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校长办公室范文

夯实“三位一体”模式经验总结

所属栏目: 校长办公室范文  更新时间:2015-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学年,我校围绕特色建设学校规划,积极夯实集体教研、习惯培养和小组合作 “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师生及课堂活力,工作成效显著。

一、内涵解读

“活力教育”思想是我校基于“激扬生命活力,把平凡做到精彩”办学理念,提炼学校多年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理性思考。简而言之,“活力”就是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表达的主动性和生动性,需要从知、情、意、行等多维度来进行体现,她是以培养师生“知(富于知识,充满智慧)”、“情(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意(意志坚强,思想笃定)”、“行(行为健康,勇于实践)”四者统一的、激发潜在生命活力和创造源泉为核心价值的教育。

二、基本思路

“科学规划,重点突破,纵横推进,逐步深化”是我校实施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上学年,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小组合作,构建活力课堂”。而要构建高质量的活力课堂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教师和富于活力的学生。同时,要焕发教师教育生命潜能和活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让教师在集体教研过程中充满活力;要培养充满活力的学生,更应首先在学生的习惯培养上积蓄活力。

三、具体做法

(一)抓集体教研,激发教师活力

一是找准切入点,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有所渴求,满足需求感。学期初,我们开展了教学问题征集活动,确保教研贴近教师教学实际,满足了教师对教学问题求解的渴望,从思想、心态上对教研活动认可并接受。

二是找准着力点,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主体地位,增强体验感。我们通过完善活动模式,理清规章制度,让教师参与实实在在的教研,在相互合作探讨中感受教研的魅力,用体验叩击教师自我成长的心灵。“六环节”集体教研模式,帮助教师经历了“问题提出、措施预设、实践验证、效果评析、对比验证、总结提升” 的问题解决过程,教研与教学产生共鸣,深化了活动认识。问题责任人首问轮流制,鼓励教师轮流提出问题,轮流主持教研活动,完成问题整理与汇总,确保每位教师能积极公平地参与活动。出台领导质询制,领导全程参与指导,通过“你的基本策略是什么”“你的改进建议是什么”等“八问”,强化了教师的参与效果。

三是找准共鸣点,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分享成果,享受成就感。首先,学校通过活动积累,建设并丰富了集体教研问题解决资源库,用于今后教师参阅和使用问题解决策略。其次,我们提炼部分有价值的材料,结集印发了“集体教研操作规范性指南”,推广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各类成果分享,使教师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了每一名教师的成就感。

(二)抓习惯培养,激发学生活力

一是完善培养内容。围绕学校整体要求与年级学生特点,我们构建了课堂“1+3322”重点课堂学习习惯目标体系。其中,“1”是课堂合作习惯,是学校层面的总体要求;“3322”则代表六至九年级确定的课堂习惯培养目标:六年级抓学习准备、举手发言、规范书写(解题、演算)习惯;七年级抓专心细致、圈划批注(课堂笔记)、独立思考习惯;八年级抓归纳总结(网络建构)、纠错反思习惯;九年级抓展示评价、查漏补缺习惯。习惯培养体系中内容由易到难,要求由低渐高,除逐年对低年级已有习惯继续强化外,还按序列重点推进年度目标。做到既着眼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又落实“活力教育”特色要求。如七年级的独立思考习惯要求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质疑他人观点”符合了该年龄段学生思维发育的特点,而“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解决,不轻易向老师询问解答方法”则切合了“活力教育”理念下思维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要求。

二是强化过程管理。我们建立了培养内容与管理机制“双线”并行、动态调整的培养监测体系。以年级通用和学科习惯为教育重点,建立了以学校、年级与班级为管理平台,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多层次、交叉式管理机制,有重点、分阶段地强化习惯培养内容,确保学生的习惯培养工作有效跟进。

三是注重参与体验。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层次各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巩固习惯养成的效果。通过“自我激励,超越自我”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习惯达成目标,超越自我。通过多元评价,帮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信心和动力。“星光闪耀校园”活动,以星级达标激发了学生发展内驱力。组织开展班级“习惯之星”和“活力学生”评选,强化了学生创先意识。开展“我有一双慧眼”评价活动,师生多层互动评价,帮助学生客观认清自身习惯的优缺点,不断改进完善。

(三)推进小组合作,激发课堂活力

一是完善小组教学范式。我们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打磨与提炼,已形成“四大类”13个小组合作教学范式。以问题为主线,以小组讨论、解疑、展示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强化练习为辅助,以延伸拓展为激趣点,丰富了课堂教学体系。编制了《推进小组合作构建活力课堂工作手册》,开发了《校本课程》,指导师生灵活运用小组合作范式,以适应当前开放的、多元的课堂需求。

二是强化范式培训应用。我们以小组合作范式的推广为载体,及时出台活力课堂评价标准及师生活动要求,认真落实“勤于参与,勇于展示,精于合作,善于评价”的活力课堂构建目标。通过“二轮三步多范式”的培训,将集体培训与即时培训相结合,帮助师生掌握了小组范式活动程序与基本要求。在集体培训时,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范式,学生小组或教师进行示范,通过视频录放、点评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等。在即时培训时,任课教师随时在以学生身份参与小组学习,对小组长进行点拨、引导、调整等。通过开展“三同三比”观摩听评课活动,补充、完善、提升了小组合作范式的运行效果。

三是丰富活力课堂内涵。随着小组合作范式的应用,愉悦、自信、生动、开放已成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主基调。通过有序开展课堂学习小组过程性评价、优秀学习小组、小组长评比、我们适时地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保障机制。通过鼓励引导系列教育活动、小组团队文化建设、班级管理小组化实施等推进工作,有效丰富和拓展了活力课堂的外延形态。通过典型经验交流、案例征集、学生征文评选活动,教师、学生理性的分析活动过程中问题,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抒发各自的感受,有效地提升了师生对小组合作及活力课堂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上学年,我校以活力课堂建构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集体教研、习惯培养”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教学活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完善已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求创新,横向拓展,不断摸索活力班级、活力校园等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的新做法、新经验,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三优化”促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总结    下一篇:“三管”齐下促提高 课堂优化保发展工作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