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迁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3-0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 迁移语文教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和“触类旁通”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时习旧闻,而每有所新得”的主张。所有这些,都是先人对教育效果的目标追求,究竟学生如何能“闻一”而“知十”,“习旧”而“知新”,教师如何能“以教”而“不教”,是当时的教育家所无法解决的。一、“迁移”的概念

  近代,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深入教与学的领域,教育心理学对“迁移” 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甚至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实践证明“为迁移而教”已在语文教学中被普遍认可,说明掌握“迁移”规则,运用“迁移”规则,就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创造、创新思维的今天,重视知识的“迁移”,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

  二、“迁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教育的目的不限于知觉或记住某些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而智慧,技能是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掌握了概念和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之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情境,才能证明他已经掌握了要领和规则,即“迁移”完成。一旦这样的规则被掌握后,又可应用于范围广泛的具体情境,解决新一类同一水平上的问题。就这样循序渐进,不断将已习得的概念与规则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并产生新的高级规则,是智慧技能的最高水平,这就是教育所追求的“为‘迁移 而教”的理想境界。既然“迁移”是达到学生获得智慧技能最高水平的必然途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一认识规律,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文科教育不如理科教育在知识的上、下位规则上那样严密,但仍然有自身的规则可循。在教学小学语文《秋天》这一课时还不到南方的秋天,如何上好这节课呢?我想到了知识的迁移。经过三年的学习,孩子们以“秋天”为主题的课文古诗学过不少,如:《秋姑娘的信》《北大荒的秋天》《山行》《秋游》等为了让他们更能体会文中的内容,我将这些课文,在学生学习古诗的时候,进行了串连。

  从开篇进入,就是以秋姑娘的信中的话开始的。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他的朋友写了信,可是谁能当邮差给他寄到朋友的手中呢?孩子们都说是秋风,秋风到了那些地方呢?请学生自由读诗歌,学生归纳出田野、牧场、果园、小路、树林。在不同的地方秋风的到来都带了了什么呢?学生反复品读诗歌小节。

  1、在果园它给果实换了衣衫,还有什么果实诗中没有写呢?启发孩子们续写了诗歌小节,拓展了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在田野它给玉米带上了红缨,使高粱涨红了脸蛋。此处,引入了《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使学生想象着原野的丰收景象,体会着诗中蕴含着的喜悦。结合这样的情绪,为理解那句“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我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里不将秋光比作美丽的露珠?《小露珠》中的小露珠可美得很呢!”因为学生有了情感的基奠,自然提到了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难点就迎刃而解。

  3、秋风儿在牧场给牛羊加了肥膘。结合《草原的早晨》中的那句“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民的歌声。”来体会牧民的喜悦。

  4、秋风将树林染成了金色和红色。自然就引入《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秋风来到小路上,将花香带到空气中,将小草染黄了。

  全诗结尾,回归到的一段。“为什么秋日会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会更甜更好?”

  有了1-5的铺垫,学生思维十分活跃。秋日红,因为枫叶、红缨、红苹果、柿子、红枣……映衬的;因为人们丰收兴奋的红脸映衬的;因为秋高气爽,日头红……

  空气甜,是因为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和野菊花的花香;因为高梁酒香甜的酒气;因为果实那甜甜的味道;因为丰收使得人们心中甜丝丝的……

  当请学生选取秋天的纪念品时,更是花如诗文“采摘野菊花,将秋天的气息留在我的心中”“捕只美丽的蝴蝶,让如花的生命在我的记忆里”……

  教学中应尽量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的和分化的认知结构,这是促进知识迁移的有效的方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学案例透视的理论走向及其实践探索    下一篇:关于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对策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