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科学、艺术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艺术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也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综观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就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而言,最大的弊端就是“满堂问”。教者所提的问题,要么前后重复交叉,缺乏系统性;要么浅显简单,没有思考价值;要么晦涩深奥,学生无从作答……这些徒劳的提问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提问效果的好坏,已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深入的阶梯,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问题是兴趣的“催化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但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思考问题,迎接学习上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时教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时,教师面带微笑,并热情鼓励;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加以表扬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以礼相待不横加呵斥、批评,引导启发帮助其纠正谬误。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比如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不会回答却抢着回答”的现象,也许这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回答。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循善诱,既肯定又鼓励,肯定他回答问题的勇气,鼓励他下回回答正确。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得知识。[1]

  同时,课堂上的提问,还应起到协调学生情绪、思维和注意力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在40分钟内的心理运动是呈现高低起伏变化的。为此,提问的着力点最适宜安排在课始15~25分钟内。此时学生心理正处在疲势的低谷,注意力下降,适时进行科学的提问,实质是一种强刺激,使课堂节奏发生变化,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避开或消除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保持下去。

  二、提问的语言应具科学性、规范性、逻辑性。

  提问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前进的过程。提问的过程就像是教师带领学生驾着小船,迎风斩浪,顺利到达彼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船长,带领学生前进,给他们指引方向,纠正偏差,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把学生一步步领向目的地。这要求教师设置问题的立意要明确,提出问题的语言要严谨规范富有逻辑。

  首先,课堂提问的目的教师要十分清楚,明确其意义,否则,提问也是徒劳的。备课时,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要研究提问的目的,使每一次提问都有意义。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设计内在意图明确的各种提问,如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组织学生的定向性提问,理解知识的启发性提问,总结规律的归纳式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等等。如:《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品中涉及的内容也不少。开头写到家庭所面临的困难,中间写到父亲对我的关爱,结尾又写到我对父亲的思念。为了让学生学会把握中心,找出本文的文眼,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此问题的设计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文章中心。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是本文的文眼,可见文章的中心是写父亲,写父亲的背影。一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文章的中心。同时告诉学生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其次,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教师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用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要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还有,为了使提问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注意提问的清晰与连贯、停顿与速度、指导与分配、提示与探询。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仔细斟酌提问的语言,问题该如何问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提问的语言应注意亲切柔和,避免死板生硬。要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题,不要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可以常用“我们也来试试,好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独特的想法”等类似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有时还可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等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伙伴,学习的合作者来对待。

  三、课堂提问应该有“度”。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方法贵在善问和会问。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

  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如《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应从角度、难度、跨度、密度等方面去考虑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关联及两者之间的过渡,以便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之目的。

  1、角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也就是问题应有新意和可接受性。教学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提问应当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课堂提问应结合教学的不同环节,分清主次,提出各种问题。提问的着眼点应该是:内容的关键处(教学的重点、难点)、矛盾处、含蓄处、文句突然截止处、题眼处、知识的规律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在意处、作者的深刻感悟处。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

  ⑴抓住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阅读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在《我的老师》教学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曾经最喜爱的老师,是否也像作者一样,曾经也模仿过老师写字,也无数次站在一边默默地深情注视过老师,在漫长的暑假里,是否也在梦里见到老师……这样,抓住课题这个兴趣点提问,以故事理解故事,以情感去体验情感,以这种以己推人的方法,回眸自己,理解别人,认识生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课文。

  ⑵抓住疑难点提问。疑难点是学生容易搞懂而又必须搞懂的地方。抓住疑难点提问,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时,为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这样提问:①“永州之野产异蛇”,异在何处?②作者要突出“之异”中的哪一点?为什么?③捕蛇者为何不肯更役复赋?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讨论、回答,自然就理清文章中心:揭露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罪恶,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这样的提问降低了难度,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从而化解了疑难。

  ⑶抓住发散点提问。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抓住发散点提问,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如《背影》一文“月台送行”情节中,作者望着前去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泪水很快的流下来了。”对此,我提问:“你认为哪些因素使作者望着背影而流泪?”学生回答:1、父亲穿戴“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而自己身穿“皮大衣”,想到父亲节衣缩食供给儿子落泪。2、父亲年老有病,步履蹒跚,行动不便,却“爬上爬下”地为自己买橘子,看到这些而流泪。3、父亲失业、亏本的生活挫折,使作者为父亲今后生活担忧而落泪。4、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心,从此人各一方,因而落泪。这样,在文章发散处置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泪眼中望父亲背影这一行为中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

