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现代诗的朗诵技巧漫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3-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朗诵的含义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朗诵的意义

  1、增强文章理解力,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推动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深刻地体味语言词汇的精妙之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提高个人人格素养。

  三、朗诵前的准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深刻领会文章表达的主题。常见的有: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离愁别恨等。

  3、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感情基调主要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

  4、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四、朗读技巧

  1、掌握正确发生方法:不要用嗓子喊,用丹田气。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呼吸很浅,不能用于朗读。朗读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朗读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声靠气传”。,从而达到胸腔、鼻腔、头腔共鸣。

  2、把握朗读节奏“八字”法:“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轻重缓急”(字词的轻重、语速的缓急)

  ●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比如,《再别康桥》的语速要慢一些。《十月的祝福》则速度要快一些。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

  ●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⑴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⑵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调。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⑷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3、使用普通话。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4、投入真情。朗读时,使读者、作者与文本融为一体,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而不能在那里“挤”情、“造”情,矫揉造作。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5、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你必须想象着自己真的在寻找周总理,想想着真地听到、见到有人告诉你周总理在哪里。

  五、技能训练最后一声呼喊

  (一)、指导学生确定朗读环节。

  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而写。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死亡学生和已经核查但尚未宣告为死亡的失踪学生共有5300余名,受伤学生中,目前已评残并发证的有500余名。

  第二步领会文章表达的主题:作者以一位已遇难的女学生的口气,写出了在自己遇到生命的安危时,仍然牵挂着同伴的生命,并且理解和支持爸爸妈妈先救他人的感人精神,读来催人泪下。同时也为女孩子及其爸爸、妈妈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所敬仰。

  第三步;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声调低沉、语速缓慢,感情凄婉但又有催人向上的激情。

  第四步熟读全诗,理解文意

  (二)、先指定一学生朗读此诗,后老师范读。后老师随说明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生体味后指定学生朗读。

  1、学生朗读后,其他学生评价打分,老师点评。

  十月的祝福

  (一)、指导学生确定朗读环节。

  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 :这首诗为国庆55周年纪念日而写。1949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作主。5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诗人怀着无比激动和骄傲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第二步领会文章表达的主题: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50多年以来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并以饱满的激情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第三步;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声调激昂、语速较快、感情热烈、奔放。第四步 熟读全诗,理解文意

  (二)、先指定一学生朗读此诗,后老师范读。后老师随说明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生体味后指定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后,其他学生评价打分,老师点评。

  六、自由朗读、体味《再别康桥》、《祝福我的祖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下一篇:如何激发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