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说”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课中敢说、多说、爱说呢?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采取措施,增强学生说的自信心

低年级学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满足荣誉感,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往往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1、精心设计提问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均有着差异,因此,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到提问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应知道哪些学生宜回答哪些问题。这样,降低了“说”的难度,增强学生“说”的自信心。让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各尽所能,都获得“说”的机会。例如:我在教“9+几”时出示图问:参加新年联欢会,你看到了什么?学生1:有9个小朋友在唱歌,还有5个小朋友跳舞;学生2:台下第一排有7个人,第二排有9个人;学生3:舞台前还有9盆红花,3盆黄色的花。(这些问题比较简单,所以我按排中下生回答)。教师问:你们能根据这些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1:一共有多少人在表演节目?学生2:红色的花和黄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学生3:跳舞的小朋友比唱歌的少多少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适合中上生回答)教师问:你们会解答吗?学生1:问题1用9+5=14;学生2:问题2用9+7=16;学生3:问题3用9+3=12。(解决问题,适合优生回答)再后让学生找出“9+几”的计算方法。

2、及时评价学生的“说”

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人们愉快地力图探求知识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有了这种强烈的求知心理倾向,必然产生相应的稳定强烈的学习动机,这种动力会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努力去探求和获取知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每个学生说完后,心里急切期待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表扬。因此,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用鼓励语言,如: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答得好等,因而,教师应认真听学生的“说”,及时恰当地作出评价,肯定优点。做到恰到好处。

3、采用优点迁移法,消除学生“说”的心理障碍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总会有一部份胆小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自尊心较强,怕万一说错了会被同学笑话或被老师批评。针对此情况,我经常同他们聊天,在一起做游戏,利用休息时间及课余时间采取个别谈心,建立融洽的感情,鼓励他们进步,在新受课时,经常借助一些学生的教答来提示他们,精心设计准备题,起点低,使学生都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说”,稍复习的问题则由优生回答后让他们复述。例如:我在教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根据学生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的知识,注意让全体学生在想、摆、说结合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如:教学8+7时,先让每个学生取出8个圆和7个三角形,想想怎样才能很快计算出得数来?先是要求每个学生不出声地一边想一过摆,进而要求每个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科也是一门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树立起一定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说的兴趣。因此,为了消除学生的这样心理障碍,采用优点迁移法,收到的效果良好。              

   

二、循序渐进,重视复述

所谓复述,就是把别人说过的话再叙述出来。数学课堂中的这种复述,就是模仿性的“说”善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低年级儿童教学语言经验贫乏,因而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弱,常常说话前后颠倒,不合逻辑,不能连贯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说”时应循序渐进,先分析后综合,先模仿,后创造。逐步提高“说”的能力。例:教“9+3”时,为了让学生说出算理,先通过教具演示分析,引导学生依次回答“9和几凑成10?所以把3分成几和几?9加1得几?10加2得几?然后,综合三个问题来回答,归纳出9加3的算理过程:”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所以9加3得12。”此时,如果要求全班学生都说出这一算理过程,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笔者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先请一名中上生复述,最后是全班复述。

通过多层次的复述,9加3的算理过程才能被学生完整地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循序渐进,重视复述,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说”的措施。

三、形式多样,激发“说”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可使人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探究活动,它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以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发展起来的。教学中是很难激发学生“说”的兴趣的。

1、对口令。对口令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它可激起学生“说”的热情。在教学数的组成时,如:“10”的对口令是:教师:我说1,学生:我说9,师生合说:1和9,9和1,组成10。依次说2、3、4、5,学生相应地说8、7、6、5。师生对说也可改为同学对说。在对说口令的同时,辅以击掌,又可增强对口令的节奏感和娱乐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记忆的程度,收到较好的效果。

2、玩扑克。扑克是学生喜爱玩具之一。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把所学的知识寓于玩耍中,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完20以内的进位加后,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各持数学为1到10的10张花牌,每人各出一张牌,说出两数之和及两数差,谁先说正确答案谁就得这两张牌,最后以多者为胜,然后再进行谁先想好谁先说,以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竞赛。低年级儿童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竞赛形式,引导学生去“说”,正符合于学生要“决一胜负”、“分个高低”的心理需要,成为推动学生“说”的动力。

总之,数学课堂应该重视“说”。要面向全体,多说学生的内心话,又要引导学生有话可“说”,这样,才能使学生善说,才能使学生喜欢说,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流光溢彩的生活课堂——简述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下一篇:重视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