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初读课文的实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

  这个学期,听过好多本校老师的公开课,让我很有感慨。因为“时髦”,所以他们都是上第一课时,但是,上完课,最终还是要回到教室进行大补救。补的是什么呢?很简单,正是朗读。为什么还要补救朗读?第一课时不是让他们读了吗?是的,但读得很少,就一两遍。那第一课时都干什么了呢?都在品词析句了,不然,老师们觉得没有东西可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和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深入是很有关系的。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时要重视初读课文,但是对初读课文的“目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初读”等这些关键性问题还不是很明确,故造成了第一课时没有东西上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初读课文的实效呢?就这个话题,我作了一定时间的观察,目的是想和老师们一起有意思的去了解初读课文的教学思想及方法,从而提高初读的实效。

  [关键词] 初读  实效

  [正文]

  当今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朗读教学已是众所周知,毋庸质疑。而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不好,那么整个朗读教学会坍塌。什么是初读?好像专家没有一种特定的说法,根据目前教师中比较盛行的说法,我们暂且把初读理解为:初读——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初次接触课文的读。那么这个读,他有多重要呢?

  一、初读课文的重要性。

  我们首先来想想初读课文的目的吧,对它的目的说法不一,但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这样的:初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的同时,借助已有的识字方法有效地进行识字,从而把课文读通读顺。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而在上面“摘要”中提到的,老师们上完公开课还补课的现象,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落实初读所造成的。学生读都还不会读,读的时候音不准,结结巴巴打疙瘩,更别提把课文意思读明白,就这样的情况,怎么进行后面课时的品词析句。

  所以我认为,初读课文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复习生字,还能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发展语言,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品析词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提高初读的实效呢?

  二、有层次性的初读,才能真正突出初读课文的实效。

  孩子初读课文,不是让学生随便读两遍,应该是有层次性的,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一遍要有一遍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孩子的初读才是实实在在的。

  我非常认同江苏省一位语文教研员孙景华老师的说法,他在一次新课程讲座中说道初读课文的流程,分为:自读感知     扫除障碍    反复练读    试读反馈。当然这个流程是他总结众老师教学特色后得出的,是灵活可变的。

  1、 自读感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解决课文简单的生字词。

  2、 扫除障碍,是学生对自读感知过程中遇见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字、词、句、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学习。

  3、 反复练读,使学生在扫除障碍后,一步步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能理解课文。

  4、 试读反馈,能反映出学生读的怎么样,好让老师对症下药,使学生有新的提高。

  根据初读课文的流程图,重点谈谈以下第三大点。

  三、狠抓各个层次的落实,提高初读的实效性。

  (一)引领学生积极的进行“自读感知”,提高初读的效率。

  1、 运用精心的导入激发学生自读感知的兴趣。

  (1)、我们可以制造孩子认知上的冲突,精心导入课文。

  “认知上的冲突”就是知识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冲突。例如上《北风和小雨》的课文,问同学们,“这北风是在什么地方的?”“天上的,(孩子)”“一般什么时候刮北风? ”“很冷的冬天。(孩子)”这些孩子的生活经验都有,继续问,“那么小鱼是住在什么地方的?”“在河里,(孩子)”“北风和小鱼?同学们想一想,北风是在天上的,小鱼是在河里的,这北风和小鱼怎么会走在一起的,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知道!(孩子)”“这篇课文就写了北风和小鱼之间发生的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故事,要想知道,那就要读书。”这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马上就开始读。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的导入也是这样激发的,但是当孩子迫不及待想读书的时候,老师却说:“同学们请停一停,要想把这篇课文读好,咱们得先去消灭一些‘拦路虎’,同学们看黑板。”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领着孩子一个一个字读,再抽一个一个学生读,读了以后把拼音擦了读。当学生把生字掌握了,想翻书的时候,老师说:“哎!等一等,同学们看黑板,”教师又出示词语,“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宝宝,咱们也得读读,不然咱们还是读不好课文。”于是读词语,你读、他读,开火车读,小组读,“这排同学读得很响亮,那排同学读得不如这排响亮 ……”于是学生开始在那里比,结果这样折腾下来,接近二十分钟,孩子字也认识了,词也会读了,老师说:“好,现在咱们开始读书。”实际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读书,孩子已经折腾了二十分钟,已是声嘶力竭,哪里还有心思读书?

