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落实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泽国中学  文冬娥
  摘要:一轮又一轮的新课改,让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语文课越来越没语文味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令人堪忧。语文应该回到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正轨上来了。品读,涵泳语言文字必须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心      语言教学
  引子:由一次教研活动引起的思考
  2012年11月23日 温岭青语会会员在松门中学召开了一次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研讨会。会上各位与会教师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讨论的核心话题是语文该怎么上才叫语文课、才有语文味,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最后,林老师总结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 2、品味不足,结论得出太快 3、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
  4、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 5、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  以上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该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语文教学现状
  (一)常态下语文课教学过程一般如下
  1.作者作品介绍。(涉及文学常识、背景)
  2.把握思路或疏理情节。(涉及文章的结构、思路)
  3.问题探讨。(涉及语言、内容、情感、主题、等各方面)
  4.主旨探究(涉及思想感情)
  5.文章写作特色技巧分析总结(涉及写作技巧及效果分析)
  以上五步为常态语文课的基本流程,从这个流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属于语言教学的部分很少。
  (二)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使原本学生--文本--老师之间的对话,变为了现在的学生--机器--文本及学生--机器--老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都多了一层阻隔。并且多媒体以其容量大,切换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投影上,从而分散了学生对书本的关注。
  (三)当今的高中校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正以其在高考中的强大优势霸占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语文课被挤压到了“卑微”的角落。
  (四)没有充分预习和广泛阅读的高中语文课堂,少有朗朗书声和激烈的讨论声,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沉默。
  二、学生的现状
  现代的高中生都是看着电视,玩着电脑,手机长大的。他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手段是影像而不是文字。他们更喜欢“观看”而不是“阅读”。这使得现在的高中生对汉语言文字产生了一种疏离感。具体表现:1.一些常用字词不会写 。比如“所谓”写成“所未”,“无辜”的“辜”不会写用拼音代替等。2.一些经典文章读不懂。前几天我班学生做了一道阅读题。原文如下:
  《德军剩下的东西》哈巴特·霍利(法国)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匆忙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看了女人一下。他们两个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道:“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其中有一道题目“德军到底剩下了什么”一半多一点的学生的答案是:故乡、爱情、思念、对爱情的执着等等。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表明了学生没有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他们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根源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疏离。
  三、对现状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语文课,作为传承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阵地,还是应该回归到根本上来,回到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正轨上来。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规定: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 “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① 由大纲的规定可以看出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其他“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得以形成,提升的根本。
  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渗透进语汇,再经语法排序,最后才由语音呈现出“语言”,这是口语。为了打破口语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就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这就是呈现在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言为心声”揭示了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这一关系。“文以载道”阐释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同时也揭示了“文”是“道”的载体。由此可见,语文课无论是要把握课文内容,还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还是要传承课文所蕴含的“道”;都应该以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涵泳为基础。无论是大纲要求,还是教学目标的落实,语言教学都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教学呢?
  四、几点建议
  首先,语文要多“读”,保证读语文的时间。早晚读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作业,拿起语文书来像小学生一样专心、大声地朗读,在朗朗书声中营造属于语文的氛围。在语文课堂上也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诵读课文,去品味语言文字。在反复诵读中,在朗朗书声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
  其次,语文要多“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有结论的给出必须建立在对文本语言文字品读、揣摩的基础之上。必修二第二单元中《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同事们都觉得这篇小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太大,教学目标落实比较费劲。《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对本文教学作如下规定:基本要求。1能说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小说标题的含义。2.能分析《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小说主题的。3.积累、整理重要词句。发展要求:1.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我”这个小人物的经历体会作品视角的独特,通过小说悬念的设置体会作品构思的精巧。②这些要求缺少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细心品读是难以完成的。下面是我教授文章第47页二、三两个段落的教学实录:
  “现在,我听见外面重炮在轰鸣。要没有炮声,周围几乎一片沉寂;只听见偶尔传来大火的吞噬声,以及黑暗中什么地方山墙倒坍的巨响。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知道,炮声通常都是这样的,但我还是这么想。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接着我想到,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碑顶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并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那么又该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么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可是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我现在无论如何要把这-点弄清楚。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③
  学生读完该部分以后,我问学生“第一段描绘对象有哪些?请圈出来。”学生能找出“炮声”“纪念碑”等。接着我问:“‘我’用了哪些字词来描绘炮声?”学生能找出文段中的加点字词。我追问:“仔细揣摩这些字词说说‘我’对炮声有何认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能回答:“ ‘我’认为炮声是如同音乐一样美好高雅的。说明”我“喜欢炮声,热衷于战争。”我说:“从文段中找出‘我’喜欢战争的原因?”学生经过老师的提示能找出文段中划线字、词、句。师生讨论可以得出:我喜欢战争是因为我受到这样的教育--军国主义教育,我想成为烈士成为英雄。我要求学生“继续研读本段最后两句,说说‘我’此刻在想些什么?这样的心理活动反映了‘我’这个人物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我’在想‘我’死后‘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我’就可以成为烈士。说明了人物的单纯,幼稚。”
  接着我让学生细读第二段思考:“第一句话要表明什么意思,说明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入手探究语句的含义。经过学生共同讨论得出:“第一句从结构上说属于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文中斜体字部分是紧承上文说”我“不知道为何上战场,为何阵亡,为何成为烈士。下半句是说”我“也不知道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说明”我“并不懂得战争,更不能分辨侵略战争的本质,对战争缺少起码的认识;两个”不知道“连用也强调了人物糊涂,懵懂,盲目的思想状态。”我让学生继续揣摩本段加点的字词,并说说自己读出了什么?这些字词的表面意思学生很容易就读出来了:阵亡将士非常多,到处都有。联系上段,师生共同讨论可以得出其深刻含义:因为侵略战争本身的非正义、无意义,所以阵亡将士的献身并没有价值可言。按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的意义,它并不能使死者不会被忘却;“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义。至此人物的悲剧意味,作品的主题也都就出来了。有了这样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细心研读,上文我们提到的教学要求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就能得到落实。离开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研习,语文教学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艺术手法,以及审美教育等都将成为无本之木。语文课堂也会变得“上不着天(人文精神,审美教育的渗透),下不着地(语言文字的落实)。
  第三,语文要先”读“再”品“。学习语文,学生首先应该通读全文,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对重要字、词、句、段进行细细品读。当然不同文体教法、学法也都不一样,研读的语言文字也应各有侧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文体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揣摩字词的方法。1.删减法,就是删掉句中个别字词再与原句比较其表达效果,从而悟出原句的深意的方法。上《一个人的遭遇》讲到索科洛夫收养凡尼亚的情节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就让学生比较句子去掉”些“和有”些“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2.替换比较法,这是在分析动词时常用的手法。比如我们熟悉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就让学生揣摩把”泻“ 替换成”照“效果有何不同。这也是品味诗词中”炼字“常用的手法。3.抓语句中重要修饰限定语,如:《荷塘月色》中第三段有这样的两句话”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其中”便觉“”且“两字就是把握作者情绪的关键。承上可看出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了这两字,下文”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以及”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些情绪的流露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以语言教学为中心,它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自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知力。因此,教师自己多读书以及在课前熟读课文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上内容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一点思考,甚是粗陋,望专家批评指正。
  注释
  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2000.10.07
  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版第25页
  ③高中《语文》必修二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版第47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刍议如何把握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下一篇:论《外国小说欣赏》在高考复习中的高效作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