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重点词句的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5]显然,整体感知很有必要,品读感悟不可无,但品词析句也不可少。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都有精华所在,几个重点词语或句子往往牵动整篇文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运用多种训练方式,从而带动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的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学习和训练,那么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将是有效而又充实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重点词句 文本精华 训练方式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很喜欢运用串讲的形式,将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逐个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以至把整篇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这种串讲方式被否定之后,有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顾让学生整体感知,却忽视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读完一段文字后,常常问:“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读完一篇课文后又问:“你读懂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把课文的重点段再读一读,分小组交流交流。”这样启发学生说一说,有的课文可采用,但是段段如此,篇篇这样,表面上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意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实质上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触及皮毛,缺乏深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又令学生咀嚼到文中重点语句的精华呢?

  一、深刻体会抓住重点词句来进行教学的意义。

  倘若说阅读教学课是一株大树,那么,词句的教学就是组成这株大树的一枝一叶。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这一枝一叶能尽显其能的话,那么这株大树就茂盛葱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文论专家南帆也指出:“细读文本就是沉入词语。”[8]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重点词句、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整个教学更加的紧凑、有效。

  其次,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长此以往,学生在表达交流中就会游刃有余。

  总之,优化的词句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进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词句的教学无疑是语文微格教学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

  二、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精华。

  (一)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而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或句又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泉眼,并以此展开教学,那么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重担”、“翻山越岭”这两个词展开教学。他先引导学生将母亲的瘦弱与担子的沉重进行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付出了许许多多。接着支老师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他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是怎么体会的?”学生的情感又一次被激发了,他们畅所欲言,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已经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了。他们用深情的朗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9]

  (二)抓住中心句,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学的许多课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就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点,仔细思考,全文处处与之紧密相连。[3]如果抓住这些中心词句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 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个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课文写风景优美的段落有哪些?写物产丰富的段落是哪几段?优美的风景体现在哪些景物上?丰富的物产又是什么?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初步懂得整篇课文是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词来写,用了总分的叙述方式,以下的内容都是这两个词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三)抓住过渡句或关键词,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框架。

  1.抓过渡句。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如《赵州桥》一文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总结了上文,又开启下文,像一座桥梁,使课文的前后部分自然、连贯地衔接,并使课文的结构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

  2.抓关键词。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中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眼。凭借这个词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如《鸬鹚》一文中最后一句话是“河面又恢复了平静。”一位老师在教学该课文时,巧妙地抓住“恢复”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推想刚才湖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从“恢复”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由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的整体结构,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的紧凑、有效。[2]

  三、针对词句特点,确定词句的教学方式。

  全国特级教师虞大明在《走过10年》一书中指出:阅读课训练的内容要淡化篇章意识,要抓住最富表现力的词句,通过理解、转换、运用,达到理解课文,增强语文能力的目的。训练的方式要具体,可操作。训练提示要有明确的指向,以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4]据此,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词句的教学方式。

  (一)在语境中悟意

  “语境”是一种言语的背景,是制约语意的“场”。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词句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词句的应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教师可借助于模型或实物、表情、表演等创设语境,帮助学生体味词句的含意和情愫。[1]

  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如果出示投影片,让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眼帘,那么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又如《盘古开天地》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顶天蹬地”,为了让学生发掘它内在的意蕴,在教学该词时,我请了一位学生上讲台表演盘古“顶天蹬地”这个动作并坚持1—2分钟,我则在旁边深情并茂地引读:几百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千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万年过去了,盘古还是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仿佛真的穿越时空,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感受到了他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与文本进行了一次真正的交流对话。

  (二)在比较中辨析

  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比较在强化感知的差异度、显示事物的不同特质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在词句练习中,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

  1.“删除”比较。如教学《花钟》的第一段时,教师将描写花开放的短语删掉,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思考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花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开花……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醒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在这篇课文中,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段落的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丰富、优美,显然这一训练是极富价值的。

  2.“替换”比较。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设计比较题如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长出)

  请问“抽出”能否用“长出”来代替?

