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生发展观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
      本文主要从新课程提出的学生发展观入手,倡导作为学校组织应该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发展,并就怎样研究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办法。一要定位研究人员,把学校组织中的各类管理和服务人员都定位成研究学生发展的成员;二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给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机会;三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办法;四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将关注和研究学生当作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促进学校育人环境的改善,使学校成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文化场所。
      【关键词】
      新课程    学生发展观    关注和研究

      加里宁说:“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英国教育家罗素也曾说:“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根源。”是的,真正有效乃至高效的教育,不仅是充满知识智力因素的教育,更应是充满心理情感互动交流的教育。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变,也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契机。过去的学校教育只关注学生外在表现,很少关注学生内心变化;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只关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不关注学生未来发展趋向;只关注学生学到多少知识,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讨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情感、个性,以期培养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一、定位研究人员
      马克思说,社会是人的社会。这说明了社会的存在要以人性的正常需求为基本要素。同理,学校是学生的学校,也旨在强调学校的存在要符合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学校组织中的每一类人都应该从自身的职能角度来关注研究学生,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成长条件。不只是班主任有必要深入研究学生,科任教师、校长、管理干部都有必要,甚至食堂炊事员、宿管人员、卫生管理员都有必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兴趣习惯、情感好恶等等。当然,由于教师处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现场,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良性健康地成长发展,因此,新的学生发展观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研究学生发展状况的主力军,关注学生思想发展变化、心理情感健康指数,才能创新课堂教学。此外,其他工作人员如食堂炊事员也应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营养需要进行科学配餐,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宿管人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住宿环境,以增进学生身心愉悦之感。
      二、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学校的每位工作人员要笃信“学校无差生,学生有差异”的现代教育理念。因为在这个多元发展的时代,好多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其成就反而比在校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出众。家长花重金把孩子送到学校,目的是让孩子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差,学生也不愿意听到自己比不上别人的评价,因为这样的评价与暗示抑制了孩子们的差异性发展,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发现孩子们的个性、特长与潜能,并相机诱导给予不同层次的教育。
      正如冯恩洪教授在一次全国德育工作会上的演讲中所说:“陈镜开和陈景润,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英名录上,陈镜开是一位国宝级人物,因为他以自己的强势智慧为国争光,在举重运动中,九破世界记录,创下了空前壮举。陈景润的数学逻辑智慧非一般人能比,他做哥德巴赫猜想离成功只差半步,只可惜身体不好英年早逝。我有时胡思乱想:这两人都姓陈,那么把他们颠倒一下怎么样呢?从智育方面培养陈镜开,让其算哥德巴赫猜想;再从体育方面培养陈景润,让其练习举重!当然这种推理近乎荒唐,也就是说,陈镜开做不了陈景润的事,陈景润做不了陈镜开的事。但是我们国家既需要陈镜开,也需要陈景润。”
      由此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缺乏的是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发现和研究,我们的教师往往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所以,我们要提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导航奠基。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
      教育是研究人的科学,学生的情况是教师教学管理的依据,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取得成就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位教师对学生一无所知,甚至叫不来学生的名字就去给他们上课,那么他可能会上一堂很漂亮的课,符合一切一般性的教学原则,但就是不符合一条——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要使具体的人发生变化的教育。雅斯贝尔斯也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所以,教育教学要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普遍要求课堂教学中应缩短老师的讲授时间,多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最讨厌教师拖堂和未打铃提前进教室讲课。可就这么简单的要求,我们的老师却置若罔闻,无法满足学生的请求。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到民主、科学的管理教学。我们要像医生学习,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症开出实用而有效的药方。教师讲课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好是先调查摸底,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管理办法。
      四、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
      关注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很多,其中观察法、谈话法、倾听法、调查法、分析法无疑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1.观察法。赞科夫说:“要善于观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环境变化,并且以相应的方式采取行动。”其实观察学生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要全面具体地观察所有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活动中的表现、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以及日常行为方面的表现等等。对观察情况要及时做好记录,并整理归纳、研究分析观察材料,之后做出相对准确且行之有效的结论判断。比如教师不去宿舍看看,就不能了解学生在宿舍的生活;不去食堂走走,就不明白食堂打饭排队的必要性;不去操场转转,就不知道学生爱好哪一项体育运动;不去图书管查查,就不明白学生喜爱哪一类书籍。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心理、性格、爱好、品德、欲求等内在因素的外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心中有数,自可育人有方。
      2.谈话法。谈话法是弥补观察法的不足,进一步获取学生潜藏信息的方法。谈话法是把师生放置在同等位置上进行无障碍交流、沟通、碰撞,以期在心理、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方面达成全融性互动。谈话方式有很多,可以与学生随便聊天,可以采用谈心式谈话,也可以突击性谈话,可以是个别沟通,也可以是群体互动等等。总之,谈话沟通目的是要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在同一韵律上脉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谈话交流恰恰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互动而采用较多的一种艺术方法。
      3.倾听法。要关注和研究学生就得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充分表达对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的看法,对事对人的认识,对社会各方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戴尔•卡耐基的说服原则之一,就是“多让别人说话”。试想,如果教师上课不倾听学生的意见,怎能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效果;政教管理干部不倾听学生的意见,怎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教研部门不倾听学生的意见,怎能设计出合乎学生味口的研究课题;食堂管理人员不倾听学生的意见,怎能满足学生的饮食需求。某语文教师给高一学生布置有关“地震灾害”的作文,部分同学没能写出真情实感,也没有援引实例,教师便大发雷霆,认为学生无动于衷,太过冷血。理由是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为之哭泣,整个中华民族都为之忧伤。有位同学适时解释说:“我们住校生平时很难看到新闻,好多新鲜事都是道听途说的。只听说近日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再没有听到或看到更详细的内容,根本不了解地震的灾害有多大。”难怪学生写不出极富情感的文章。如果教师不倾听学生的情况,只是逼着学生重写,即使再写十遍也写不出情感真挚的文章。同时倾听法比谈话法更能培养学生自尊,让学生健康地开放内心世界。
      4.调查法。采取问卷调查、抽样座谈、随意接触等形式,了解学生心理欲求、学习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施教前后应主动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或查漏补缺、及时跟进,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现状组织教学、开展教育,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求学与成长要求。一位英语老师讲,某学生英语成绩特别差,怎么教都不开窍,可别的科目十分优秀。听后,我觉得此生智力应属上等,就找他进行调查询问。他说:“我真的很努力,可就是没有效果,我自己也十分苦恼。”随后,我又调查了班内的其他同学,大家都说这位同学从来不大声朗读英语,也不提什么问题,只是盯着课本看。也许这就是他学不会英语的症结。调查并没有多么复杂,有时随意接触就可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5.分析法。可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也可借助心理量表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及时汇报任课教师或管理干部,让每位教师或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或目前动向,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2008年下半年我校科研处对学生进行了有关师生之间关系和课堂教学的调查问卷,其中几个问题所得结论用图形标识如下:
      你认为老师了解你吗?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你期望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科研处将这些数据分析印发给每位科任教师,教师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非完全独立、毫不相关,有不少教育教学现象需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多管齐下才能得出正确有效的针对性策略。
      总之,学校教育是研究人的教育,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而学生的个性、心理、情感、欲求、品质等心性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法国作家沃维纳格里说:“藐视人性是人类理智的一个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关注学生,要研究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用心施教,用心研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发展,教育才能发展,我们的祖国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下一篇: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