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共振刍议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松门镇中学 潘文欣

  【摘要】: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互相沟通,课堂上巧设问题,鼓励质疑,师生才会和谐共振,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教学  和谐  共振

  “共振”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体在受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小。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一个双边脑力劳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教是指教师及其教的系统活动,学是指学生及其学的系统活动。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叫起来回答,表达能力差、怕羞,勉强举手的寥寥无几。尤其是公开课或观摩课,则把这类课归纳为“满堂灌”、“课堂气氛不活跃”等失败之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和谐共振,才可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最佳教学效益。可以说,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和谐共振,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语文教学欲求师生和谐共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就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生的实际“学情”,把握学生的“固有频率”,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教与学双方的思路都为了教学目的,向着教学目标,同步进行,和谐变化。下面就此几方面入手,探讨一下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共振如何实现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主动参与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没有兴趣,就不会刻苦学习,就不会钻研课本,更谈不上与老师和谐共振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产生共振现象。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这里要说的一种仅作参考。

  如我们学校开展的“三三式”自主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如何让改革后的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争相探究的课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教师可以按照要求在教学中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定位为启发引导的引路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深化语文教学成效。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成了主角,整个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小组活动,对探究提纲进行思考分析、研究交流,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积极开动脑筋及相互之间开展讨论,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思维的活跃性明显增强,学习的参与程度也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模式,学生参与的兴趣要明显高于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知识、能力同步发展,每一位都能够积极投入和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发挥促进作用。

  二、改变角色,相互沟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心理学家威廉 o 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所以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和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因而,要想在课堂上与学生共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改变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1.变警察式为朋友式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主体相互渐变关系,是朋友式关系,而不应该是应试教育中“警察”与“小偷”、“猫”与“老鼠”的关系。一直以来,教师往往很少反省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一等,有的学生描写他们的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满脸旧社会,五官错位,紧急集合”。有些老师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没有想到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是把他们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约束、要求、没有独立人格的工具。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到孩子的世界去,而不是强迫孩子到你的世界里来”。

  2.变独奏者为伴奏者

  长久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约束着学生的自主发展。加上传统的应试教育,师生的角色定位是“园丁”和“花朵”,“工程师”和“产品”,教师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居主体地位,即教师为主体。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知识,课堂变为讲堂,教师“一言堂”,在教学中上演“独角戏”,这样培养的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能力不能形成,个性得不到发展。只有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演唱”,教师当“伴奏者”,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3.变传授者为促进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创造过程。

  三、巧设问题,鼓励质疑

  古人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做到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选择、运用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语文老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导演”,对实现教学“合力”效应起着重要作用。平时上课,教师总是喜欢照搬教参、教案,不管问题难还是易,教案讲完,就是大功告成,学生不会回答,是学生思维不活跃,不是教师笨。但我们都学过心理学,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感到疑惑,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才会开动脑筋去思考,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心设疑。

  1.设适度之问

  课堂提问,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笔者认为,只有把握这种规律,课堂提问才会适合学生的“胃口”,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设新颖之问

  前几年盛行的创新作文,要求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角度拓展想象,对人们司空见怪的事物另辟蹊径,寻求新的解答。这无异于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和加宽,对课本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再想象再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留问之时间

  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质疑设问,自行释疑解难,使学生亲历这一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后的乐趣。每教一课书,教师可在三个环节处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就课文的生字、新词及不懂的句子提出质疑;细读课文时,让学生就文章的各部分联系及表述形式等方面提出质疑;熟读课文时,让学生就文章的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和各方面的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等方面提出质疑。这样,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他们的提问经历了由表面字词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再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么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他们有机会亮出自己心中的疑点,让他们自己带着问题去阅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说教育有一定的原则、规律,但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规律。最可贵的是教学要灵活巧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思路、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学生的思路同步运行,相互激发,和谐共振。

  参考文献:

  2000年《中学语文》第12期

  2001年《中学语文》第3期

  2011年语文新课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阅读让写作扬帆起航——“以读促写”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有效追问,叩开学生思维之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