》[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5

张鸿苓,张锐. 《中学语文教学》[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69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千言万语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浅谈语文导语的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