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8-07-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合作学习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指出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关健字: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能力

  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以学会合作为基础、以其它三项为辅助因素的。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化的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是把教人做事的教育发展成为教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引导人们从关注外在的物质生活走向人内在的精神世界。笔者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发现,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一、 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中学信息技术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同努力。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个体的发展日臻完善,使其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其作为一个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能够承担多种不同的责任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与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复合、多变、互赖的社会,他们不仅应从学校习得如何竞争,更应当掌握如何合作。

  二、 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尽管合作学习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 学生积极的相互依赖

  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不是单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要靠大家相互合作、依赖科学共同来完成。作为信息工具的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指定共同的目标、平均分配材料、分派职责任务来形成学生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性。学生发现他们需要相互合作来完成小组的任务,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譬如,在讲Frontpage2000时,首先给学生看几个网页,询问他们有何感想,最后结论归结为三个字“太棒了!”再问你们想不想做呢?答案是可想而知的。紧接着演示网页的制作过程,然后进行分组,选好组长,布置另一主题,由组长分配组员准备材料,最后由教师带领各组组长一起进行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组给出奖励。这样每一位同学都觉得有事可做,而且事情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在的小组的荣誉,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相互依赖性。

  2、 学生成绩的共同提高

  合作过程中成绩好的同学自然就成了辅导教师,要做好对其它组员的辅导工作,自己必然得加倍努力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这样就能促使他主动预习、制定学习计划、增加课外阅读等,并促使他把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提高自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被辅导的其它组员,通过“学”的实践,则会发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由于合作学习是具有相同地位、特性与价值的同等人之间的相互教学与训练,是学生之间的直接交往,他们之间的学习活动是处于耐心、宽容、和谐的气氛之中的,形成了无拘无束的学习气氛。作为被辅导的组员,往往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也能够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

  同时还应注意创设合作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合作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成绩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如在校内组织学生合作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

  3、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笔者采用合作学习综合评价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合作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共同分担任务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体会到学习的挑战性和成功感;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学生不用担心犯错误。合作学习中的组长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教好组里的其它成员,因此他必须寻找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这样,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合作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总之,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合作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合作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计算机教学中探索出“合作”教育的崭新天地。

  三、 信息技术课题上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

  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合作与竞争并存,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合作和竞争是每门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的现象。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作、合理竞争的教育。合作学习不但可以解除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合作的品质。对于作为辅导教师的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乐于助人的态度,关心他人的情感和合作

  精神;被辅导的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之后,认识到同学的帮助作用,也促使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地去帮助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学的学风和良好的同学关系。

  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等,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对学生将来做好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将来从事第二产业,还是从事第三产业,人际沟通与合作、交流与分享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 张立新。 伙伴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电化教育, 2003(1)

  2.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教育论贡献[J]. 课程教材教法, 2003(8)

  3. 李俏。 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材教法, 2003 (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育浅谈    下一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