  (2)、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也是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自读感知的好方法。

  创设情境要让学生动情,可以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制造比赛氛围创设比赛情境等。(二)、帮助孩子扫除初读的障碍,保证有效的初读。

  在初读课文中,学生在完成“自读感知”后,要扫除障碍,才能保证后面读课文能够读通顺、读正确。课文生字词,课文长句等等都成为学生初读的障碍。

  1、运用有效的领读,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初读。

  领读是帮助孩子扫除障碍的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对领读我们必须做到声情并茂,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直观的学习如何读好、读准字词句段。领读还要求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目的的领读。比如学生字读不准,就领读生字,学生读不好第三段,那就专门领读第三段。

  2、采用集中教学法教学生字新词,传统的教学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

  3、采用随文教学法教学生字新词,扫除字词障碍,现在普遍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三)、表扬和鼓励,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反复练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使学生有效展开“试读反馈”的重要方法。

  我们说要让孩子读通,读熟课文,那就要求孩子反复读,这往往让很多老师烦恼,因为常会出现很枯燥的现象。表扬和鼓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例如在2005学年第一个学期,我们青田县东原片举办关于“质量年”的教研活动,派我去青田的东原小学上了一堂语文教研课,我上的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火警119》。我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读了三四遍以后,我开始说:“我听说咱们这个班的孩子读书最厉害,我路上遇见校长,我问他,你们这个学校的孩子读书怎么样?他说,我们这个班的孩子读书可厉害了,所有学校的学生都读不过我们这个班的学生。于是我在家就憋足了尽,我准备今天要来和你们比试比试,同学们想不想和徐老师比啊?” 同学们情绪高涨,大声说:“想!” “你知道徐老师在家读几遍课文吗?”“不知道!”“我在家读了六遍课文呀,我就准备今天要和你们比个高低啊。你打算要读几遍书啊?”学生大声喊:“我们要读三遍。” “嘿呦,你们这个班的学生了不起,三遍就敢和老师比!好!三遍就三遍!你们开始读。”孩子开始读了,课文不是很长,有的学生读了三遍以后,老师问:“读好了没有?愿意不愿意和老师比?”学生依然非常积极的说:“读好了,愿意……”老师接着说:“同学们读了三遍,老师读了六遍,这有点不公平,为了公平,同学们能不能再读一到两遍啊?比徐老师少读一遍到两遍,徐老师还可以……”“好!”同学们又开始读,又读了一遍。我说:“同学们有勇气比吗?”“有。”“好我先请这个同学替我读,我先看看同学们读的怎么样,徐老师心里没有底,你们先比比,好让徐老师心里有个数。你们敢不敢先和他比?”“有!”老师叫一个学生起来,问:“你能不能帮助徐老师比胜?” 那学生说:“好!”“请你坐下来,为了保险期间,一定要比胜,请你坐下来再读一遍。”这个孩子坐下来读了,而且很认真,老师马上说:“同学们,他再读一遍,我也给大家都有一遍的机会,快,再念一遍。”学生马上又开始读课文,这样通过鼓励,就已经是反反复复五、六遍了。于是请那个学生站起来读,他读的真了不起,教师见机行事,说:“我不敢比了,我不敢比了,哪个同学跟他再比?”你比,他比,再他比,一班的同学都在比。比完,我也不是骗学生,于是我说:“同学们想不想听徐老师读读?”我其实在家已经足足准备了两个晚上的朗读,白天走在路上也读,于是,一读,学生自然鼓起了掌。我把实话告诉学生:“我其实在家是读了十五遍,你们要想读好,就应该这样读。”

  通过我不断地表扬,不断的鼓励,孩子们才能维持反复读课文的积极性。

  四、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初读课文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本人初出茅庐,曾以上面我所讲的研究上过一节校及互听课,上的是三年级的《找骆驼》。我努力按照我以上讲的去做,课堂更加朴实,学生更主动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当发现学生课前已经熟悉课文了,我没能随机应变,转变教学策略,原先设计的导入不能吸引学生,使得学生在初读过程中,出现部分学生不认真的现象;其次,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在引导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耗费时间过多。等等这些问题都体现了我的初读教学还很稚嫩,平时还得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初读,当不拘一格》(浙江省临海师范附属小学  陶金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辅导讲座》(郧阳师专继续教育办公室2004年6月录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作文的评语个性化探究    下一篇:用课件创设情境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