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渗透的有效尝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2-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傅耿英 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本文概括了国学的范围,表明了学习国学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论述了国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辨证地看待国学对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课堂,努力将国学知识、国学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

  【关键词】国学 语文教学 渗透

  重温经典,触摸文化,让生命有更多的自信,更多的快乐。

  ——作者心语

  [引子]

  ——电话情思触心弦

  周末,宁静的午后,执一卷诗书,让淡淡的油墨清香,在氤氲着悠悠茶香的气息里飘散,所有的纷扰,也在翻动的书卷间释然,这可是我十几年不变的嗜好。忽然,一个电话触动了我的情思:“老师,我的作文在《简妙作文》上发表了……”听得出瑶瑶还沉醉于获奖的兴奋中,话语中满是自豪,满是喜悦。“好哇,恭喜你了!”分享完学生的快乐,我情不自禁打开了我们的班级博客,这里有所有学生自认为满意的作文,点击进入“文采飞扬”栏目,找到瑶的作文——《揣书香上路》,看着,想着,我的心渐渐璀璨起来。

  摘录开头部分:

  曾拜倒在陈端生唯美、细腻的《再生缘》下,曾感叹过曹雪芹《红楼梦》中那清新、淡雅又不失华丽的文字,曾徜徉在《三字经》、《弟子规》等古文化的海洋里,曾因西晋陈寿编写的一本《三国志》而立下过雄伟壮志,也曾因秦牧的一本《花城》而对南国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书,让我有了太多美好的愿望与遐想,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我的生活中我完全习惯了有书相伴的日子。一路上,正因闻着浓浓书香,我的梦才更加绚烂,更加多姿……

  写得真不赖,整体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收放自如,尤其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引用的唐诗名句,也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这样的习作正是我期待收获的成果,我暗自窃喜。国学,诗词,在这些千年不败的奇葩前,我总是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小学语文,我的教学之梦,我沉浸其中,感受着,体验着,陶醉着。可两者如何结合,如何渗透,我思索着,实践着,追梦着。如今路在何方,我渐有眉目,渐有方向。

  ——定位国学燃心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既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自豪感。”也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由此可见,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

  (一)正确定义国学教育

  “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泛指经、史、子、集四部和蒙学读物“三百千”及“六艺”等的总称。清朝末年,“西学”凭借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国学”的提法也应运而生。“国学”的“国”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的内涵和特色,它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而破土萌发,已经深深的镌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基因之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兼容道、佛思想的文化体系。

  (二)正确理解国学教育

  国学确实很有价值,但由于历史原因也存在许多错误观点。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亲有疾,药先尝”,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是违背医学常识的,所以我们要有所选择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小学阶段的国学渗透,更要加以选择。我的选择是: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以及《诗经》《论语》《中庸》《孝经》中的经典语句。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亦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可以说,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从粗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一是国学内容占据了不少的比重,以课文部分为例,1~6年级包括选读部分在内,共有课文421篇国学内容,国学占课文总量40﹪,此外,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日积月累”部分;再有,国学的内容分布面较广,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著等外,还涉及到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书画建筑等内容,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部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

  可见,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何其重要,它能为学生点燃一盏智慧心灯,能雕琢孩子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塑造孩子知书达礼的童年,能奠基孩子德行高尚的一生!

  ——独辟蹊径学国学

  自执教国学以来,深感国学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她在传承国学教育的同时,也见证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人文品格的提升。

  【一份计划:心动,才有行动】

  国学基本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中华五千年道德精神的结晶,如何把经典“国学”引进语文课堂,我特制定了一份国学诵读计划:

  教育口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每天晨读和晚间阅读各保证不低于10分钟诵读时间,天天坚持。每两周固定一节课用于经典诵读的指导。

  2.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班级必须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4.开展国学诵读展示活动(诵、唱、演、画)

  5.评价体系:对于诵、唱、演、画经典较好的学生,在学期末给予一次性评价,评价从大到小按照古代科举制度的等级分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级。状元一个,榜眼两个,探花三个,进士、举人、秀才若干个。

  各年级渗透内容:

  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弟子规》

  三年级:《千字文》唐诗宋词选读

  四年级:《朱子家训》《中华上下五千年》

  五年级:《大学中庸》四大名著

  六年级:《论语》《孟子》 经典文言文

  每一学期初,我都把这份计划贴在自己教案本的第一页,在以后的教学中,时时对照,关注学生的进步,记录学生的困难,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争取在每一阶段都有新的发现与收获。

  【两项措施:语言的站立,兴趣的树立】

  措施一让文字在阅读中站立起来:储存语言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可以浸润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因此每学期初我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调查明了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趋向,然后有的放失,做好学生读书的引路人,积极倡导以“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同行,汲知识之灵气,取书本之精华。”的理念,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1、唐诗宋词,让教学更有情趣。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我这样设计课前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朱熹在《春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贺知章在《咏柳》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种情境,来也古诗,行也古诗的意境怎能不令学子陶醉呢?几年的实践证明:教材与阅读材料有机结合的古诗词教学,是能够实现耗时少、效率高,开开心心学语言的理想境界。

  2、名言警句,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在他们为人类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它是无价的教育资源,能给人们以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是精彩的语文资源,能给人心空的拓展,智慧的引路。

  如执教《孔子拜师》一课时,我设计一问题:从此以后,孔子会怎么跟老师学呢?

