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也谈物理课堂三味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8-08-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原味 美味 趣味

  内容摘要:做好原味,追求美味,伴以趣味,一堂生机盎然的课让师生回味无穷。

  在日常评课活动中,常自然的想起一句话“这节课有味道”,这是一种对课的直觉体会和评价,简短却内涵丰富,而“上一节有味道的课”常常是每个老师的追求,那么课的味道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读书时偶得三点,供参考。

  一、原味

  物理课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推理和数学为基本点的学科,因此实验性、逻辑性构成了其原味,课堂的原味是否味道十足,依托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熟练与丰富。

  1.实验性

  分组试验、演示试验是物理实验的主流,实验过程均分为三大步: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分析数据(包括误差分析)得出结果,一次流利顺畅的实验会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老师传授知识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师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相信老师们都有过这种体会。

  但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因素很多,操作的准确性、仪器的准确性甚至天气都会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要能够对实验不成功的可能性作出足够的预测,一旦出现意外,能够转不利为有利,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演示实验,三个同学合作得出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结果误差太大,根本无法看出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老师可从方法论的角度加以指导,强调任何一个发现,只靠一次实验得出结论都是不可靠的,我们需要多次不同的人分别来做,统计结果,才能得出可靠结论,引出本实验的分组实验问题。解决实验中的意外问题,体会自己的聪明才智,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创新冲动和兴趣。

  物理课堂讲究“手中有物,眼中有人,心中有理”,随手可得的实验简单易行,浅入深出,小实验说明大道理。例如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让学生伸出右手手背,用左手手指推右手手背,力的产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效果一目了然;又如用自己的上臂、下臂构成的“连杆”体验杆的弹力方向等。其实认真发掘,双手可以构成水平面、斜面、竖直面,甚至天花板;拳头可做质点;双臂构成连接杆;五指可构建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等;随身携带的钥匙及钥匙链可做绳类问题的模拟,这些模拟学生方便模仿,使学生感觉到物理不再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幅神圣面孔,而是和自己那么的亲近,道理自然易懂。

  2.逻辑性

  物理知识的获得是滚雪球的方式,例如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第一次接触是在重力一节中,知道g=9.8m/s2;第二次出现在第二章直线运动中的自由落体一节,知道它叫重力加速度;第三次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知道它是重力的加速效果;第四次出现在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知道了它的决定因素;第五次出现在第九章机械振动,可以用单摆来进行测量。因此讲课中注意正确的话还要在正确的时间说,否则学生不理解,教学语言必须瞻前顾后,如何接续前边的知识,为后续知识作好铺垫,理清课程的行文逻辑,对整个高中物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可大大放缓课程的台阶,使学生不再感觉难学。

  如果说物理知识体系是教学的经线,那么物理方法则是物理教学中的纬线,何时引出哪个方法也有其很强的顺序性,例如第一章力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就有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假设法(判断弹力、摩擦力有无)、变量控制法(说明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和压力无关)、整体法、隔离法、模型化、理想化(进行受力分析)等,适合于随课程的进程先渗透,后提出,再有意识的应用。

  当然一节课也有其课堂流程的逻辑,我们通常喜欢用一、二、三、四,1、2、3、4等来区分要讲的问题,是否注意到当标号可以用连词连接起来时,思路流畅,课堂容量会大大增加,例如:因为 1 所以2 例如3 还有4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条目不宜过细,过细等于没有条目,每堂课的各级条目数字不宜超过4,通常2---3为宜。

  抓住课程的逻辑和课堂的逻辑,等于抓住了串起珠子的那条线,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可使学生受到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熏陶。

  二、美味

  教师优雅的衣着,工整的板书,和善的教态,规范的操作,亲切的语言,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美的化身,这些是形式美。物理大师李政道多次邀请著名艺术家为物理科学前沿学科作专题绘画的创举,已在科学界和艺术界传为佳话;春节联欢晚会上,十五名在《863计划》中贡献卓著的中国科学家拉着小提琴与高科技激光琴合奏乐曲,凡此种种,一种和谐在我们心头流淌。

  而物理崇尚简洁、对称是物理学的两大法宝,简洁、对称、和谐和多样统一,这些理性美是物理世界美的实质, 能否使物理课堂美味飘逸,依托于教师教学艺术 ,怀美而教给学生以美学熏陶应是教师感情的自然流露。

  1.发现感悟理性之美

  对称使自然变得简洁,花的旋转对称给人以匀称、联贯之美感;人体结构的左右对称给人以均衡之美感;建筑的平移对称给人以流畅之美感。旋转对称、左右对称和平移对称这三种基本的对称形式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小到每一个实际问题的情景,例如静力学中的二力平衡,运动学中的竖直上抛运动,电磁学中的电磁场产生过程等等,大到物理规律的重大发现,例如,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弱电作用理论的统一等均是在对称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诺特定理“作用量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定律,有一个守恒量”将对称和守恒这两个重要概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发掘物理规律,使事物变得简单明了,冥思苦想后成就一种恍然大悟的美感。

