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的表达,在教材中的功能主要有储存地理信息,简单地理表述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变理性认识为感性材料。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本文紧密结合地图的特点,论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地图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巧妙地应用地图,使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应用

  要学好一门学科,关键在于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掌握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也是如此。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始终与地图相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的表达,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它在教材中的功能主要有储存地理信息,简单地理表述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变理性认识为感性材料。教学中如果地图应用得好,就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地图的重要性,还要注意怎样使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得为地理教学服务。下面我就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地理教学中怎样巧妙应用好地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的重要性。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地理教师一般只强调于课本文字知识的讲授和解读,而忽视了地图的应用,配发的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更是成为摆设,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也不重视地图。新课改课本的一大特点就是将文字大量删减,这样一来地图就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不同的角度看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应用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初中地理教材配置了各类直观、形象、生动的地图,借助这些图,还有地球仪等直观教具,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应用地图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地图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常用工具,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地理知识的第二源泉。阅读和分析地图,学生可以直接从图上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位置、地理范围、地理分布及其特征、规律等,比口头讲授或是阅读课文更形象,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中国政区图,然后在空白的地图册上按照一定的方向填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记忆这20个国家,还能让学生了解它们与我国的位置关系,比单纯的文字表述效果更佳。

  1.3应用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在地图中,不同的地理事物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表示,这就是图例。图例的设置就是人们形象思维的结果,而认识图例就体现了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有的地图比较简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图例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例如,用中国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时,结合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引导学生头脑中出现这样的表象:高山流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水流很急,到平地时水流变缓。最终得出长江在山区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水流平缓,可以航行,有利于灌溉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1.4应用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相互联系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把所学落实到地图上,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对地理图象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多角度地对图象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以准确理解图象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课时出这样的题目:①运用地图,指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东西铁路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各经过哪些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主要河流和重要城市;②运用地图,指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所经过的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以及沿岸的重要城市,等等。由于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也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和复习地理知识,养成了运用地图的习惯,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地图,就觉着地理很难学习。

  1.5应用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

  由于地理事象空间分布的广泛性,使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地理事象都进行亲自时实践,地图正好迎合了我们的需要。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和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编缩成人们可视的平面图象。学生可以在地图上看到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丰富的资源等等,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

  2.地理教学中巧妙应用地图的方法。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理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地理教学的最佳效果,怎样巧妙地应用好地图,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2.1紧密结合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进行教学。

  教学挂图在地理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图幅大、符号粗重明显、内容丰富而层面较多等特性。课本插图是地理教材的一道主线,插图和课本内容协调一致,便于图文对照,针对性强,具有目的明确、内容简明、主题突出、形象直观的特点。地图册是由一组内容较完整,有一定系统的教学地图汇集而成,它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工具,而且也是学生课外的参考读物。地理教学中把这三者紧密结合,在教学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形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教师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和文字说明,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阅读地图册,使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区别。最后让学生在填充图册上填出我国的各个地形区,巩固所学内容。又如:讲“长江”一节时,在挂图上指出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度,流经省区、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和位置之后,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三峡略图”两幅插图,并阅读文字注释,这样,学生对长江上游特点和长江三峡的位置、排列次序等等问题,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最后同样在填充图册上检验学习效果。由于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学生对学过的地理知识,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

  2.2认真设计地理黑板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板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的略图。板图图形简单,内涵丰富,运用灵活,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中国铁路分布时,针对中国的铁路繁多成网络的特点,找出主要的铁路干线(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在黑板上先画出东西方向的四条铁路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再画出五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太焦—焦枝—枝柳线、宝成线),在画南北干线时,与东西干线的交通枢纽同时标出。并要求学生跟着画,教师边讲边画,画完讲完。一幅简单明了的中国铁路分布图跃然黑板上。这样讲课,既有效的节省了讲课时间,又使教学内容重点鲜明,达到化难为易,精讲多练的目的。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精神振奋,记忆效果好,学到的知识要比听老师单调的讲课学到的知识要深刻、牢固,也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应用地图时一次不宜提出较多的观察目标。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太过复杂的地图,过多的读图目标,不但容易分散注意力,还增加了读图难度,容易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一一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以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有层次地分析问题。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一一解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习能力。

  2.4利用地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同学们很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这时可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大?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总结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部分位于热带。再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较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然后适时引导学生得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这样深入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地图可以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应用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营造富有美感的地理课堂    下一篇:初中地理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