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注重感悟方式 提高感悟实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与体验的学科。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注重四个结合。

  一、自主感悟与指导感悟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任何人也不可能代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感悟的主体,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感悟,用心地去品味、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感知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体会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只有充分地自主感悟,学生才能心领神会,真正学有所得,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二、整体感悟与重点感悟相结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就阅读教学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感悟时要坚决摒弃那种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的做法。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出发,感悟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使初步认识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下去,否则单凭一些局部的或支离破碎的印象是很难获得正确认识的。

  三、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相结合。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强调感悟,古人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感悟的经验,其核心是重读、重思。例如,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主张读书应“熟读而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读书应“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以说,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只思不读无处感悟,只读不思无法感悟。只有既读又思,即古人所说的“口诵心惟”,才会有所感,有所悟。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结合。

  四、感悟与积累、运用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与积累、运用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学生真正感悟了语言文字的内涵及其表达方法,积累和运用语言时就会显得较容易;当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语言,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效率就会提高。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单单只重视感悟,还要重视积累、运用,应做到感悟与积累、运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语言。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一年级识字教学浅谈    下一篇:浅谈阅读教学实施的几个层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