  ⑷抓住聚合点提问。聚合点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围绕聚合点提问,可以从一点突破,提挈全文,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比如教授《孔乙己》时,学生产生了很多阅读障碍,我针对实际提炼出了两个问题:①为何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②你是如何理解“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乐,但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的?第一问使学生意识到孔乙己既生活窘迫又竭力维护读书人体面的尴尬处境,而且这两点在下文多次照应、点染,在孔乙己出场伊始就勾勒出他的个性轮廓;后一问让学生明了孔乙己是一个可笑可悲的失意人,一个受人嘲讽、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这两个问题都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得以落实,都提纲挈领足以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样提问,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又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抓住模糊点提问。中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带有片面性,有时甚至会出现偏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正确导向,使他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如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当我问:“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时,有一个学生说“祥林嫂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依据是:“当柳妈告诉她捐一条门槛让千人跨,万人踏以后,可以免去到阴司后被两个男人锯成两半的痛苦。祥林嫂就相信了这个老女人的话。可到最后,还是被剥夺了祭祀时动手准备祭品的权利。这难道不是说明了她迷信吗?”我就把这个问题推给学生思考,同时我也作了暗示,在当时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祥林嫂的迷信行为?要求学生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学生一愣,纷纷思考。继而,就有学生回答:“祥林嫂想通过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和平常的女人一样不受歧视,这也是人之常情。”另一学生说:“祥林嫂积极主动地想改变被人们歧视的现状是值得肯定的,她只想做一个正常的人。”接着,另一位学生说:“正是这么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求生欲望这么强烈的人,在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这不是对当时社会的最强烈的控诉吗?”一个问题的答案,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既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又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流,使学生在互动生成中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2、难度。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由“现有水平”向更高层次的飞跃、迁移。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的实际水平;一是儿童在教育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教育的过程不是重在学生已经完成了的发展过程,而在于学生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育,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标,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例如《祝福》一文的教学,可从“我真傻”入手去深刻认识祥林嫂的命运,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第一,祥林嫂认为自己傻,这告诉我们什么?作者这样写能否揭示主题?这样问学生难以回答清楚;第二,祥林嫂为什么认为自己傻了?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变傻了?阿毛不被狼吃掉,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显然,第二种提问化难为易,学生乐于思考,从而深化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跨度。从知识的联系性来说,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跨度,从而使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点得以联系,但跨度不能过于大,过大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的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属于初级阶段,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就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属于“微解答距”范畴。第二级,属于中级阶段,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子”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子”的变化与翻新。这样的问题,属“短解答距”的范畴。第三级,则是高级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属“长解答距”的范畴。第四级,则是高级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无现成方式参照)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属于“新解答距”的范畴。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题的跨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如在《背影》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确文章的线索,我设计了几个有层次性的问题:①文章对父亲描写最多的是什么?②文章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③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次的背影?④文章以“背影”为题有何好处?四个问题解决了,文章的线索也就清楚了。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4、密度。问题应有密度。让课堂充满问题并非意味着一堂课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课堂教学固然要以问题为线索,但问题应有主次与轻重之分,科学与庸俗之别,难易与适度之标。一句话,在课堂应在适当的时候提问,不能将课变成是单纯的“提问课”。如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我就花了整整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孔乙己最后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有死。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并且都有凭有据。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告诉学生从鲁迅的写作意图出发,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孔乙己应该是死了的,并且陈说理由。

  5、广度。提问要兼顾广度,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提出的理念之一。然而,有不少教师往往喜欢提问少数“尖子”学生,而对那些学习成绩教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或答不正确而避开他们,“尖子生”成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常客”。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参与,而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导致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每况愈下,所有这些都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并注意用适当的语言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听,如“请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得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使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责任。

  四、提问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总之,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而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采用多种的形式提问,这样才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同时亦可锻炼学生培养多种的思维习惯。

1、采用引入式提问。引入式的提问常用在新课的开始,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而并不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讲授《孔乙己》一文时,一上课我便开门见山地问:“大家说说‘孔乙己’是谁的名字?”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孔乙己。”我马上追问道:“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于是我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反常”现象沉思起来。我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述课文,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造成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2、采用选择式、比较式提问。选择式提问就是选择最容易混淆和弄错的地方发问,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和认真辩识,从二者或数者之中选出正确答案。比较式提问即用比较的方法提问,如《孔已己》一课中,造成孔已己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是封建的科举制度,如果提问:要是孔乙己没有读过书,他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们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说,他肯定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他心地善良。有的说,他好喝懒做,应该是一个流浪汉。有的说,他可能穿着短衣站着喝酒,在酒店里嘲笑另一个穿长衣而站着喝酒的“孔已己”。有的说,他也许是丁举人的“保安”,因为他身材高大。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夹在“长衣帮”和“短衣帮”之间,在精神上不会受到这样大的伤害。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中国读书人以及中国人民的摧残之深,危害之大。

  3、采用紧扣式提问。紧扣式提问是用一环扣一环的连串问题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连贯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个问题讲完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或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学生既细致地了解了问题的构成,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又有助于养成寻根究底的良好学风。如《囚绿记》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囚”是什么意思?这个答案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字典中找到“将人关押起来”;然后再问:“绿”是指什么?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绿色的常春藤”;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囚绿?他把绿“囚”牢了吗?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叶圣陶就曾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教师的课堂提问宜精不宜多,宜简不宜繁。不断地在课堂中渗透启发式教学,去除掉学生长期养成的上课只带耳朵进教室,只等教师公布答案的习惯,教师只有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选准提问点,并结合学生的认识实际,精心设计提问,以形成问题系列,力求使问题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启发性。

                        

  【参考文献】

[1]龙华《课堂提问方法浅谈》,选自《教育教学论文集(之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余林生《精心设计提问 激发学习兴趣》,选自《教育教学论文集(之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覃汉彭《让学生拥有发言的空间》,选自《教育教学论文集(之五)》,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 示范性教学法在初三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 适时有度,点石有道——审视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评价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