  生: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之。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走进名言警句的宝库,能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精彩。

  3、文言文,让语文教学更经典

  中华文明古国,在其浩如烟海的文化传承和教化育人中,文言文起着重要作用。文言文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和时代塑造的含蓄、幽深的内涵,学习文言文既能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又能在教文中教做人,培养学生的人性人格,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经典。

  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在课末总结升华情感时,我趁热打铁,创设了想象说话练习:

  师:此时此刻,孔君平听了杨氏小儿的回答,会怎样做怎样说呢?你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说说吗?

  生:能说会道,真乃杨氏小儿!(竖起大拇指)

  生:此小儿甚聪惠也!(边夸张地晃着头边做捋胡须的样子)

  生:哈哈,名不虚传,答得妙哉!妙哉!

  生:了不得,了不得,此小儿甚幽默也!

  ……

  十足的“古”味,实在是妙趣横生,令人诧异。课堂中,学生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创造了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样的课,又怎能不为学生以后学文言文埋下很好的伏笔呢?

  措施二让信心在赏识中树立起来:培植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通俗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国学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1、“流行”制造兴趣

  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在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示范”感染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新的课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在学习时我特别注重以激情唤起激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一定先背过,需要讲解、示范的,自己必须研读透彻。如我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一起咏诵《岳阳楼记》《劝学篇》《陋室铭》,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的设计,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孩子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学得可认真了。

  3、“动画”提高兴趣

  成语故事、勤学故事、三字经故事、弟子规和千字文故事等,我一般结合动画故事让孩子从中汲取圣贤智慧,在成长的道路上力行学文。其后引导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力和演讲能力。

  4、创意形式巩固兴趣

  (1)唱经典。每到中午的“实小雅乐”广播时间,校园广播在悠扬、空灵的琴声后,便开始播放配乐古诗文歌曲。悠扬的歌声带着孩子们穿越厚重的历史,让他们在歌声中懂得“诗词是祖先在向我诉说。”以下这两个网址都不错,可以推荐同学自己听听学学:

  (2)画经典。给古诗配画,给宋词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诗歌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学校学习国学的另一方式。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经典诗文。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3)演经典。每隔一月的班会课是学生最盼望的时刻。因为这一节课,学生们会进行精彩的国学诵读汇报演出。孩子们往往会非常有创意地把国学的精髓部分用“读、唱、讲、品、书”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经典如音乐般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营造了更浓厚的诵读的氛围。

  【三种变化:集腋成裘厚积薄发】

  自语文教学中开始对国学进行有效渗透以来,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班级变了,我们的孩子变了……

  变化一:语言因国学而生动

  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国学渗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教学《窃读记》,理解重点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一句话时,我设计这样的引语:“大家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能结合这些读书名言说说自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吗?”结果学生的思维马上迸发出了耀眼的火花。

  生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欧阳修的名言,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有立身之地,必须要学习,要读书,否则就做不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生2: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觉得读书多了不仅能写出好文章来,还能懂很多道理、获得好多知识。

  生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说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是件很可怕的事,就象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离开了阳光。

  ……

  变化二:习作因国学而飞扬

  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持之以恒的国学渗透,既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及经验得到丰富,也使学生语言仓库得以夯实,写作水平得以提高,以下是我班一年来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及各级各类获奖的文章一览表:

  国学渗透,书香相伴,同学们与古今中外的名人,智者倾心交流,知无穷,去浮躁,弃粗俗,趋儒雅。他们赏古文,品唐诗,读老舍,学冰心,……这些千古美文,就像一位位承载文化和文明的信使,关怀、孝敬之风飘遍班里的每一个角落!

  如班里一男生,自从学了《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后,他在周记里出现了这样的一段话:“百善孝为先”,这是今天学《弟子规》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孝,做人的根本,是民族的根基。可我在很多时候却对溺爱我的爸妈视而不见,有时还故意惹爸妈生气,看到他们无可奈何的表情,我甚至还很高兴,莫名的兴奋。现在我真为自己过去的做法感到羞愧,爸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可我竟然……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看韩剧,因为韩剧的情景画面总是令人感到温馨:鞠躬问候,彬彬有礼,进退有度,使人如沐春风……以后,我发誓,我改,一定改,爸妈,看我的表现吧!“

  国学,博大精深,积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需要国学的熏陶,让国学进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不正是我们所追求更具魅力的教学吗?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持之以恒,掘井及泉,让散落的国学”珍珠“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让学生在经典的滋养中为习惯铺路,为生命奠基。

  参考文献:

  1、《儿童国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社出版老海主编代号:Z10

  2、《梅中教育科研网》语文教师应当研究点”国学“作者:杨宏国

  3、《国学经典》北京出版社版次:2004年4月第1次作者:吴洋编著

  4、《论语》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ISBN:7807020679版次:2004-07-01作者:(春秋)孔子著刘琦编著

  5、《国学启蒙》出版社:宁波出版社主编:陶月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学生“名著漂流”活动探索    下一篇:课堂实效期待原生态小学语文课的回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