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文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一是盲目追求“教育时尚”,将信息技术神化了,为了“整合”而整合;二是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挤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三是公开课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误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成为非常重要的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广大教师更是乐此不彼。这反映了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无可厚非,值得鼓励。但任何事情若过度,就值得商榷了。

 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何具体实现整合,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实际上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误区一:为了整合而整合

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在这种大气候下,很多学校很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很多学校,各学科教师都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

但有些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让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的水平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接、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应因此而迷失方向。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感官材料,从而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并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学生通过形象材料来学习,追求的应是思维学习、高级学习和抽象学习,而不仅仅是感官学习、直观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教学中,若仅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只能得到直观的、平面的感受,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动手测量,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避免在实际使用时出现错误。

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教育时尚”,而不顾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将信息技术神化了。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欠妥的,是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的。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每节课、每门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需要用时才用,不需用时就不要滥用,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误区二: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教与学之间传输信息的载体和辅助工具。在一节课中并不是使用的越多,表达就越清楚,学生就越能理解,教学效果就越好。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忙的不亦乐乎,学生表面上看也兴趣盎然,似乎都在积极参与。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看热闹,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目的和所展示的内容,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媒体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无意注意越多,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受到的干扰也就越大,这很不利于学生接受信息。所以说,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能用一两种媒体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使用多种媒体,教学媒体的运用并非越多越好。

即使使用多媒体,也并非一节课从上场用到下场。若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教师都在忙于使用多媒体,不能集中精力授课,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在教学中适度使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有意注意,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若使用过度,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下,教学的效果就很难尽如人意,课后的效果反馈也许会令人失望。原因何在?——喧宾夺主。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60%来自视觉,有25%来自听觉。因此,视听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记忆。但是,凡事都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教学中,若媒体给学生过度的视觉冲击,教师的分析和讲解会被冲淡,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多的被精彩的画面所吸引,授课的重点反而成了陪衬,事与愿违,这也许是设计者始料不及的。

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学的中心,它只能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使用,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学习,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等人文性。教育的核心是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张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误区三:成功的公开课必须伴有娴熟的信息技术

公开课是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交流、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公开课似乎就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也似乎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大量的资料。

在很多地方的教育教学评价表上,都明确标有“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这项指标,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必伴有精美的课件,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太过关注课件是否美观,关注技术本身的水平,好像一定要使课件成为一件艺术珍品,才能体现“整合”的优势,否则这节公开课就没有“档次”。其实,用得好不好,关键不在于技术水平高超,,而在于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合理。如果在不需要技术的时候引入了技术,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只要合适,就可以使用;只要有利于优化教学,就应该使用。

但也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多媒体,很多内容和知识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可表现出来,甚至效果更好。如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同学们身边的、教室里的东西,随堂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全体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全没有必要避简就繁,大张旗鼓地请出多媒体,要知道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抹杀,而是要批判的继承。

 

信息技术只能是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一种手段。一方面我们要大胆尝试并科学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不要随意夸大其作用,更不能本末倒置。要反对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的纯技术思想,更要反对那种以牺牲教学质量、牺牲学生的未来前程为代价,因赶时髦而使用新技术的恶劣做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不懈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少走弯路,切合实际地把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更科学、更有效的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同时更期望我们的学科教学由于有先进教育技术手段的介入而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喜忧参半,路在前方---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信息技术入门”的教学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