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开学情视角,彰显课堂实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打开学情视角,彰显课堂实效

  【内容摘要】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这一转变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思考,学生对学习的疑惑,感兴趣的问题,理解困难的地方,都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学情视角   以学定教   课堂实效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色不是提升了多少教育教学的效益,而是对学生的发现,即对学生作为“人”的发现。教育即人学,这一重要观念的转变,促使了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全新建构,教师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而这种全新的建构直接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小宇宙--课堂。按照新课程理念,课堂应不再沉闷无聊,学习也不再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而是一种满足学生好奇和兴趣的探究之旅。

  当学习开始按照“学生的方式”发生时,学习就基本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在其中”的情感游戏,课程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学习方式变得多样。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依然遵照着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依然在教自己认为要教的东西,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需要,备课的焦点依然关注自己的“教”,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沉默的课堂,滚动的幻灯片,无言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景呢?笔者认为其根源有以下三方面:其一是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到学生的已知程度以及未知的领域。其二是教师观察不到课堂实际发生着的学习状态以及不能对课堂里的学习状态做出反应。其三是教师不能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将视角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情上来,掌握学生真正的学情。

  陈隆升教授在《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中写到,语文课堂要进行“学情视角”的重构,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明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的重点和兴趣点在何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需要是什么,学习最终实效又如何。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必须打开学情视角,方能彰显课堂实效。而要打开学情视角,彰显课堂实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 、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是要找准契机,制定合适的学习内容。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心中有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教学目标。要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陈隆升教授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有这样例子:

  一位教师这样描述自己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的情景:

  上课时,抱着大箱子,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问学生:“你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这课堂我们要做一个游戏,看谁的感觉灵敏,不靠视力判断事物,老师让两名学生上来,蒙起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到箱子里去摸东西,并把东西描述出来,女生两次都摸到两个相同布偶,摘下纱巾才恍然大悟。教师告诉他:再细腻的手也摸不出颜色的差异,这不是你的能力问题。接着让一位男生来摸,要他把摸到的东西在黑板上画出来,结果画了一个四不像。游戏结束,老师让大家谈感受看法,由此导入课文的学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从文本上看,并没有难度,学生完全可以自读。但这位老师从“学生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需要”就是引导学生体悟作者作为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对世界的感受,从而理解作者的“渴望”和“感受”,这一过程就是通过激发兴趣的游戏来完成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

  笔者教周国平《落难的王子》,曾经一度很迷茫,这是一篇人生寓言,文章不过三百来字,故事性比较强,情节也简单,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也能理解。那么这时候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儿?在多次研读文章后,我想要引领学生去关注文本中的文字、情节和文章的空白处。文中作者写王子落难的经历仅仅用了几十个字,可是这些文字都是沉重的,因为任何一个苦难都有可能打倒王子,出人意料,那样脆弱的王子挺过来了,期间的努力,挣扎,苦痛我们不难想像。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寓言的语言很简洁,短短几十个字就写尽了王子的灾难,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打倒他,可是他活下来了,但我想王子在经历的时候一定很艰难。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象王子的心路历程,要求抓住王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想像要合情合理。

  幻灯片出示

  当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时,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王子成了奴隶,受尽折磨时,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王子成了残废,流落他乡,行乞街头时,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可以选择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一起。

  生:当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时,王子来到了波涛汹涌的海边,心想:“一切都没有了,我还是随父母走吧!”

  师:加入了环境描写,很好!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就没有下文了!

  生:当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时,王子想:“我要活下去,为父母报仇。”

  生:当王子成了奴隶,受尽折磨时,王子想:“我一定要活着,一定要重整家业。”

  生:当王子成了残废,流落他乡,行乞街头时,衣衫褴褛的王子想:“无论怎样,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脆弱,那样的厄运我都活下来了,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生:当王子成了奴隶,受尽折磨时,王子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活着就有希望!”

  师:可见王子有过放弃,有过挣扎,但王子毕竟活下来了,所以,当厄运降临的时候,必须忍受,必须面对,这样才能活着,也正因为这样,王子才有了这样深刻的感悟。

  师:如此脆弱的王子都能挺过来,那么我们呢?假如不幸厄运来临,我们该多一份坦然与淡定。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结果学生情趣高涨,答案五彩纷呈,也合情合理。通过想像,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一个人遭受厄运,能够活下来,就是胜利者,就是王子。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语文教材的发现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介入教材、对教材解构和重构的过程,需要生成者已有的言语知识与经验作为信息源,找到与新的信息源相遇的那一个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一个高级学习者,通过自身的言语和促成学生的“同侪言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两个信息源相遇的点,这就是我们说教学有效性之所在。既然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帮助学生尽快找到两个信息源相遇的点,自然,无论是教师和学生已有的言语知识还是经验都是越丰富越好,同样每一次新信息的建构又能促成更新信息的建构,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指向应该是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言语知识和经验,即师生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受、体验、解释,甚至是一种假设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关注学情,构建动态的学习思路。

