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寻求有效教学反思的“反思点”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教学反思的实践者。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学会反思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大部分的研究不但缺乏对深层的教师教学反思价值的探讨,还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对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更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本文通过对如何寻找到教学反思中的“反思点”的论述,探索一条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之路,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成的智慧,充满自信的生命力。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反思点  有效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这改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课堂教学行为已发生了变化,这一点是可喜的,但是仍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课堂中的行动、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下来。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为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继续,是今后教学的必然准备和借鉴;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它是在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要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这是职业的需要,只有不断地辛勤的耕耘、反思、剖析、总结、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有一番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

  可以说,时下,“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写案例者必写之内容。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这种反思存在很多问题:教学反思流于形式,都是“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无疑是一种错误。很多教师写教学反思更多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所以他们的反思内容不深刻,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课堂!如何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哪些内容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怎样才能进行深度的反思?也就是如何寻找到教学反思中的“反思点”?

  一、反思课堂中的“成败得失”

  上完一节课后,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哪些教学环节比较精彩: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过渡语言生动,或“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势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同时,教学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也难免会有意想不到的“败笔”。如课堂提问很笼统,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提问“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感悟呢?”学生往往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教学效果极差;还有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真正调动起来;有时虽是自主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自渎、自悟的时间,但学生缺乏平日的训练他们根本不会合作学习;如果把这些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细致的分析与探究,找出客观的主观的各种原因,使这些教学反思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弥补与矫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纠正。

  如我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西门豹惩罚恶绅、巫婆的巧妙,便以设问“如果你是西门豹,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让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从而与西门豹的用计形成对比,看出西门豹在“用计”背后的良苦“用心”。出乎意料的是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如果”竟是如此之多。学生甲:我觉得西门豹的方法太麻烦,其实他只要在大堂上审问一下巫婆、官绅头子就可以叛处他们的死刑。学生乙:如果我是西门豹,我要把巫婆、官绅统统投到河里去,斩草除根,省得他们日后作乱。学生丙:头子下油锅,投到河里去太便宜他们了,老百姓不解恨。学生丁: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好办法,是一刀一刀割,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他们尝尝作恶多端的后果……我适时打住了学生的“如果”,说:“是呀,我也觉得学生甲说的办法不是很好吗?西门豹有这个权利,可以审堂、治罪、判决,干嘛要到漳河边去搞这么一套呢?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上述案例值得我们反思,教师拿学生甲的“如果”去和西门豹对比,从而突出了西门豹的惩治官绅、巫婆的用计巧妙,这没有错,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很好。问题是学生还有那么多“如果”是不是与课文主旨无关系?细细思量,教师应该当堂作有针对性的对话点击,去引导学生辨析发言中的偏颇和缺失。如学生丙、丁等的发言,不能说仅仅表现了他们的嫉恶如仇,也不能认为是年幼无知。这些充满了血腥味的惩治办法,可能来自描写凶杀、恐怖的影视镜头或不良读物,是反人性的。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去体会西门豹“这种惩治”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学生乙的发言,也要引导他们认识不分轻重地全部投河的不妥,从而对照认识出西门豹的宽严结合的合理分寸。

  反思课堂中“教学成败”是一个很有效的反思点,抓住这点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一方面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让教师体验到教学的乐趣,增强对教学事业的热爱。而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它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快速地促进教师的专业的发展。

  二、反思课堂中的“意外精彩”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如在教学《蜗牛搬家》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蜗牛原来的家:“蜗牛住在水池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它怕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时,才从壳里探出身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蜷曲”一词的理解是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重点。老师问:“谁来学学小蜗牛蜷曲着身子的样子?”很多学生模仿,然后教师总结:“对,像这样头、身子、四肢缩成一团的样子,就叫蜷曲。让我们都来做做蜷曲着身子的小蜗牛吧。那如果你们是小蜗牛,你蜷曲着身子感觉怎么样呢?”学生甲:“我感觉有点累。”学生乙:“我感觉不舒服。”学生丙:“我觉得挺有趣。”第三个学生话音刚落,学生们有的忍不住笑出了声,有的似乎认同他的说法,在座位上满怀期待地望着教师。教师略一沉思,笑着说:“我们有的小蜗牛感到不舒服,有的小蜗牛感觉挺有趣,那课文里的蜗牛觉得怎么样?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在静静的默读过后,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丁:“课文里的小蜗牛觉得不舒服,因为课文里说”只有阴天小雨时,才从壳里探出身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我从‘只有……才……’看出小蜗牛平时都是蜷曲着身子的。“学生戊:”我们刚才只蜷曲了一会儿,课文里的小蜗牛蜷曲着身子的时间很长,时间长了,肯定会很难受的。“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反思: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潜心会文,遵循文本自身的语境来解读文本,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才能将不期而至的”意外“化解成不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中的”意外精彩“往往是一堂课的亮点,反思亮点,会给自己更多启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巧妙的引导,课堂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我们的反思不要流于形式,为反思而反思,应该反思那些”闪光点“”创新点“,才使得我们的教学反思有效,真正促进教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反思课堂中”偶发事件“

