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注重实验教学 让课堂充满活力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1-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并且把握住新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在实际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一、注重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进行“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一节课时,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鉄遇水容易生锈)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实验,有一组学生是这样设计的,他用两个小瓶子,一个装有水一个没有水,然后把两根同样的铁钉分别放入两个小瓶中,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一个星期后,发现有水瓶子里的铁钉开始产生锈,没有水瓶子里的铁钉没有变化,他们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际上这种现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有感知,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大胆质疑 激发探究热情。

  问题是求知之源,质疑是创新的动力,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大胆地预测和猜想,因为预测和猜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如牛顿所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如在进行《面包发霉了》这课时,学生们知道面包发霉与温度有关,就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霉菌生长与水分有关吗?这时,我不须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把两块相同面包,一块滴些水,一块干燥,放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观察,通过自己实验可找到提出的问题答案。再如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主动参与 注重探究过程 。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实验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这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洗衣服的学问”一课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洗衣粉、肥皂、洗涤剂及有油污、血渍、墨水渍的布料、手绢等,再让学生用三中洗涤用品分别洗不同的污渍,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出了最佳效果,再让学生总结初不同洗涤用品洗不同污渍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洗涤用品使用效果的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 联系生活实际 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

  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办法的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教学《蜡烛变化》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蜡烛变化”对比实验,一是在烧杯中加热蜡烛使其熔化;二是点着蜡烛使其燃烧。学生对实验现象、结果并不陌生,总结其变化类型的区别是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出来,有的学生说:“蜡烛熔化后在冷却,还是蜡烛;而蜡烛燃烧后消失永远不会产生蜡烛”。还有学生说:“蜡烛燃烧后会发光”……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和发挥,培养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科学现象,形成善于观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素质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科学课结构化预习策略    下一篇: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推荐资讯