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导学制课堂模式下的小说教学艺术浅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8-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江西省信丰中学    吴彩霞

  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按新的思路来建构素质教育模式,改变“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因机械地盲目地顺应教材体系和教师思路而成为消极的被塑造者的境况,真正将被动的灌输和接受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和自我发展过程,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人地位和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任何影响,都要经过学生自己内化的过程才能见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单纯的传授为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当然由于学生思想单纯、认识事物比较稚嫩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在考虑和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切不可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恰到好处的启发和诱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障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个性。

  经百年而流传不衰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凝结着中国人对某个特定时代的审视和剖析,曾又有多少中国人借助这些作品获得情感的归属和生命的安顿。这些古典小说无疑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学期几乎都有古典小说的节选内容,学生一边赏析一边也提高了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虽然如此,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发现有些教师只把此类作品当作一般的课文讲读一番,根本未注意到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中国古典小说介绍和欣赏的良好时机,因此两堂课下来,学生并未对这些作品留下多深的印象,也不大会去钻研节选内容以外的整本书,这对教师而言可以说是教学上的失败,对学生来说又未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终身缺憾呢?要让学生对所教内容感兴趣,就有赖于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孔子的弟子颜渊曾这样描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欲罢不能”效果的取得,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必须循循善诱,正确点拨,让学生在一堂课上学有所得,学有兴趣。

  “导学制”教学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导学导学,“导”者使之“学”也。通过教师的导,使学生明白思维流程的起点;通过学生的学,使学生端正思维流程的方向。“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要达到不教的目的,就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英国·斯宾塞)课堂教学成功的获得及理想效果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导学艺术的运用。适时而又调度得当的点拨,能引导学生进入求知的新氛围。在古典小说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给学生以新鲜感,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怎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呢?以下我就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导学方法作具体说明。

  一、课前导学,定向点拨学生思路。

  根据课文实际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定向点拨,使学生思维,按照一定流向,步步延伸。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中,所描写的人物真实可信,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真的人物”,且出场人物既具形貌,又含精神气质、性格特征,无一雷同,各具神情。且看宝玉与黛玉“厮见毕归坐”后,写了宝玉眼中的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为启发学生思考,我首先设疑:此时,宝玉眼中怎会出现黛玉“行动处”的情态呢?他又何以得知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呢?当学生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时,我并没有直接道出答案,而是通过侧面点拨,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方向。

  二、课堂导学,这是教学的重点。

  (一)指导点拨重点关键。摈弃繁杂、程式化的讲解分析,以课文教学之重点、关键,提供给学生思维充分活动的舞台。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其主要特色在于行文运笔丰富多采,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但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要让师生在课堂上作面面俱到的分析,完全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就定好目标,课内只要抓住“三激”和“三拳”两个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交流。讲“三激”前先设疑:当鲁提辖将金氏父女安排妥当,便径直来到状元桥下。以他往日嫉恶如仇、刚猛暴烈的脾性,一场好戏即刻便可开锣,然而事情并非如人想象这般简单,鲁提辖来到肉铺前干些什么?怎么干的?为什么要这样干?一连串简洁而又直指重点的设问立即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正轨。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到相关语段圈划讨论、分析交流,很快就有了正确答案。鲁达来到郑屠的肉铺前先坐下来,也不提金氏父女的事,而是先要郑屠十斤精肉做臊子,让郑屠切了半个时辰,此为一激。然后又让郑屠切十斤肥肉做臊子,郑屠不得不又鼓捣了一个时辰,此为再激。当还要郑屠继续切十斤寸金软骨已为三激之时,郑屠终于按捺不住了,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将下来,拳打的好戏才算正式上演了。三激的场面好找,于是我趁热打铁又发出疑问:“猫戏鼠”般的“三激”是否符合人物的个性,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安排?学生稍作讨论后,即刻就有不少人举手,他们认为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对小说情节故意拖延、宕开的一笔,不仅使故事显得生动有趣,而且大力度的表现出鲁达勇而有谋、智勇双全的个性,越发突出人物的形象,假如没有“三激”,一场全武行的戏目又有何精彩可言。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找到了“三激”的要义。