  一节课本来设计得胸有成竹,上得也很顺利,但学生的情况你是永远也预料不到的,学生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偶发事件,给课堂教学带来干扰。那教师必须以教学智慧去化干扰为机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马卡连柯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一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的语文课上,有十几位教师在听课,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座。这时全班同学神色凝然,以为教师肯定要批评一通了,但是,教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也不作即使处理。当读到其中一句时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是”猛推“呢?学生议论了一番,认识到那是因为诗人懂得敲门应当是轻轻的,猛敲猛推是不文明的行为。教师追问:”为什么在久不开情况下还是‘小扣’呢?“学生说:”如果主人不在,就更不能猛推而入,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诗人知书达礼,有教养,有学问,才能这样做。“这时,教师走到那位迟到学生座位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推’?这位同学脸红了,大家也都友善地笑起来。“这笑声,无疑体现了大家对刚才偶发事项的理解。终于,一场骤起的课堂风波,不仅没有破坏了课堂教学,反而借助于教师的教学机智,不仅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而且诗意也得到了有效的解读。

  这样的”偶发事件“记录下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经常反思”偶发事件“,教师课堂中驾驭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会大大地提高。 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况,教师就会显得胸有成竹。

  四、反思课堂中”临场改变设计“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这些都是很有思考价值的。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彩池》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提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接着便临场改变了预先的设计,说:”这个问题提得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要合适,二是池子的深浅也要合适,三是池水是不是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这样便能解决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到了很多根据,说明不能游泳。如有的学生提到 “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面积太小不能游泳。有的学生提到五彩池水深的”不到三米“,水浅的”用手指碰到它的底“,说明大部分太浅,也是不能游泳的。也有学生提到”水来自同一溪流“可能是比较干净的,但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如果有很多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景观吗?应该是不能去游泳的。课文中还有”池底生着许多石笋……“的内容,能五彩变色正是这些石笋的原因。这说明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是无法游泳的。

  学生研读课文,找到了许多不能游泳的的理由。问题解决了,课文也读懂了。一个孩子提出的极富好奇心的问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然而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研读全文的价值,果断地改变了原先的设计,跟着学生的问题走,不仅牵一发而”通“了全文,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鼓励了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

  这样的反思告诉我们:教师不是教案的忠实执行者,教案不是一成不变,课堂应围绕学生学习需要而展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而调整教学设计。把一堂课中临场改变的设计记录下来并进行反思。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提高。

  五、反思课堂中”学生参与度“

  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该反思学生都参与了吗?学到了什么?学得快乐吗?不但要关注”优等生“参与了,更要创设机会让”后进生“参于。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大部分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不能把话语权总递给那些思维灵活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坡度性,”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应有不同的发展“这是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师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即使有些问题对优生来讲是很容易的,但是只要能让全体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从思考中获得收获才是调动全班学生积极性的良方。

  我们往往关注教学设计,感慨于自己哪个环节设计好,课堂应当怎样引导更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完美。而很少去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对学生内在情感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敏锐察觉,忽视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师要千方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为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执教某些课文时,可以通过画、讲、演、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生理空间,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参与,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因此,课堂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宗旨,也是我们反思的重点。

  教师要养成乐于反思习惯,把教学中的感触感悟、失败教训、成功经验,记录在案,用来指导或启发今后的教学。但又不能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而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必须抓住”反思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通过有效教学反思,使每位教师明确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力争将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建平。成就孩子的梦想。 江苏出版社, 2006.

  [2] 滕云 . 别剪掉天鹅的翅膀。 上海出版社, 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品味词语,让低段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