  课堂的教学实践是一种动态的时间流程,学生“学”的问题出现往往瞬时变化,老师在课堂难以捕捉驾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是动态的。当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超出了教师备课时的预设范围,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或者形成的新经验当堂呈现出来的时候,如果教师置之不理或采取敷衍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是无法深入下去的,正确的做法应该因学情的变化,引导与推动学生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有教师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时,课堂出现这样的突发状况:

  学生说,老师,“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句话的翻译有问题,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情急之下,教师让学生具体说说什么问题。学生说,如果群臣吏民都涌进宫去面刺寡人,那宫里岂不是要大乱了。还有学生说,一般的百姓,对深居简出的君王有多少了解呢,他们去进谏,还不是走过场!许多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语文课代表在此基础上总结:“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吏能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民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然后老师补充:在现代汉语中这是一种不太常见的语法现象,叫做“并提”。在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中也有出现,文中的“风霜高洁”一句,要理解成“风高霜洁”。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猝不及防的问题,并没有抑制学生的疑问,而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把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不断推进问题的讨论,学生通过意见的交融与碰撞,解决了问题。

  相反,没有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就会减弱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文时,让学生齐读全诗,学生读得很整齐很有力,从学生反应出的学情来看,说明他们读得很认真,很想读好诗歌,但是也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理解诗歌,《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所以朗读处理的时候,就不应该是充满着力量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学习状态追问:这首诗的情感是不是应该这样,为什么?如果教师以此作为切入点,进入诗歌的品析,其实就是很好地把朗读和赏析结合起来,更有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正是因为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一直到课的最后,学生的朗读还是铿锵有力的。

  再如笔者在教授《落难的王子》一文,让学生想像王子的心路历程,有学生想像王子是重整家业,报了家仇国恨,关于类似的想像不止一个同学提到,遗憾的是教师却没有关注学生,其实也在不经意间打压了学生的思考成果。在这里老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的回答深入下去,王子复仇意味着王子不甘心承受痛苦,不能面对这样的事实;文中的王子承受了痛苦,有了深刻的感悟,意味着王子甘于承受。当王子去掉了权利、尊贵、金钱的光环后,他还是一个精神上的王子。所以周国平想要通过寓言,让人们要学着坦诚地接受灾难,能够顶住灾难就是强者。这都是因为教师心中有一个自认为严谨完满的教学设计,从而忽视学生有价值的回答。

  其实真正的教学是“一山放出一山拦”,是在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中推进的,也许师生的活动过程并不完美,但是学生是在课堂现场的。更深一层,学生在课堂现场最核心的是思维在现场,而不能是一个空壳的人。在以上举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结构性思维在得到提升,我们在不断克服学生思维上的惰性,并且努力引导学生能够把一定范围内的问题放置于某种思维情境之下、通过各种逻辑推导工具并综合情境当中的各关联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或手段的思维能力。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才关注课堂的灵魂!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就是要与课堂建立关联,实现课堂教学的成效。加涅在他所著的《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一共有五类学习结果: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在一般的教学中,我们习惯将这五类学习结果综合到学生日常作业中加以检验。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作业是经常被人提起,又经常被人忘记的教学环节。”经常被人提起是因为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经常被人忘记是因为我们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作业,因此,作业设计同样也要关注“学情视角”。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让学生亲历作业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丰富语文素养。最终完成课堂作业的是学生,所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喜欢这项作业吗?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做?学生能完成这项作业吗?他们的作业起点是什么?学生有必要去做这项作业吗?这项作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什么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学生个体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设计”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以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所学内容,使之快速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的。

  有位教师在上《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复习》时,通过“聚焦考点--明确目标,探讨方法--授之以渔,重温经典--找准角度,自我纠错--规范表达”这五个环节的教学后,发现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方法,围绕着中心,找准嚼透语言,品出情感。为了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落实学生赏析语文的能力,当天布置的作业就是学生赏析散文《春天的田野》中的自己喜欢的或者认为写得优美的写景句子,要求按照语言赏析的三个步骤:找--嚼--品,做好赏析。

  学生的作业:

  例句: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

  赏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风的轻柔、舒适,给人带来惬意、舒适、安宁之感,表现作者对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语文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应该有一个核心的参照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教学的标准。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将作业与教学取得了实质性关联,作业的设计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作业的布置在考虑具体的学生“作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教师就在学习结果的环节上可以对学习情况加以评估,并作出反馈。

  新课程其实呼唤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换言之,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内含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使新课程理念的现实化有了一个抓手、一个坚实的落脚处。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关注学情的慧心和关注学情的慧眼如同“风乍起”,必会“吹皱一池春水”,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语文,让学生唱响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

  [2]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3] 刘小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变脸”》 [M] 《中学语 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3期

  [4] 臧芳《咬文嚼字品味道》  [M]《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1年第5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多一些赏识,就多一些成功的希望    下一篇:题善,佳作成一半 ——浅谈中考话题作文的命题艺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