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对课改实践中“高原现象”的探讨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9-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常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即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第五个年头了,改革触及到了核心问题,也触及到了最基本的体制问题,所以出现了一些阻力,改革的脚步变得缓慢、停滞、甚至反弹,从整个教育改革的趋势看,这就如同进入了“高原期”。

  在改革初期我们对教育评价有了过高的期望,所以在实践时显得比较大胆。但教育是有滞后性的,当我们看到教育评价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不得不变得谨慎,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由于教学重心的转变,其他一切都被迫屈从于升学而变的形式化。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重新正视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改革与接受性教学

  所谓“接受性教学”是指以教师以讲为主、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于是有人便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当我们在课堂中尝试运用研究性学习时,突然发现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时,老师们便把接受性学习当成课堂的全部,研究性学习只留于形式。在这里我认为必须处理好课改与传统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1.我们不否认“接受”,但要学会运用。

  我们余杭区的思品课与社会课仍列入中考总分中,这使得我们一些教师始终没有放弃对这些分数值的追求,因此课堂也就不能完全放开。记得在浙江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时我们在朝晖中学听了同样的一堂课,杭州老师上课的风格显然要比我们大胆得多、放手得多。那是朝晖中学的沈洁老师上的一堂《祈盼和平与挑战和平》,她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抛开了课本中的事例,以热点的朝核问题为主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注重了现实教育、注重了情感教育,使主题得以升华,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而我们的教师除了情感上的教育外,仍摆脱不了课本的束缚,仍必须强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一系列概念,以老师的讲述来使学生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批评是上课“讲得多”。

  那么是否讲的多就不符合课改要求了呢?我认为传授知识与促进学生发展并不矛盾,知识就是力量,离开了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和素质也就只能是镜花水月了。对于新课程我们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提倡研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否定接受性学习,更不是主张用研究性学习代替接受性学习。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优势,也都有局限性,要根据教学的变量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的内容老师不要用“讲授”替代,对于比较难的问题,讲授法显然比学生自主探究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2.我们不避讳“接受”,但要注重启迪。

  之所以说“不避讳”是因为在课改展示课中,许多老师绞尽脑汁让自己“少说”、让“接受性教学”少一些、再少一些。其实,我们的思品与社会课很多时候是情感上的教育、是心灵上的震撼,我们不必为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而强行舍去老师的接受性教育,许多时候其他方式并不能代替讲授的精彩效果。比如大量的专业的地理知识、许多有意义的历史人物故事,近代史中“屈辱的岁月”中“屈辱”的突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爱国热情的迸发等等;又如,在《思品》课中的“诚信做人”“学会宽容”“母爱无私”“父爱如山”等主题时,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就是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讲述而被学生所内化。所以,传统的接受性教学在这两门课中占居了明显的优势。我们的思品社会老师“能言善辩”是特长,完全可以在课堂中发挥我们的特长、展现我们的个人魅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除了知识上的传授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只有教学达到了一定目的时才能让学生真正去发现、去探究,这也正是新课程的要求。

  所以,我认为课改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有时我们该讲、要讲,但要讲的精彩、讲的生动、讲的深刻而富有启发;有时我们需要学生探究,就不能让“接受”来包办代替,老师要指导得力、点拨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改革和应试

  在课改中我们最忌讳的就是面对“应试”,尤其是课改提倡探究性学习中我们始终强调一个概念:“淡化知识,强调能力”“要从应试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尝试了,也感受了,但当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转变时,我们猛然发现“学生减负了,同时也减分数了”,这让我们老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课改,由此变得慌张起来,不知所措。我们明知道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效果有时很难用考试衡量,但面对现实,又重新拾起以往的“应试教育”,“课改理念”也似乎成了空中楼阁。为什么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在我看来,课改与应试并不矛盾,但必须处理好相互的关系。

  1.我们不回避“应试”,但要留有空间。

  就目前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社会现状,唯有考试是最为公正、公平的手段,所以我们无法回避考试,因此也就不必再对“应试”羞羞答答。但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对怎样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怎样的教育更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看法。“成绩不再是学生的唯一”“考试也不再是教育的唯一”,我们应在注重应试的基础上,为学生、也为自己留出一片发展的空间。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中无论是思品课还是社会课的内容都更贴近学生生活、也更贴近老师的生活了,课堂上有学生、老师更多的发挥余地。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无法用考试来衡量的,如果我们只强求传统的“应试”作为唯一,那只能使课堂更为枯燥、乏味。这样,学生的“学”失去了意义,老师的“教”也失去了意义。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给长期平淡的教学带来过惊喜,给一如既往的课堂带来过突破、留下精彩的片段,这就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让我们的老师在从教的历程中留下一些难忘的值得回味的记忆。我想,只要我们不放弃应试的同时继续这种精彩,就会给我们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课堂生机。

  2.我们不避讳“应试”,但要讲求实效。

  其实新课程本身就没有否定考试,但当我们把考试当做教育的终极目标,那就有问题了。学生和家长所深恶痛疾的“应试”,主要是加班加点和机械训练。所以事实上我们如果转变理念并真正在教学中落实好新课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的效果应该是更好的。“一堂好课,对学生来讲是受益终身的”,学生的人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我们思品社会老师承担了更重要的责任,因此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是目前我们许多学校、老师面对如今的评价机制还不敢尝试放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担心这样会浪费时间、担心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担心考点无法落实等等。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传统的教与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在一定时间里,确实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放手了学生不会学了,不知所措了,教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我想这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坚持下去,不断反思、探讨、调整,当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时,我想无论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还是后续发展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因此我认为最佳的“应试”是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础上的适当训练,注重学习兴趣基础上的有意义的学习。

  所以,我认为课程改革和应试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理念时,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应试”,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不否定也不放弃对它的追求,但在注重分数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震撼等等,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从注重实效的课堂、学习过程入手,才能让学生从容面对应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想,无论如何我们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途中必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教师要用自己的思考审视诸多观点,用自己的素质内化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要求:再实在一点──尊重传统,从实际出发,少一些想当然;再朴实一点──务实求真,摈弃浮躁和虚夸;再踏实一点──重实质、讲实效,不要急功近利。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探索,我们一定能更快地走出课改“高原期”,适应课改要求,收获课改成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加强课改实践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课改实践经验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