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因 “图”施教,提高学习效率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8-02-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共有七章内容,几乎每章每节内容都有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与教材的内容息息相关。全册明码标示的有62张图片,不包括“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练习”及“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内容中出现的图片,图片容量之大,约占教材篇幅的40℅左右。如何发挥这些图片的作用,我做了一系列尝试教学。因“图”施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利用教材现成的图片,直接进行教学

  在教学“消化和吸收”这一节时,就必须结合“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示意图”进行教学,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让学生观察图片,在消化道上依次找到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些器官,消化腺依次找到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器官,这些器官的名称及功能在图旁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生只需对照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读记就可以了。像这样人体的×××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教材中的图片有男(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等。这一方面的内容,钉就是钉,铆就是铆,属于识记性的知识,教学时直接用教材中的图片教学就行了。

  二、解剖动物心脏,真实再现图片内容

  在教学“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教材也有现成的图片,我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有个初步印象之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猪的新鲜心脏,由于猪的心脏与人的心脏结构基本相同,让学生先观察猪心脏的外形,再用手捏一捏心房壁与心室壁,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厚薄。然后解剖心脏,观察它的四个腔,同侧心房与心室之间是否相通,两侧心房与心室之间是否相通,捏一捏心脏四个腔壁的厚薄,观察心房与心室之间,心脏各腔与血管之间有没有瓣膜。

  通过观外形———捏厚薄———察联系,心脏的结构图就了然于心了。

  三、利用多媒体放大教材中的图片,并利用动画展现过程

  在教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中的“血液循环的途径”时,我利用多媒体,把教材中的图片放大,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到心脏的四腔,与之相连的血管,再按照“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我把一个红细胞制作成动画,当它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的路径和血液变化情况,学生看得是真真切切了: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除肺部毛细血管网外)→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当这个红细胞再次从心脏的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它经历的路径和血液变化情况同样真真切切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这种把“静”的图片,让它“活”起来的,化抽象为具体,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的教学,学生易学易理解。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的还有“心脏工作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等。

  四、实验操作,再现图片内容,加深血细胞印象

  在教学“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时,教材中也有“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我不能让学生识记现成的东西,而是要求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准备好材料用具,然后指点方法步骤,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学生看到显微镜下,数量最多的,且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的血细胞就是红细胞,视野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的血细胞就是白细胞。学生经过“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不仅复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知识,而且认识了红细胞和白细胞,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数量。印象深刻,久记不忘。

  用显微镜进行实验操作再现图片内容的还有《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等。

  五、模拟实验,验证图片,认识酸雨的危害

  在教学“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课本中出现的是三幅图,它们是工厂的烟囱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与地面上蒸发的水蒸气相遇,形成酸雨降落下来,水里的鱼虾死亡,地上的树木死亡。三张图片,概述了酸雨形成的过程及酸雨的危害,学生相信吗?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山上树木葱郁,水里鱼虾成群,怎样让学生接受“酸雨对生物有影响”这一现实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探究,用食醋和清水配制ph为3,ph为5的两种溶液,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情况,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且设计了对照实验,学生通过“准备萌发的种子(幼苗)→给培养皿编号→给萌发的种子(幼苗)‘下雨’→观察和记录→计算结果”,经过十多天的慢等待,学生终于认可“酸雨对生物有影响”这个结论,酸雨酸性越大,对生物生长的影响也越大。这个探究实验,不仅加深课本中图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务实求实的精神,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图”施教,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课程标准指出:“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只要广大的生物教师,想办法,多渠道开展学习活动,课程标准的这一期待就能实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景 突出创新教育    下一篇: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