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江苏、刘俊林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在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上出了不少好课;但是,不能否认有些所谓开放性的课堂未能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目的性,缺少有效的调控手段,或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些文章,因而与新课改的要求貌合神离。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理清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与其他要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目的性的关系    语文课堂的开放应是一种有目的的开放。语文课堂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课不管怎么上,我们总得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这一节课应该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有哪些收获。让课堂变得开放一些,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淡化教学目标,而是要改变以往僵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下,以更好的学习方式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说开放的语文课堂是风筝,那么教学目标应成为拴在我们手中的那根线;线断了,风筝也就只能随风而去了。  有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忽视了“目标”这根线的作用,一味追求所谓的开放,结果使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凡,却让学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收获,使教学目标沦为摆设。当花哨的多媒体、矫情的歌舞、强词夺理的诡辩充斥语文课堂的时候,语文课多少会给我们一种变味的感觉。回顾这样的课堂,除了几个噱头、几片掌声、几阵哄闹,又剩下些什么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并不是老师们没有目标意识,而是我们教师潜意识里存在着功利之心:希望通过一些表面的开放,取悦于好热闹的学生,取悦于来听课的同行,以博取一点积极的评价,沾上一点“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名分。从本质上讲,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是一种教育投机主义。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只有坚持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个前提,才能保证语文课还是语文课,而不是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诡辩课,乃至杂烩课,才能保证语文课堂的开放是真正的开放。    二、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的并、放性与有序性的关系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发散型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的有序性要求并不悖离,因为,语文课堂的开放决不是意味着“放鸭子”、一盘散沙,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能驾驭课堂,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课堂既开放又有序。教师驾驭不了课堂,导致课堂失控,这样的开放式课堂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课堂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放。  我认为,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教学主题的相对稳定性。②教学进程的相对合理性。③教学评价标准的相对客观性。    无论怎样开放,一堂课的主题应保持相对稳定。开放式语文课堂要求打破课堂教学内容的封闭性,让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的内容溶人到课堂之中,要求教师能够善于引导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拓展他们的视野,放飞他们的思维,但是,这丝毫也不能成为让语文课成为“无主题变奏”的理由。    曾听一位教师讲授《(离骚)(节选)》,教学中这位教师摆出了相当开放的姿态。课堂上教师不仅向学生介绍了“屈原99、66离骚”“楚辞”这些文化常识及《离骚》的写作背景等内容,又向学生介绍了后人在屈原研究方面的情况,并向学生大谈特谈有人认为屈原有同性恋倾向的相关研究,还列举了种种证据,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占用了很长的教学时间。其间教师还亲自模仿屈原行吟泽畔的神态,作了既不人情也不入味的吟诵。整堂课的气氛可想而知:教者眉飞色舞,学生哄笑不断,连听课的同行也被“逗”出几分笑意。可是,这样的课堂能称为“开放式课堂”吗?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离骚》的艺术特色,根本没有感受到屈原的伟大人格魅力;相反,这堂课破坏了学生的审美趣味,糟蹋了中华文化中这一优秀的传统教育素材。这样的跑题课是万万要不得的。  语文课堂无论怎样开放,教学进程也应保持相对合理性。在开放式的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往往具有跳跃性,不可预知性。这常常会打乱教师预设的教学进程和节奏,导致教学活动偏离目标,教学环节之间失去关联,这一步没落实就又跳到下一步。这时,教师不能被学生的“意识洪流”挟持,迷失自我,丧失教学主导权,而要运用教学机智,积极承担起引导者应有的责任,保证教学进程的相对合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的相对客观性也是语文课堂既开放又有序的一个重要保证。随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开放,学生的思维也必将处于一种相对开放的状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事物的看法也必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这势必造成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各不相同的认识。这些认识角度有异、深浅有别、合理度有差异,有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这时,教师不能仅为了维护课堂开放的状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对学生的各种认识一味地加以肯定,而应本着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获得正确认知这一原则客观地对学生的认识加以评价,尤其要敢于对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评判。  诚然,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情感,但如果把“不错”、“很好”、“有一定道理”这类不疼不痒的形容词不分好歹地当作口头禅来念,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教学评价既要“充分发挥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也要充分发挥其诊断、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要敢于评价,敢于纠偏,善于引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另外,一味主张开放而不注重客观评价容易助长学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自以为是,惟我独尊,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等不良品质;而客观的评价则有助于学生形成善于倾听,尊重他人,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真理等良好品质,有助于学生养成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获得正确的认知的良好习惯。  开放的语文课堂只有保证教学主题的相对稳定性、教学进程的相对合理性、评价标准的相对客观性,保证其在有序的前提下展开,才能真正实现开放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实际性的关系  语文课堂的开放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客观实际基础上的开放。脱离实际,脱离具体的校情、学情谈开放是不现实的。这些“实际”是多方面的,如:地区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的素质和个性特征,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等等,这些实际情况无不对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起着现实的制约作用。  在种种“实际”之中,最大的实际是学生的“共同基础”和“个别差异”。“共同基础”是指绝大多数同层次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审美体验、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能够或应该达到的水平或状态。“个别差异”是指学生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品德、知识等方面的差异。新课改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也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为这一对看似矛盾的概念背后映射着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两大根本任务:  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共同基础,使教学活动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并力争让全体学生有能力接受;同时,还要在了解学生原有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教学活动,发展、提升学生的共同基础,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传统教育一直所强调的,新课改仍然不会放弃。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是实现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通用人才的首要保证。  另一方面,新课程又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保证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资质、潜能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大量有用的专才。  课程改革既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又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既强调多样化的课程与学生的自由选择,又强调多样性、选择性只有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个共同基础是基本的、必要的。基础不能保证,多样也落实不了。    高中新课程既要以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为本,同时还要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为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基本教学目标与拓展教学目标的关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背景与个别学生的学习背景的关系。那种在教学中不重视选修课教学或不重视必修课教学、一味注重课本知识或一味追求拓展研究、不考虑学生的个别趣味或只投合个别学生的趣味等做法都是违背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的,是脱离了教学实际的。这样的开放式课堂,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认识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目的性、有序性、实际性等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方面找到正确的方向,收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在“开放”中成长,在“开放”中收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好奇心”引领我们的作文前进    下一篇:新材料作文多项立意示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