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促使“心理问题”学生的转变策略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喜欢打架、骂人;有的性格孤僻、自私;有的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成绩特差等等。他们表现形式不一,但都是问题学生。对这些学生,采取批评、打骂、惩罚的办法,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会激起他们的反感、他们的行为会变得更坏,日后走向社会有可能发生破坏性行为。

 
  通过多年对学生课间、课内活动的观察以及与部分问题学生的交流,我认为:要想转变问题儿童,必须要有让学生发泄自己被压抑情感的途径。教师要接受儿童的现实情况,理解他们,承认他们的情感,从而建立融洽的关系,使他们心情放松,享受做人的乐趣,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知力,懂得自己的行为应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从而适应社会、家庭,并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下是本人多年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转变问题儿童的策略:
 
  一、要转变“心理问题”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师生之间要建立融洽的关系。老师要允许学生是他们自己,了解他们,接受他们,承认他们的感情,允许他们阐明他们想到的和感觉到的,帮助他们保持自尊心。儿童有了自知力就能逐渐发展。
 
  尽管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 ,教师有好、热情,师生关系融洽,也能进行个别教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脸无笑容,眼睛盯着课本,教室里气氛紧张沉闷,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融洽。
 
  我班有个学生是船民,父母不在身边,由于营养不良,身材瘦小,教他三年了,没有一天看到他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衣服总是脏兮兮的,不是大就是小总不合身。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他看到我就躲,简直不敢正眼看我,就别手和我打招呼了。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很难过,于是每次看到他,我先喊他,热情地跟他到招呼,时而嘘寒问暖,关心她衣服如何收拾干净,我认为这样会较好地维护它良好的心理状态。否则,他就会感到被冷遇、拒绝,对教师疏远,甚至恐惧。
 
  二、要转变“心理问题”学生,教师要学会接受学生的现实情况。例如:侯安堃同学身体肥胖严重 ,上课抱臂背挺直坐正,他很难受,因为他做不到。王一江同学喉咙沙哑,你让他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可能吗?一年级的学生拼音还没学全,你让他写话,现实吗?又如一个外地农民工的孩子,学校组织学生为四川灾区捐款,他捐了五角钱,你能责怪他小气吗?只有接受学生这些不可改变的现实情况,才不至于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才不会自身的缺陷而自卑,使他们具有自知力,从而更好发展。
 
  三、要转变“心理问题”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感到是他自己。儿童可以完全表达他的感情,在教室里必然给充分表达感情提供限制。教师可以用某些表达形式释放儿童的感情,如:绘画。泥工。创造性的写作。音乐。诗歌。戏剧。自由表演,这些媒介都能发泄儿童的感情。也许有人轻蔑的说:“让这些小家伙去表达自己吧!”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正是对儿童发展自我表达的价值缺乏正确理解。
 
  有一天上午第一节课刚下课,就有个学生到办公室来报告,说陈晓雨同学在教室哭得很伤心。我立刻跑到教室问了问原因,原来是因为陈晓宇爸爸妈妈昨天晚上吵架了,今天妈妈搬出去住了,再也不回来了,妈妈还在他的本子上留了一句话:妈妈走了,你要好好听爸爸的话。
 
  听了陈晓宇的话,看她哭得那么伤心,我很为她担心。这时候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去音乐教室上课了,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我和陈晓宇两个人,她不想去上音乐课,我只好在那开导她,告诉她妈妈走了还有爸爸呀。我刚说出这句话,没想到她哭得更伤心了。她说,爸爸很凶,经常打她,特别是爸爸在外赌博输了钱回来后,她就更倒霉了。有一次,爸爸打她,竟然把她推撞到门上,头上顿时就流血了,还到医院缝了几针呢……她一边哭着,一边说着。我不时用餐巾纸为她擦着眼泪,静静地听着她述说他爸爸怎么怎么不好,没想到她像个小大人一样说了一节课。音乐课下课了,同学们回到了教室,陈晓雨好像话也说完了,也不再流泪了,她跟我说:“老师,你走吧,我现在不那么难过了,我还要上第三节课呢。”到底还是个孩子,刚刚还哭得淅沥哗啦,这会像没事人了。我还在为他担心着呢。
 
  第二天一大早,陈小雨同学很高兴地跑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他妈妈回来了,我拍拍她的头说:“真为你高兴!”
 
  四、要转变“心理问题”学生,教师要承认了儿童表达的感情并反馈给他,儿童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儿童的内在的、自身的转变。教师理解自己的学生,理解人的行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以这样做。如果学生和老师建立了关系,就可以帮助学生洞察自己的问题,不致使问题变得难于控制,产生更严重的适应不良。
 
  做选择和改变的责任应该是学生自己,尽可能常常这样做。老师注意维持课堂纪律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即使是必要的惩罚,也不应把它作为报复的手段。以促进儿童发展自信心、可靠性和创造性的技能。哪一位老师都不敢说他指导学生没有固执、反抗的。学生攻击别人引起的问题,教师应立即采取措施。例如:我班学生排队出操,原本队很整齐,大家都按秩序进入操场,突然王一江同学使劲推前面同学以下,队伍立刻就有点乱了。跟在队伍后面的我立刻赶上王一江,跟他并排向前走并说:“你今天不高兴吗,推前面的同学想出气!但我们学校有规则,要么你排队走好,要么你到队伍最后一排,要么离开这个队伍。”这样处理,王一江同学遵守规则,或者排到队伍最后一排,或者干脆离开队伍,都可由他自己选择。这种‘或者’的态度真是老师反馈了王一江同学表现的态度。在这种情境中,王一江同学可能会为自己辩解,老师必须设法让他能洞察自己的行为。
 
  用同样的方法,学生间的争论和分歧也容易得到控制和解决。教师变成了仲裁人,指出两位同学的冲突意图,归纳冲突的原因。周雨恒同学真准备用刚学的武术在陆宇身上做实验呢。我看到了立刻制止说:“周雨恒想用暴力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没想到有效地制止了这场打斗。周雨恒立即收起摆好的中国功夫的招式,开始吵架,实践证明老师的评论制止了学生间的打斗,而不是因为教师的权威的结果。相反,如果凭借教师的权威的声音吓唬学生停止打斗,那么他们可能会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继续打斗。
 
  总之,教育工作者能为下一代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这种指导,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求之过急、企图从外部施加压力以图速成。
 
  以上转变“问题学生”策略是本人近几年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经验的一点总结,还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其合理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个要点    下一篇: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如何挑拔和培养班干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