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6-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做人”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终极答案的教育课题,每一代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完善它,丰富它。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21 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它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人格。然而,现行的语文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使一些学生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意志薄弱、对学习无兴趣,显然这种局面违背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语文教学之中。

  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很少经历过艰苦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创业的艰辛。一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追求时髦、比阔气,任意挥霍父母的钱财。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比如让每个学生回去了解父母亲辛酸的创业史,了解他们的艰辛的奋斗史,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对父母的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一个民族只有奋斗,才有希望。我们培养的是未来世纪的接班人,育人是我们的宗旨,只有让学生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有了奋斗精神,生活上就能够艰苦朴素;有了奋斗精神,学习上就能够奋发进取。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合作精神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标志。

  其次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德育的渗透。政治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历史课上,可以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语文课上,可以借助一些优美的课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比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对老鼠的看法,大多数同学都说老鼠该打,并列举了一系列该打的理由,有的说老鼠偷粮食吃,该打;有的说老鼠偷油吃,该打;另有一个同学怯生生地说,那一群小老鼠多可怜呀,大老鼠偷粮食是为了养活小老鼠却要挨打,人类尚且有母爱,那老鼠为什么不能有鼠爱呢?再说老鼠偷粮吃是为了维持生存,它并没有危害人类呀,人类尚且知道要求生存,为何老鼠不能呢?如果说老鼠该打的话,那么,那么多动物被人吃掉,人又该怎样呢?这里且不说这位同学思维独特,单从人性角度来看,便能看出这是人性的复苏,从这里也可看出人类的美好情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加以否定,因此我对那位同学加以赞扬,那位同学也乐滋滋的。其实,尊重人性,对人格的发展有利。可以说人最可贵的品格就是人性。

  再次文以载道,在审美中塑造健康人格。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批文入情”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上《背影》一课时,笔者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关怀、培养自己成长的故事,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大胆地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探索的乐趣。只有乐在其中,他们才能体验美,发掘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尤其是一些优美的诗歌和散文,更加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和感受。因为有些东西,如作品暗示出来的意境,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或者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在《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秋天的“清静、悠闲”特点的片段,结果答案是多姿多彩的。落蕊、蝉声、秋草、秋雨自然是很多学生的选择,但都市闲人的那根烟管、半熟的枣子也被纳入了选择之中。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烟管时,学生说在他小时候,他父亲整天都忙,只有拿着长长的水烟管的时候最悠闲,所以他很有共鸣。如果硬要塞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不是大煞风景吗?所以,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天地。相信经过长期的美的体验,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美的熏陶。

  最后要积累素材,在阅读中陶冶学生性情。给学生们介绍优秀文章的初衷是为了积累作文素材,因为语文要学好或者说作文要写好,必须做到见多识广、博闻强记。

  正是优秀人物、优秀文章强大的魅力深深的打动了学生,每周笔者都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赏析作文,带动了他们热爱阅读,精读精选刊物的热情,《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博览》、《视野》等一大批贴近学生生活的书报杂志走进了课堂,深入到了学生心中,阅读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的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生实践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教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小礼品、写篇作文,而今年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演讲会。学生为了演讲成功,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做法。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略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总之,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的知识教学,只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注重教学与塑造人格相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成功的教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