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5-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山世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观点正确鲜明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学生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贯穿着德育教育的任务,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呢? 第一,充分运用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就是好的德育教育素材。例如热爱祖国方面的文章《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只要教师在授课时能满怀激情,充满了爱国情感,自然会感染到学生,这就是渗透;还有亲情方面的文章如《纸船》、《背影》等;学习宣传革命英雄方面的文章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海燕》等,这些需要教师首先深入体会文章中蕴含的真情实感,并被它深深地打动,才能在教学中流露出来,从而感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审视我们的教学,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二,着意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教育资源。 每一篇文章中都可能蕴含着启迪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就看我们怎样去分析发掘,去认识它。教学中我们既要考虑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刻意利用教材发掘资源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在有机会时不要忘记德育的渗透,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你想到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对我们社会的热爱之情么?你想到让我们的学生产生爱心,关爱我们身边的人么?也许你没有,这就是你注意与没注意的区别,对教师教学来讲,如果注意到了德育教育的渗透,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学生们开始读时,很难读出情感,尽管在技巧上作了很多指导,如声调要低沉,速度要慢一些等等,但还是不行,甚至有些学生会感到可笑,情急之下,我想到先要让他们“认识”周总理,于是我暂停朗读,而是开始结合历史介绍周总理,幸好我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等,然后我又非常动情地介绍了课文的背景,如海的人潮,悲恸的哭声,终于感动了学生,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有些学生竟然流下了热泪,我有了一种成就感,当然要归功于德育教育的渗透,所以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第三,德育教育要有的放矢,不能生搬硬套。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感情和积极的行为;要注意将德育品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教材中有的文章思想教育内容多一些,有的就会少一些,要灵活掌握。教学时根据课文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如讲《捕蛇者说》时,不要一开始就急于讲社会怎么样,剥削怎么样,不要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感悟,感到“苛政猛于虎”,这时我们再去渗透讲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感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再加以引导,还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等等。反过来,如果一味生搬硬套地宣讲,不仅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还可能会变为政治课,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第四,德育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空洞乏味。 德育教育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实际结合起来。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第三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点很重要,教育不应只是落实在口头上,并不是你引导了就完成了任务。要让学生感受领会,并形成在自己的理想信念、行动之中去,这才是真正进行了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我们绝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只做表面文章,例如有些老师不管什么课,教什么内容,都要说几句大道理,好像就完成了德育教学目标,这是纯粹的形式主义,百害无一益。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真正的领会在心里。比如在讲《黄河颂》一课的时候,如果对学生大讲特讲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怎样学习,这一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如果让他们谈谈他们的见闻,谈谈他们见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他们一定会口若悬河,乐讲乐听,进而产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然后再来热血沸腾的朗读《黄河颂》,学生会产生一种努力学习建设好祖国的美好愿望。这就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第五,思想教育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要持之以恒。

  许多老师对德育教育的随意性太大,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来了兴致,不管课文是否适合,就生搬硬套,没了兴致,就只注重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利的,一是使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只重积累,而缺少感悟和领会。二是教师也不能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影响教学效果。语文学科更适合德育教育,因为语文教材存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古今作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要经常性地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的领会这一点,才能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绝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所以,我们要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学会如何做人,在社会中全面发展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考场作文速成技巧    下一篇: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