  2.借壳上市追求形式之美

  物理学科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学科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们感受到它的丰富,巧妙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释本学科的问题可以跟学生产生共鸣,由言传达到意会的境界。

  例如我班昨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填词,有学生当场作出“八月十五月正圆,晨起常看,临睡常看,众星环月月更鲜。 昼昼夜夜没又现,始不见暗,终不见暗,字字映月月更艳”。又有一学生写道“四季风华一日现,北国雪飘,南方雁跃,其映中华四方耀。 千古奇才聚一堂,神六破晓,奥运普照,共书华夏血气豪”。今天物理课正好讲“整体法、隔离法”,我就用第一首词解释了隔离法,用第二首词解释了整体法。诗词歌赋中的物理现象已被许多人挖掘过,但仔细寻找,仍旧层出不穷。

  又如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的“作用”一次常让同学费解,我告诉学生“作用”就是“拉、压、打、踢”等这类“及物动词”,学生会心大笑。

  再如受力分析的隔离法课堂剪录,老师: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剖离开,盯着它去分析,--------学生:我的眼里只有它(当时流行歌的歌词)。

  师生默挈,构建美的和谐,使我们和学生胃口大开。

  三、趣味

  丰富的学史知识、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甚至科学发现中的猎奇等,都可以使物理课堂趣味盎然,可见物理课堂是否有趣味依托于教师的缄默知识的多寡。课堂进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以设计出睿智诙谐的环节。

  1.咬文嚼字说概念

  概念溯源:课前预习让学生查字典找出本概念的含义,课上提问用本概念组词,课堂小结时请学生用本概念造句。可让学生沿着“明确---筛选---理解”的思路掌握知识。

  例如:力的概念造句“我给同桌一个弹力或摩擦力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而要给同桌一个重力是我力不从心的事”;用“波”组词:波浪、 波涛、 秋波等等,使学生认识到原来这几种波是从波的振幅大小来区分的;找出与速度有关的成语:姗姗来迟、风驰电掣、神出鬼没等,可使学生比较其描述的速度大小。这样的课堂相信会笑声不断。

  谜语引入概念:制造悬念,解困提趣。例如处处闻啼鸟(打一物理名词)——共鸣;功课不好怎么办( 物理名词) —— 应用力学;暑假补课 (物理学科名)—— 热学;歌无词(打一物理名词)—— 光谱;势均力敌(打一物理名词)——平衡;尺子(打一物理名词)——能量;46(打一物理单位)——法拉。此招一出,教室“蛙声一片”,适合于课前两分钟来做。

  故事引入概念: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思考跑题,需老师课前精心准备。或主题鲜明,或故意设置跑题,讲课时峰回路转,效果也不错。例如 师问:一头熊掉到了一个洞里,2秒钟,落了20米,求此熊的颜色(要思考的是颜色的秘密) 学生1:黑色,因为它掉到了黑洞里;学生2:白色,因为掉下去的是白熊;学生3:无色,因为----- , 至此老师引出课题“颜色的秘密”

  2.上溯历史寻规律

  物理课中的规律常见的是定理和定律,定理往往有其推导的过程,定律来自大量的事实总结,常以实验为基础。而每个规律的得出都有其丰富的学史背景。运用这些资料,展现前辈们的思考过程,体会其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探索的艰辛和乐趣,甚至了解一下前人走过的弯路,都会给学生以启迪。当然这其中不乏爆料,例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中的克拉敦的故事,几百个僧侣体验电流的故事等,当然这些爆料只可用于调节课堂的气氛,不可成为课堂的主流。

  3.联系生活话应用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运用知识认识自己、指导生活可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例如使学生感到易于背过而感情上不易接受的常数,就可以在讲解时使学生将他与自己的切身体会联系起来,劲度系数联系自己肌肉的弹性,光速联系自己在操场的跑步,万有引力常数联系自己和同桌之间的万有引力等。再如学完牛顿第三定律后体验用摩擦力拔河如何取胜,学完静电屏蔽思考如何减轻手机辐射的影响等。也可以举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范例,提供学生效仿的对象,例如美国桑托斯公司的超级市场,在出入口处的转动门的轴上连接了一套发条式的能量收集及转化器(发电机原理应用,包括发电机和蓄电池等)。每天众多的顾客进进出出都要用手推转动门,公司就可由此得到大量的电能而增加利润

  总之,依托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艺术、缄默知识,使物理课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次大餐,味道十足,使师生都期待一次又一次的物理课的来临,由胃口大开到日渐长高,是我们可望可及的追求。

  参考书目:

  1. 《简论物理课的“味”》 陈真(西南工业管理学校重庆630712)

  2. 《对称美与物理学》舒幼生 王稼军 陈秉乾(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100871)

  3. 《略议物理教学中的文学色彩》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325100 钱呈祥 徐东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政治习题课中的“师说”与“学说”    下一篇:高考英语阅卷的心得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