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初探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市教育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实施 “留守孩子关爱工程”方案。此方案的提出是学校教育的警世钟,是留守孩子的急时雨。以下是我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的一些探讨,仅供参考:

  一、“留守学生”调查与分析

  1、“留守学生”调查。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学生总数在880万左右。我校是一所农村乡级中学,学生总数为578人,其中父母均不在家的有185人,只有单亲在家的228人,“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2%,他们受监护的状况及表现状况令人担忧,从我校“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受监护状况的几组调查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1)“留守学生”中的45.5%

  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20.5%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学生主要的监护方式。

  (2)43.5%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学生”,39.3%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11.2%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非常吃力”。

  (3)81.6%的亲戚表示“不乐意帮管孩子但没办法”。

  (4)55.1%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2.3%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人说”。

  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

  2、情况分析。今年五月,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班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了部分“留守学生”具有共性的东西,列举如下:

  (1)情感冷淡,缺乏爱心;(2)生活铺张,不懂节俭;

  (3)我行我素,不受管束;(4)性格偏激,容易激动;

  (5)有挫折感,自信心弱;(6)行为乖僻,不计后果。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留守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能力尚欠缺,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离开了父母的管束,便表现出自由散漫的特征。

  (2)“留守学生”难以得到父母关爱,却渴望温情,为得到温情可能不择手段(诸如陷入早恋之中),或得不到温情后漠视人情甚至发展为仇视人情。

  (3)有些“留守学生”的家长并不图孩子在校学习怎样,而仅仅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学校工作不予理解和配合,这样更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气。

  政教处的违纪情况记录显示:“留守学生”的违纪记录远远高于双亲均在家的孩子。我校于今年10月15日,开展了“我的心路历程”的心理调查,且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七(1)班]叶顺龙   现在,母亲也外出了,只是每次星期六回家在电话中听到母亲几分钟的唠叨声,我真是无话可说……

  [七(3)班]李新鹏   在远方的亲人虽然每个星期都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我都是说很好。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好不好,只是想到自己的家和亲人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觉,然后就对天长叹……

  3、沉重的思考。我们总是责怪“留守学生”难管教,可是,我们想过他们的需要吗?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关怀与爱是人的本能需要。而大部分“留守学生”获得的仅是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父母之于他们,关怀与爱被距离阻隔,而我们又能责怪他们的父母吗?在农村,孩子教育投资很大,出门打工,成了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源头活水,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2005年,我校“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为51%,2006年为65%,而到2007年激增至72%。“留守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我校八(3)班一个学生,中秋节的前一天,班主任老师与其闲谈:“……过节了,你想不想爸爸妈妈?”,“想,……”说话时泪水已盈满她的眼眶。后来这位学生给老师写了封短信,信中说道:“……我觉得您很象我爸爸却又有许多不同,爸爸在家时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他聊,甚至撒娇,但与您谈话时我却有顾忌,更不敢撒娇,但我多么希望老师能经常与我闲谈(不要只说学习)……” 从这个女生的信中,我们感受到“留守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父母之爱,倘使我们的老师能放下“架子”, 象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善待学生,多和他们“闲谈”,多给他们一丝温暖,这一特殊群体也会象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八(2)班一个学生恶习很多,打架、抽烟、上网……有一次抽烟被老师发现,处理过程中,这个学生拨通了远在广东省的父母的电话,当着老师的面,在电话中对其父母责问:“爸爸、妈妈,您不要管我,您除了给我寄钱之外,还给了我什么?……”一席话,让在场的老师都沉默了,这些“留守学生”并不是所谓的“坏孩子”,他们缺少温暖,缺少呵护,可以说,他们的恶习产生的原因是不平,是委屈,是无奈。我们凭什么怪他们?我们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

  二、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从当前来看,要破解“留守学生”教育之难题,家长、学校、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但对“留守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我认为学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设书香校园。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与寄托。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建设“书香校园”容易使他们找到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为此,学校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建设力度,2006年我校新增订阅的报刊达80余种,新增两组阅报栏。举办元旦晚会、体育运动会、歌手比赛、演讲大赛。去年10月24日,学校“七色花”文学社举办了一次活动,这次活动营的学生有45名,其中“留守学生”占32名,有一个叫方芳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不这样认为。这个季节里有梦、有爱,我们也将永远被梦、被爱。我很确定,学校要求我们记下学校要求我们记下这天的情况,我真的很高兴……

  2、体现人文关怀。远离父母,留守孩子需要集体的关爱与温暖,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让他们睡得安心,吃得甜心,学得舒心,玩得开心。我校还组织”留守学生“参加帮扶贫困学生的关爱活动,鼓励留守学生参加业余培训班学习等。

  3、强化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班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二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四是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的技能,”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5、开办 ”家长学校“、”监管人学校“。学校应结合自己实际开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监管人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学生“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6、开展心理辅导。学校教师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

  近三年来,我校一直将关爱”留守学生“作为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种责任,将关爱”留守学生“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此带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强化。

  当然,”留守学生“作为新时期的特殊群体,教育难度是很大的,我们将不断摸索,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语言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