  鲁达的“三拳”则给郑屠以致命的重创。文章中对鲁达的每一拳描写,可说是不惜笔墨,泼墨如云,浓墨重彩。为了让学生深刻把握文章的内在,趁着学生较有兴味之时,先让他们反复诵读不断感受。因为这拳拳写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拳拳写得详尽细腻,不厌其烦。让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闻其骂,如睹其拳。学生读完以后都说,鲁达的这三拳重手,实在是痛快淋漓,让人解恨。我便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作者惜墨如金,只是简单地提上一笔,交代一下鲁提辖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了,你们会怎么想?学生马上表示那将显得多么索然无味,这样的小说就没什么看头了。只有这样形、色、味俱全的描写才能展示出鲁达伸张正义、惩治邪恶、为民除害的侠义之举。似这样抓住小说对人物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关键之处,既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路,让他们能够围绕重点,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展开思维,又留有很大余地,让学生去体味,举一反三。

  (二)捕捉疑点拨疑为明。学生思维的疑点,往往也是兴趣的诱发点。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点,“拨疑为明”,使学生明白释疑的突破点之所在。例如《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文章,其特色就在于善于从细节处彰显人物个性,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又都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显示出来的。在教学之初,学生普遍认为曹操如此奸猾之人怎会轻易上当。同学们先入为主,产生了疑点,这时在教学中就应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找到释疑的突破点。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剖析使蒋干连带曹操中计的那封信,以此信为契机钩连前后情节。蒋干毛遂自荐往东吴为曹操当说客,周瑜一听“故人蒋干来访”,就知其“使命”。周瑜“笑”迎故人,将计就计,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和蔡、张降将的特殊身份,巧设反间计。而身为曹操“幕宾”的蒋干,在周瑜面前竟然一筹莫展,处处被动,被周瑜玩于股掌之间,步步被“逼”进圈套,终于自己上钩。蒋干终于中了周瑜的计,这在一开始便见端倪。曹操虽一时受骗,错杀两将,但他决不是庸才,他很快省悟,马上作了补救的安排,但又不肯认错。情节发展至此,曹操老练却有疏漏,明智偏又奸诈的形象跃然于纸。在步步对应的剖析中,学生明白了信中所言,不是呼应了前面的情节,为事实所证实,就是为下文埋下伏笔,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此信设计巧妙,无暇可击,难怪连曹操这样狡诈的人,也不能不上当,足见周瑜之“足智”、曹操之“多疑”。疑难解决了,人物形象也鲜明了,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排除障碍拨难为易。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中,会碰到不少障碍,教师应在学生的思维道路上铺路架桥,帮助学生“拨难为易”,使思维稍作变通,解决问题。例如《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这种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范进中举后的种种表现非常不理解,认为面对这么一件高兴的事怎么会疯呢?课内我并没有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是重点抓住几组对比来下工夫。首先我请部分学生谈谈看完文章后在记忆深处印象较深的人物,大家纷纷表示文章中描写的最具特色的人物是胡屠户,其次是范进。因此我让学生先分析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马上就有许多学生饶有兴趣地在文中寻找答案,不断有人举手发言。从人物描写的方法上他们抓住了这样几点:第一是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还不断自夸接济女婿一家的恩德,并把范进能够进学说成是自己的积德提挈,俨然尊长一般将范进训导了一番。当范进向他借乡试盘费时,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又是“尖嘴猴腮”,又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回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当着众人的面直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一副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第二是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动作。在范进进学时去贺喜的胡屠户面对“母子两个千恩万谢”,他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一个“腆”字,活脱脱刻画出胡屠户的几分傲慢,几分轻蔑。而当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时,众人让胡屠户打他一个嘴巴,此时的胡屠户“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前去。”对“文曲星”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当他用手打了范进时,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手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了。当范进清醒回家时,胡屠户“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其行为既可笑又卑劣。特别是胡屠户送给范进的贺礼钱被退回之后,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最后“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这段描写与前次“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正好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之下更显出胡屠户的贪财卑微。有些同学还突破了人物描写的框架,他们敏锐地指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贺礼也不一样。范进进学后,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虽是贺喜,但心里对中举前的范进依然不放在眼里。当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同是贺喜,前后礼物差距如此悬殊,也形成了鲜明而巧妙的对比,同样也体现出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于是我趁势提出疑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认识到这和封建的科举制度有关。它能使人变成鬼,也能使鬼变成人。范进中举之前,穷得没米下锅,只得抱鸡上集市上去卖。由于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对他动辄辱骂训斥,态度十分粗野傲慢,他总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地说“岳父见教的是”,一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的样子。当他中举以后,情形就完全变了,钱也有了,财也有了,一早一晚简直是天壤之别。常言道“乐极生悲”,背负着沉重压力的范进一旦得知自己已然中举,心理失去了平衡,突然间便疯了。通过思维流程的适当变通,同学们的疑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课后导学,意犹未尽拨终为始。

