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以语文教学为例:
首先,抓住课题质疑。抓住题目,常能迅速入文,找到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的层次,进而领会课文的思想。因此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为逐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看标题是什么结构,中心词是什么,重点应该写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教学说明文时,就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切入。因为,有的题目点明了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有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和中心,如《南浦大桥上的全国之最》;有的题目指出要说明的哪几个方面特征,如《死海不死》。
其次,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如阅读《死海不死》,抓住“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两个设问句,便可以把握住说明顺序:先介绍了“死海不死”的现象;然后,介绍了“死海”之所以“不死”的原因;接着,进一步阐述与分析“死海”的成因。这样按由现象到成因的逻辑顺序便十分清晰了。这些刚开始时是比较难,学生若不能回答,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
第三,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告诉学生文章哪些地方的词语和句子是关键词句。比如描写事物的定语和动作的状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议论文中过渡的段落等,看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 一句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此外,还可以从“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质疑。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孔乙己》一文“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一句该如何理解?
二、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数学课堂教学“平均分”。
出示例题:把8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1)想一想,分一分。用圆片代替桃子,想办法分一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2)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
(3)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讨论分的方法的异同。
在此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取感性知识,去尝试、比较、分析,从而自主探究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操作方法。
三、拓宽学习视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改提倡“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因此,教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设计拓展延伸内容,既可拓宽学生视野,又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例如,春风吹拂、杨柳吐绿使我的心不禁一动,这不是一个培养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好机会吗?于是,语文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一次作文训练:走进春天,以“春”为话题作文。一周后,不同题目、不同内容、不同主旨的作文交回来了,优秀作文比例明显提高,精彩语段更是举不胜举。讲评课上,不时爆发阵阵掌声。这次作文训练,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我在上《社戏》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与当地传统“莲花古会唱大戏”进行比较,再一次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提供想的机会,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1.大胆猜想。
让每个学生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数学课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们争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途径。
2.充分思考。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数学课上教学分数的认识后,我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教给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预习时要做到“三读”:初读划出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读欣赏品味,找疑问。预习中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上网或查资料寻求解决,还理解不了,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好一篇课文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积极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过程。每个学生课上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读书、思考、质疑、讨论、解疑,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都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疑难问题别人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是怎样点拨的,自己是怎样思考的。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改革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试这个评价方式外,还应收集一些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比如:语文教学之余,编订《练笔月选精品集》,每月收集学生的优质日记、作文,编订成册,班内交流。可使入选作者获得成功感与自信,又为未入选的同学树立了身边的榜样,有力的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针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不同情况,及时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鼓励表现不够积极的同学。更注重评价学习小组,关注小组集体进步,形成小组竞争,促使每个同学为自己为小组自主学习。每学期评出 “发现大王”、“提问标兵”、“分析能手”、“决胜将军”,对他们进行大力表彰奖励,并给他们佩戴相应的胸卡,使他们成为受全校学生关注的“校园明星”。放假奖励时,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加排队,奖励优秀学生与进步学生,并奖励优秀小组,平时课堂上表现好的小组,人人受奖。
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对“自主学习”的“自主”把握好度。一味追求“自主”,课堂也许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导向,反而出现“放之失度”的现象。所以,教师绝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教师上课不讲或只用很少时间去讲解、点拨,意味着师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善思、勤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要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拓宽学习视野,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供想的机会,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