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有很大的比例,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有网民9400万,其中79.5%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小学生比例更是高达81.3%,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高中上网学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上网学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上网学生占小学生的25.8%。

互联网它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网络之所以能够引起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网络文化内容丰富、意识观念开放、信息量大、新知识技能多、气氛轻松自由、影响面广、传递方便、速度快捷,极大丰富了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
  1、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2、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许多青少年上网最初的目的只是因为追逐时尚与满足好奇心理,但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
  3、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二、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

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青少年在网络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网络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界限,青少年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将会弱化种族意识、减弱民族认同感、模糊民族身份逐步。同时也左右着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准则,网上许多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已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致使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也淡化。                                                         

还有,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青少年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极大影响。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青少年上网很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字、病句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

 2、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青少年不需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例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造成实际的损失等等,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据天台检察院统计,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底,该院共批捕未成年人涉嫌犯罪46件67人,审查提起公诉68件102人,其中未成年人“涉网”犯罪被批捕20件28人,被起诉22件43人,分别占整个未成年人涉嫌犯罪件数的43.5%和32.5%。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奇的事物,而且新的内容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网恋”现象的出现正是这种迷恋的表现。“网恋”的主体以青少年为主。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向往,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在网上可以轻易地和异性在聊天室“谈情说爱”,甚至可以“登记”、“结婚”、“生子”、相互以“老公”、“老婆”相称。    

3、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造成青少年的非人格化的倾向

 由于在虚拟世界里的网络发展还未成熟,许多运营还很不规范。所以还没有现实世界的诸多约束,人人都是“自由人”,每个人多可以在电脑平台上“随心所欲”,而不必受现实世界中太多的约束。                                                                                                                                                                                                                                                                                                                                                                                                    

   

虚拟与现实两种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加上现实世界激烈竞争给青少年造成了许多压力,许多青少年为逃避现实生活,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患上了网上上瘾综合症。同时,由于互联网拥有大量信息,导致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地外在化、符号化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不愿与现实中的人进行沟通,人与人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即使与人交往,个别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这些非人格化的倾向给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教育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也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

 三、对策 

1、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有多种形式,如:电脑病毒的制造和传播、非法访问、电脑经济盗窃、电脑欺诈、制作、出版、传播非法作品、电脑软件侵权等。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刑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文本,也有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安全的条款。但是,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的情况,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青少年是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青少年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对于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都有重要作用。

 2、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开辟和建设青少年网站,占领网上思想教育的阵地

 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即:谁能吸引住网民的注意力,谁就会在互联网上取得获胜的优势。建立青少年网站的首要因素就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住青少年的“眼球”,没有点击率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增加吸引力就是要加强服务力度,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因此,要开辟更多的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网站,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阵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教育,使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通过青少年网站,使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开发过滤软件,滤掉含有某些“关键词”和“短语”的信息,或仅放行某些站点。

3、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参与和互动。这样,许多青少年更多地是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输,挑战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必须适应网络发展需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1)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创造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工作新模式

  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平等、互动。因此,就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内容来说,重点是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青少年思想教育主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

(2)加快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针对部分青少年逃避现实的倾向,要教育青少年分清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不同,向他们分析社会的复杂性和存在的某些不足,鼓励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丢掉幻想,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青少年之间、青少年和社会之间的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有条件的应该建立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克服障碍;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3)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鉴于网上青少年道德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必须加强网上的道德建设,这是一个崭新的和极其重要的课题。

  首先,网络是个新生事物,网络社会的伦理规则处于建设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建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伦理规范,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其次,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教育,要让青少年懂得,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有一整套道德规范,网络才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忘记了起码的行为规则,从而努力做到:不抛信息垃圾、不传播黄色下流的图片、不在网上有恶作剧的举动、不乱放电子炸弹、上网聊天时语言要文明、自尊自重、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要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和识别,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建议各种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规范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  

 4、加强青少年的组织建设,消解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冲击

 网络社会存在大量的虚拟组织,有社交类、消费类、职业类、娱乐类、学术类等等。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可以不分民族、国籍、信仰,而仅仅根据相同的爱好和对某些问题的兴趣形成“讨论组”之类的“团体”,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其他群体,甚至政府组织机构的政策产生影响。网络组织既有健康的、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类型,也有不健康的、带有反动色彩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类型。它们基本游离于有效管理之外,对现实社会中合法的、健康的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只要我们主动地去了解各类网络组织,与其加强联系,并以有效的方式介入他们的运作、管理,各种虚拟组织可以为我所用,也可以通过网络形成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组织。加强现实组织的建设,组建社会球队、棋队等使青少年在业余时间有地方玩,经常组织各种比赛。

5、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家长应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上网环境,正确引导孩子,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学校教育和引导刻不容缓。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应增加网吧、网络课程的设置,加强学校网络工程建设,这样可以更直接地监督青少年上网,引导他们正确上网,避免他们在网吧等不易监控的场所接受不良信息。社会管理和监督迫在眉睫。应该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完善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等,使未成年人在课外时间有更多的可去之处,而不是只把眼光锁在网吧。

网络社会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时代的来临必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它不能避免的会出现如伦理问题、道德冲突等方面的负面因素,这对我们青少年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做出积极的、超前的探讨。依据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相应的准则、网络行为规范、网络监控机制,开展网络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注意网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对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创新工作方法,开展耐心细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初探    下一篇:浅议网络环境下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