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初探数学“导学案”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11-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因使用“导学案”辅助教学时间不长,也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虽说“导学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但实质上最近学生不仅没有从大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反而埋进了更大的作业堆里,有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解决的问题太少,常常被迫完不成课时教学的任务,堂堂清清不了。

  通过跟学生谈心、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参与小组讨论、以及批改课堂检测题等手段获得了一些信息,同时又重新认真研究了用过的“导学案”,由此我分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有:

  (一)由于各个学科都使用“导学案”,并且“学前准备”“自主探究”又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前发放“导学案”、 要求课前处理好学习过程中的前三个环节内容,是多个学科教师的做法,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课外作业量。

  (二)“学前准备”中设置的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导致时间的无辜浪费。如:2.4(2)中的问题“怎样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问题本身没有指明是让学生通过画图复习、还是只要用语言叙述一下作法步骤、亦或者二者都需要,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这三种情况都出现了,更严重的是还有一些学生却一直没动手,而是伸长了脖子观望别人是如何解决的,这样时间就在他的等待中溜走了。

  (三)指导学生自学时,缺乏分散难点的环节,探究问题目标不明确,或问题过大,缺少过度;而学生普遍年龄小,缺乏自主学习的经验,这在导学案使用的初期势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如2.4(2)中第1题就把课本引例中的截木板问题提了出来,而第2题是:“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最简单的基本作图。如果把这两题的前后顺序交换一下,我认为效果会好多了。

  (四)导学案题目设置多、难度大,个别题目针对性不强,这是导致学生从一种作业堆中还没有走出来,又一头扎入另一种作业堆中去的原因。如2.2(1)中“学前准备”设有3个题、“自主探究” 3个题、“自学检测”2个题、“合作交流”4个题、课堂检测6个题、巩固提高5个题、课后提高2个题,共有3+3+2+4+6+5+2=25(个)题。又如还是这份“导学案”中“课堂检测”中第4题:“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是否平行的问题,如果有图,这个题对于没有正规接触过逻辑推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有相当大的难度,更何况这个题目还没有给出相应的图形,难度就更大了,我发现在处理这个课堂检测时,学生只是猜测出答案,并说不清为什么,更别说作出相应图形、给出正确解答了。

  (五)没有吃透教材,弄不清楚知识点呈现的顺序,导致编排题目时出现后置知识点提前考查的超纲现象,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如2.2(1)中课后巩固的第1题是:“已知两条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判断a∥b的是(   ) A.∠1=∠2 B.∠2=∠3 C. ∠1+∠4=180° D.∠2+∠5=180°”这题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应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判断,而这个内容是2.2(2)的内容,所以学生根本没法选择。

  为此,我有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导学案”的制作要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原则:(1)基础性原则。考虑到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培养的目标是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学会学习,并能顺利完成第三阶段的学习任务,所以不能忽视基础。(2)实用性原则。考虑到我们08级学生没有进行文化课考试筛选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导学案时,务必要低起点、小步子,并且层次性要强,同时设计探究性问题时要把大题化小,将难点分散,突出实用性。(3)灵活性原则。为满足于不同班情的老师在使用时,能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应用时,编制的“导学案”要能灵活变通。

  (二)如何才能编制出实用的“导学案”呢?(1)备学生。充分了解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差生多、班额大,班与班之间的成绩差距大,要求制作导学案必须从小处着眼,从低处着手,引导要到位,题目设置要分清层次。(2)备教材。设计“导学案”前,必须熟读教材,弄清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知识点呈现的方式和顺序,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是什么,明确与本课时知识点前挂后连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恰当的设置“学前准备”中需要准备哪些知识、设计“新知探究”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3)巧设计。选题要精、环节要清、指导有方、针对性强,要探究的问题清楚明了,检测知识点要目的明确,巩固提高不能盲目,题量不能太大。(4)群策群力。初稿形成后,全组人员需要坐下来通个案,找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删改,直到能集体通过才可以进入课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下一篇:从“生活即教育”看数学课堂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