  显然,“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三)在填充中发现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课文中有许多具有很强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词句,有的直接关联到文章的中心。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并用填充的形式来解读教材,进行语言训练,往往一个教学环节能达到多重的教学目的。

  如获得优秀课评选活动一等奖的金明东老师引导学生研读《鸬鹚》一文,“鸬鹚捕鱼后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这一现象,有学生认为这时湖面的“平静”,不是简单地回复到原来的样子,而是静得让人回味。教师即时捕捉并利用了这一信息,帮助学生确立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这是一种      的静,一种       的静,一种       的静”这一填充题,让学生自己去诵读感悟,去研究发现。当时的课堂教学现场生成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有的说:“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这是一种渔人和鸬鹚紧张劳动之后的静,比捕鱼前显得更静了。”有的说:“渔人满载而归,他们一家又可以吃上鲜美的菜肴,这是一种带有喜悦和幸福的静。”有的说:“渔人捕了这么多鱼,明天到市场上准能卖好多钱,为他们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幸福,这是一种洋溢着温馨的静。在这静静的湖面上,我们好像能听到他们一家的欢笑声。”……透过学生以上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填充多么富有价值,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悟,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四)在整体感知中深化

  有些文章中具有概括作用的语句,由这样的语句引发了对课文的把握。这种方法同“词语突破法”一样,乍一看是从部分入手而不是从整体入手的。但抓这个句子并不是讲这个句子,而是为了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这个句子不过是完成整体认知任务的一个凭借。

  例如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小珊迪》一文中,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是全文的中心句,支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这句话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与思考后,了解到这句话共讲了三个内容:一是说小珊迪是一个饱受饥寒的孩子;第二,说小珊迪具有美好的品质;第三,说小珊迪美好的品质打动人心。

  在这个教例中,支老师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中心、结构三个方面的整体认知,为进一步读文理解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认识。[2]

  (五)在运用中提升

  语言文字训练不仅是理解还要运用。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靠了这些例子让学生训练阅读的能力,训练写作的能力。”[7]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例子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运用语言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包括造句、范式作用的句式的仿写、词句的扩写等等。它不仅发挥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1.通过用词造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造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下面是于永正老师教二年级《关怀》一课时,指导学生用“流利”一词造句的一段课堂实录:

  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课文中那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不磕磕巴巴,读得很熟练。——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锄禾》这首古诗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用上“流利”。

  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不流利。

  师:学过一年了,再加上紧张,没背好。我想,他现在一定想起来了。再背一遍,怎么样?

  (该生再背。这次背得很好。)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来说一说?

  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说得真好!谁能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

  生:×××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我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

  (老师把纸放在黑板上,用钢笔做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下水。)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踊跃举手。)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

  (老师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生:于老师换的这支钢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紫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

  上述于老师的造句训练,将观察、表达、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造句训练在重点词语教学的殿堂上熠熠生辉。[6]

  2.通过仿写实现内化积累与外化表达的融合。在小学课文中,有一些这样的句式:或新颖、独特的排比;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句型;亦或是有助于学生作文表达的句式,我们在教学中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通过仿写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进行外化表达。另外,仿写训练应该是和朗读、理解、感悟、体验等水乳交融、相辅相生的。下面的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文《秋天的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生充分的朗读和理解后,老师请同学们对这句话进行仿写,即“秋天的雨把(     )色给了(     ),(     )像(                )。”

  学生各自准备后,组织交流。

  生1: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

  师:摇啊摇,摇出了秋天的喜悦。

  生2: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艳艳的苹果像红红的脸颊,笑啊笑啊……

  生3: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鸭梨,黄澄澄的鸭梨像长了雀斑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

  案例中,老师不是孤立地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是巧妙地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身积累和体验进行生动表达。这种仿写的训练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拟人化的、清新优美的句式表达也逐渐心领神会,并能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发现、感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有力地强化了感悟和语言运用,使训练、理解、感悟、体验浑然一体,是动态的、以人为本的仿写训练。

  3.通过扩写丰富表象,升华情感。在一篇课文中,有些词往往简约概括又蕴含深刻的含意:或透露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发掘它内在的含意。笔者认为,扩写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导方式。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一个词叫“饱经风霜”:“他(车夫)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这个词时用了扩写的方法,他这样对学生说道:“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好吗?”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是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

  于老师的这种词语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既新颖又巧妙。它不仅升华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还练习了写人物外貌,真正做到了词语教学的艺术性。[6]

  综上所述,讨论词句教学是搞好语文阅读所必须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练习朗读的有效策略。长期坚持训练,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能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出版社,1998.10.203-206.

  [2]支玉恒。欣赏与评析。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0.

  [3]陈学法。语文素质教育新探[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1.209-226.

  [4]虞大明。走过10年[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3.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6]于永正。教海漫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

  [7]龙宅俊。小学语文教海探珠[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5.

  [8]林润生。体验式细读初探[EB/OL]:小学语文教学网,2009.3.

  [9]于永正。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EB/OL]:多彩教育网,2008.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词语教学为中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厚实词语教学,为深入理解文本奠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