  不少课文常常是文已尽而意未完,或是意已尽而思无涯。此时可在学生思维的通道上再点拨一下,“拨终为始”,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延伸。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文章的结尾处是林冲奋起反抗杀死陆谦,投奔梁山而去。此时把学生的思维再次引向文章开头,让学生思考,林冲蒙冤受屈被发配至沧州服刑,当时他的心情性格如何?同学们回忆道:林冲虽因中人奸计误闯白虎堂,但他却甘心服刑,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接着我再次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那他当时为什么不能奋起反抗呢?学生一番回忆一番讨论,有的学生回答得很有道理:因为林冲的性格弱点使然,他虽不乏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豪气,但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思想弱点一直是他的致命伤。文章的引子部分,他正是以一个“罪囚”之身,抱着“重获生活的愿望”,根本没想到有人必欲置他死地而后快。所以在此情况下,他不可能有意识地进行反抗。顺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我继续把疑点向纵深延伸:那么林冲最后火烧草料场,走上反抗之路是否违背了他的性格,显得比较突然,并且前后矛盾呢?此一问乍看比较难回答,于是不少同学把课文的后半部分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允许他们作了一些交流以后,答案便浮出水面。大家认为林冲的性格有一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当陆谦伙同管营、差拨放火烧掉草料场,满以为林冲以葬身火海,所以在山神庙前观火议论,和盘托出了全部阴谋。从小说作者的安排来讲,自有其妙处——林冲亲眼目睹,仇人不打自招。林冲要不是藏身山神庙内,疑团决不能豁然解开;陆谦一伙要不是站在山神庙外议论,狠毒阴谋也不可能彻底败露。偶然中的必然,既让我们看到作者笔锋所到,天衣无缝,情节发展顺理成章,又揭示了林冲性格变化的必然。因为此时此地的林冲,“不禁怒火中烧,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其性格由此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再也不存在任何幻想,彻底地走上反叛朝廷之路。且看文中描述“冲出庙门,一连斗杀了三个害他性命的仇人”,一味忍受屈辱、逆来顺受的林冲此时杀得如此痛快淋漓,让人感到理应如此。“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这既是林冲的怒喊,也可以说是每一个读者的心声。此时再把学生的思维继续向课外延伸,让他们懂得在腐朽黑暗的封建社会里,面对凶残的官僚恶霸,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一个道理。

  总之,“导学法”贯穿于语文教学,包括古典小说教学的始终(课前、课中、课后,甚至于课外),其作用与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把握、调整思维流向的能力,辅之以听、说、读、写等各种训练,全面培养、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把“点拨法”运用的恰到好处,就既可以使学生思维的通道完全敞开,思维的有效度深刻牢固,又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突破旧模式,体现艺术性。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认为要实现由接受教育模式向自主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真正当作有主体性的人,赋予他们以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其次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启发和诱导,发展其求异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而不是惟书惟上。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千万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与思考。“导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语文实践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处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