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学习要让学生读懂课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这里,我想再次强调: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读是基本、基础,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的唯一通道。要“读懂课文”,首先你就得去“读”——或默读,或诵读,或朗读;三五遍不够就八九遍,旧书不厌百回读。总之要让学生多“读”。再说,有的文本是需要我们一生去理解,比如说《论语》《老子》,你十多岁有十多岁的理解,二十岁有二十岁的理解,六七十岁有六七十岁的理解。那么,“读懂课文”包含哪方面的内容呢?下面举例说明:

  首先要读懂标题。比如说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学生仅仅知道“俗世”是“民间”,是“世俗”是不够的。既然“俗世”是“世俗”,那为什么冯先生不把标题拟成“世俗奇人”而要拟成“俗世奇人”?“俗世”与“世俗”的区别在哪里?“俗世奇人”又好在哪里?这不仅要学生去读题,更得要学生去认真读文了。多读几遍,多思几回,读思并重,自读自悟,加之教师引导。原来,“俗世”是名词,落脚点在“世”,“世俗”是形容词,落脚点在“俗”;“俗”对“奇”,“世”对“人”,“俗世奇人”,对仗中显示出一种语言的形式美;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精当、精炼、精美的标题在于它总领了全局,涵盖了全篇——文章就是围绕这样的标题写出了这“世”“俗”在何处,这“人”“奇”在哪里的。要读懂标题,很多时候不仅要读标题本身,还要读文本本身,通过文本的“读”去理解标题的玄机和奥妙。很多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教学开篇解一下题,从此就置题目于不顾了,这样做很可惜,没有充分利用好课文资源,没有真正地读懂标题。要知道,一篇文章就是作者的“儿子”,而文章的标题就是给这个“儿子”取名字,作者对自己的“儿子”是饱含感情的,对自己“儿子”的名字——标题,自然也是情深意重!就像这“俗世奇人”,它表达了冯先生对这“俗世”的怀恋与追思,对这“奇人”的赞叹和欣赏(注意:冯骥才先生是一位古文化保护者)。而我们的语文学习,长期忽略对标题的审视和领悟,学生写作时不胡乱拟题才怪?

  其次要读懂作者。我们常常看到的课堂教学是这样:作者介绍“大而全”——从出生年月到生平简历,从创作思想到出版作品,很多时候是一闪而过(用课件的画面切换极快),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设置这一环节?这样的作者介绍又有多少价值可言?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者介绍应该是这样的:这一文本写作之时,作者的生活境遇、生活环境、心情感受是怎样的?(注意:有大环境、小环境之别)同样是朱自清,在清华园里写《荷塘月色》和在北平回忆浙江春晖白马湖(散文《白马湖》),心情是不同的(注意“白马湖”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环境)。而写作《背影》又不一样。读懂作者不是读懂一个概念式的、简单而没有变化的作者,而是一个此时、此地、此情、此境的作者。所以我认为,与其简单而没有变化地去介绍作者,或者转换成学生去读作者介绍,还不如让学生去读一段作者写作此文时心情记录类的文字。如果这样一段文字都没有就不如干脆省去这一环节,直接进入文本的学习,去“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了。

  最后要读懂正文。读正文应该一段一段地读,特别是初中生,初一开始就要打好这个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初二初三直到高中就好办;这个基础没打好,高中生拿到一篇课文也无从下手,既理不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也不明白文章的段落用意,更不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瞎子摸象,一筹莫展,要深入文本谈何容易?所以,从初一开始,或者说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应该养成一段一段地读文的习惯。如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比如小说教学,一开始就是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人物的就把写人物的段落找出来,情节、环境的就把时间地点找出来,如此“抽筋扒皮”就活生生地把一篇课文给“宰”了。要知道,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一个高中学生毕业了,不会读书,没读会书,没读懂书,这跟阅读行为(即行动目标和行动程序)没做好大有关系。规范行为,强化意识,形成习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试举一例。最近,我和学生读鲁迅,读《祝福》。小说一开头就一句:“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为什么说“最像年底”?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写鲁镇人们忙碌“祝福”、“我”寻亲访友,用意何在?是如“教参”所言“为祥林嫂悲剧的发展,提供了背景”“预示了主人公悲剧的必然性”吗?这就需要学生细细阅读,慢慢深究。学生只要细心去揣摩文中隐伏的语脉,是不难发现作者的真正用意的。第一自然段写鲁镇新年的气氛、鲁四老爷的顽固昏聩,突出的一句是“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第二自然段写“我”寻亲访友、鲁镇“祝福”忙碌,突出的一句是“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而后总结:“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联系第三自然段作者刻画祥林嫂外貌的“改变之大”句,就可以发现,一二段写“没有什么大改变”正是为第三段写祥林嫂的“大改变”伏笔。作者“字取于此,义发于彼”,你不多读几遍、细心揣摩,能“识”作者之良苦用心?

  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什么学段做什么事。小学高年级段到初中,是一个人自主阅读的行为养成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尽量培养成为一个“理想读者”,即一个具有阐释文本能力的人。这“尽量培养”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讲字当先”“问字当头”以及学生假模假式的小组讨论,而是“读”是学生在“读”,“思”是学生在“思”,“问”是学生在“问”,“讲”是学生在“讲”,是学生的“读字当头”“问字当先:“读思并重”“自读自悟”。这“理想读者”不是只能记忆几个生字生词、几段精彩文句,或把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死记硬背一些段意、文章主题的人,而是一个具备阅读能力,即会读一篇文章、读懂一篇文章进而会读一本书、读懂一本书的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下一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