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课中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提出许多具体目标,其中在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实施上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些目标提出的宗旨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极好途径。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师“过分”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陈旧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

    为此,我认为要让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创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有效的教学内容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时,许多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都十分“崇拜”、“敬畏”教材,总以为教学不能离开教材上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始终不敢偏离教材一步。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也十分重视,“照顾”得面面俱到。而新课程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的意思是要求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框框之内,而因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在我参加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安排了三位教师上研讨课,课题是“太空探索”,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来培养学习网上信息的搜索技能。前二位教师在教这节课时,都把太空搜索方面的内容准备得十分充分,课听下来似乎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而且学生对这方面知识似乎也不是十分感兴趣,课堂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惟独第三位教师的课,让我们所有听课的教师都感觉到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位教师与前二位教师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他把课题换成了“网上过年”(那时正好新年即将来临)。整堂课,学生始终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学生不仅自然地学到了网上搜索的技能,而且还学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许多知识,提前体验到新年的喜悦。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绝不能因循守旧,抓住教材不放,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要敢于大胆创意,大胆设计,让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及时,更能吸引学生。只有抓住真正有效的教学内容,才能让让学生学习得更加有效。

    二、合理的教学组织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关键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能较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对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同时面对新课程,教师也要及时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点上,教师教学组织的创新就显得十分关键。

    1、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想创新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来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在传统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常常用枯燥的示范演示开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处于低谷中,甚至带来厌烦的情绪。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产生创新动机。如在学习调整幻灯片的顺序中,我在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出示四幅有关雷锋故事的图片,但打乱了顺序),请同学们想办法把这个故事一边通过幻灯片演示一边给大家讲讲。这个教学导入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听雷锋的故事,又激发了学生想调整好幻灯片的顺序来讲好这个故事的愿望,从而为学生下面的创新行为制造了条件。

    2、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改变“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陈旧教法,实行教学民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讲台走下来,从“中心位置”到“退居二线”。如在上面提到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学生面对的都是外校的教师,学生自然的地感到陌生和拘束,课堂气氛容易变得沉闷。但有一位教师在还没有正式上课之前,组织学生一起做游戏,给一些物品找类别,老师也走到学生的中间和学生们一起参与,气氛立刻变得融洽,学生也活跃起来了。到开始上课时,这个游戏的内容又正好为学生在利用分类进行网络搜索打下了基础,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当然,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关系也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建立的,而是要牢固树立起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观念,在长期的教学中与学生逐步形成的。

     3、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创新

    几乎在所有的学校计算机教室中教师机上都安装“电子教室”软件,我们在平常的听课当中经常发现教师喜欢用教学广播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控制,甚至时常中断学生的学习,“好心”的为全体学生示范如何操作。而其实过多的教师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凡学生能主动阐述的,教师绝不替代。通过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会创新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特别要设计好发展练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绘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用几何图形设计一个机器人。这道练习题既让学生练习了几何图形的绘画,又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种新颖独特的机器人形象。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动力

    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学习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接受学习与创新学习。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新课程则强调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注重教,而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学习的人。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一般可按这样四个步骤来进行:自学生疑—合作质疑—归纳释疑—巩固拓展。

    信息技术课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就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计算机的认识、开机与关机、认识窗口、用画图画画、整理桌面等等。这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自学。在学生自学产生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小组来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用掌握的方法来完成新的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问题学习法

    问题学习,就是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并不断寻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问题学习的一般步骤是:酝酿问题—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问题是很多的,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知识一课中,就可以采用问题学习来解决。教师首先让学生针对这一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学生可能会问:计算机病毒会伤害人吗?计算机病毒是如何产生的?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呢?……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后,归纳出关键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网,讨论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3、尝试学习法

    尝试学习,就是突出让学生尝试,在自觉训练中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其一般步骤是:提出目标—预习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再次练习。

    信息技术课有个突出的现象,学生都特别想自己动手,有的学生一进电脑室就打开电脑自己开始弄起来了。甚至会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偷偷做的现象。因此,教师就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有许多课都有示范的例题,例题中有明确的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提出学习的目标,目标要明确,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的尝试变成“乱试”;然后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例题,并根据例题的方法尝试完成类似的练习;当学生碰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帮助学生解决,而是提供一些启示和鼓励,让学生再次练习,直到最终掌握技能。

    4、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就是指两人或多人组成小组,一起探究、练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达到目的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运用合作法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消化老师布置的任务。它是一种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合作精神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很少有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机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主动采取行动去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由此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如在学习用WORD制作小报时,我就让学生4人组成一个“编辑部”,有的做“主编”,有的做“美工”,有的“记者”,有的做“文字输入员”等,学生在制作的小报的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能团结一心,取长补短,使他们在活动中都发展了创造力。

    创新学习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就可能创造更多更有效的创新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采取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大胆实施,大胆改革,使课堂真正成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创新摇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指向能力与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