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创造充满灵动的阅读课堂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通过教师点拨、启发、激励,让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充满灵动的阅读课堂,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肩负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巧引妙导,燃情激趣启童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唱歌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始应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形成阅读期待。有位老师执教《蕃茄太阳》时,为了激发学生读文兴趣,导入新课时先播放儿歌《种太阳》,板书“番茄太阳”,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课题要用‘番茄太阳’?为什么‘番茄太阳’要加引号?”。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就明白了,原来番茄太阳就是美丽、善良、乐观、充满爱心的盲童明明。《孔子游春》,我在导入新课时就触及重点,为学生理解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和谐动人的情意打下伏笔。导入新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孔子的“仁和”思想制作的大型舞蹈,展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自然板书“和谐”,引领学生阅读孔子“和谐”理念充分体现的《孔子游春》一文。新课伊始就让学生直奔主题,走进文本。有位老师执教《爱如茉莉》,导入新课时,从“爱”字入手,通过“轻声”、“大声”、“深情”……不同语感状况下读“爱”字,创设了情境,营造了氛围,让学生感悟文字的“冷暖”,品味着 “爱”字走进文本。课一开始就让我们闻到了宛如茉莉的课堂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了耀眼的火花,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充满智慧的导入让课堂有了灵性。

  二、放飞心灵,读中感悟润童心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堂上我们应充分重视读的训炼,在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上,建构阅读话题。教师通过自己对文本深入的解读,独特的感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章字里行间,走进作者的心灵。教师站在文本之中教语文,使阅读课堂充满神气、文气、灵气。

  我在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时,首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读文本,让学生融入作者的童年。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在读的过程中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在读中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又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赶海》,我设计了多次范读和学生自读的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想象赶海的意境美。自读文本,圈画找“趣”;精读语句,发挥想像“悟”趣;师生交流品读“追赶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的乐趣。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味过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了出来。有位老师执教《最大的麦穗》,她抓住重点词句“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埋头”、“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用心地挑挑拣拣”、“机会多”让学生探究,揣摩,在品读中感悟深刻道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爱如茉莉》中“直奔”一词,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体会,从而悟出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情感——父亲对母亲如茉莉般深深的爱。

  品读感悟,让文本的内涵滋润孩子的心灵。阅读课堂充满着诗意、生命与灵动。

  三、赏识激励,以评促读暖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评价语言情真意切,学生听后必然如临春风,如沐春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像一面镜子,指引学生客观地认识问题;又像一双温暖的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位老师执教《蕃茄太阳》时,通过丰富的评价语言,让学生经历着“情感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当老师引领学生用笔划出文中描写盲童明明的句子,感受明明这个5岁盲童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时,她发现有的同学读书浮躁,急着举手发言,于是说道:“不要忙着举手,你们要到课文的文字当中去认识这位叫明明的小女孩。描写明明的句子,明明说的话,你们要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当她发现有的学生不但划出了描写明明的句子,还在书上写出了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时,她又说:“有的同学不仅划下有关写明明的句子,还用一句话概括,这样才是会读书的孩子!”。为了把学生进一步引入情感磁场,读好文中描写明明的段落,教师又入情入境地设置导语“春天,满树桃花,缀满枝头,可明明却……夏天,当满池的荷花从碧绿的荷叶中长出,可明明却……秋天,当宛如蝴蝶般秋叶纷纷落下,可明明却……冬天,当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可明明却……明明什么也看不见,可明明却要把自己的腿给作者.....多么让人感动!读!”真情的评价语及导语,犹如一把充满灵性的钥匙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明明天真!”、“明明乐观!”、“明明聪明!”、“明明坚强!”、“明明热爱生活”、“明明总是微笑着!”“明明很有爱心”、“明明微笑的脸,就是那颗番茄太阳”、“明明善良的心,就是那颗番茄太阳。.....”听了同学们对明明的夸赞,老师又充满激情地说:“明明身上有的!我们同学身上都有!”。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明明、学生、作者、教师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学生把文本与自己的生活、自己独特的情感也融在了一起。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动的故事、美妙的景色,精彩的画面、曲折的情节……

  教师评价语言充满魅力,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甜蜜了学生;虽不是磁,但吸引了学生。多姿多彩、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语言是触摸、荡涤学生心灵的一溪活水:或是真情的传递、或是真心的欣赏、或是真诚的宽容、或是殷切的期望、或是真实的表达。评价语言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唤醒、鼓舞,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体悟到的是课堂上学生个性的飞扬。课堂上流动着“孩子气”,飘散着“语文味”,生长着“创造力”。如果我们耐心倾听学生睿智的语言,热心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诚心赞美学生创造性的生成,“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必然能拾到一根根“最大的麦穗”。

  灵动的课堂像一首奇丽的诗,给人以诗的意境,美的享受;又像一件件流光溢彩的艺术作品,让人赏心悦目。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尊重、体验、感悟生命,领悟真、善、美。我们将致力于创造充满灵动的阅读课堂,让语文课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青春的活力,展示个性的飞扬。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注重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