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23-06-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趋势,社会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源泉,只有回归社会生活进行教学,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焕发活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进行“生活化教学”改革,教师要在课题教学中尝试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相适应; 以开发和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为中介,充分利用教育对象身边的材料和人生体验;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学改革;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7)08-0134-02

  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zx.2017.08.063

  教育紧密地联系生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下,现实的教育教学偏重于“分数教育”,然而道德

  可或缺的内容,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基础教育无与法治课却是我国对中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的主

  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是初体课程,扮演着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

  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改革的趋势,社会生活是道德要角色。近年来,素质教育呼声很高,但在实际的

  与法治课的源泉,只有回归社会生活进行教学,才教育教学里,迫于考试成绩和各种指标评比的压

  能使道德与法治课活力四射,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力,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及达到各项评

  海洋。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活建构的理念,坚持“以优指标,形成了分数的高低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师生关系,不断推生能力高低的思想。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了能否

  动教育生活化教学潮流的发展方向。上一所好的高中。为了追求高分数,教育就有了填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鸭式的灌输理念。堆积如山的作业和考试,学生只

  “生活化教学”是将广大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能拼命地埋头苦干。而成绩不好或者纪律差的学

  生活作为教学活动的施展平台,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生,会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不平等待遇。这样

  投入各项实践活动情景,并把教学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教育已经摒弃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形成了分数至

  发展目的,从生活细节学习技能,又以之指导生活,上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本身也存在着问题,让自身的发展在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中学生主要是从教材上获取知识,教科书在很大程使自己的情操得以升华。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教材编写内容脱离了教育

  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道对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教育对象所接受的程度范

  德与法治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围。教材中有些观点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

  的成长需求和生活经历,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和实践较大的出入,不少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教育对

  为基础,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方式组织和表象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理想的道德生活蓝图,而

  述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合理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缺乏现实感。而且,有一些内容比较滞后,材料比

  对教材内容整合优化,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较陈旧,有一些内容甚至脱离了现实的生活。

  识、体验与践行。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动中学习、体验和收获,使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七年级上册教科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其教

  一起。学内容都紧密地联系着生活。在讲授《美好的青

  二、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春》时,笔者首先请学生集体欣赏《小小少年》歌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分数考核代表绩效的情况曲,通过运用歌曲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

  [基金项目]2016年河池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SJ2016018) ;项目负责人: 莫素斌; 指导教师: 黄勇樽。

  [作者简介]莫素斌(1993—),女,广西灵山人,河池学院政治与历史化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学生。

  [收稿日期]2017-02-27

  134

  思考。欢快的音乐节拍体现了美好的青春,歌词体现了成长的烦恼,同时也点明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为什么“小小少年”很少有烦恼,却随着年龄增加,他的烦恼也慢慢增加了? 小小少年有什么样的烦恼呢? 面对烦恼又应该怎么解决呢? 这种情境的创设主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以歌曲导入能活跃课堂气氛,而选择的歌词内容能使学生结合自身来思考问题,真正回归到了实际生活。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的第二框题“学会自救和求救”中,教师先搜集好一些自救和求救的常识,而让学生搜集一些同龄人遇到过或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并了解解决问题的原则、知识和技能。当面对地震、火灾、溺水时应该怎么办,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办法。例如家里发生了火灾,应该怎么办? 有什么样的逃生方法? 当遭遇到他人对我们实施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进行自救和求救? 这些情况都是我们身边很容易接触到的,而列举身边的例子更能让学生认识到危险无处不在,从而更能体会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和提高自救、求救的必要性。而“学会自救和求救”的导入是利用新闻、时事热点,因为教材中展示的社会事件和列举的生活实例有很多,但与瞬息万变的社会还存在脱节。中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求知欲,渴望了解学校以外的新鲜事。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科书,密切联系课堂知识,针对教育对象感兴趣但又只是似懂非懂的社会热点话题设计教学,积极引导他们认真整理、分析、思考、讨论、交流,这不仅能增强师生互动关系,更能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和热情,也能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理念,加强道德与法治课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正。首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

  养,与生活化教学相适应。在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仅要在入职前通过学习获取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要在走上教师岗位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结合社会

  生活实际,不断反省、感悟。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丰富生活阅历,为实施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奠定牢固的知识与经验基础。教师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将以往简单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将传统的灌输教法转变为多元开放且灵活的教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然后以开发和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为中介,关注重大时事和新闻,将学生关心的热点引入课堂; 充分利用教育对象身边的材料和人生体验,将其作为生活化教学的资源。其次,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应以教育对象为主体,不能只是填鸭式地灌输,应组织他们经常走上讲台,多参与到课堂中来,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成为教育对象亲身经历体验的历程。而实践活动的主要模式有学生互助合作、角色扮演、情景式和社会实践。最后,实施生活化教学就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应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既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又要有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有定性评价。而且,在具体的评价中,我们应该体现教育对象在评价中的主人翁地位,重视教育对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还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这也决定了我们无法置身于生活之外,去开展那种无视现实生活变化、漠视人们生活需要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那样的教育忽略了人的生活意义,必将遭到生活的抛弃。因此,我们应当摒弃“知识本位”“教师本位”的传统观念,摒弃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彰显道德与法治课在生活中教学应有的魅力,更好地发挥其德育课程的魅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例谈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主题情境的来源    下一篇:例谈生活化情境在《合作有智慧》一课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